用“新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人民时评)
(相关资料图)
从需求侧的火热消费,到供给侧的优质产品,我国文旅市场在供需两端发力,不断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一票难求的热门景区、每天满房的网红酒店、需要抢购的演出票、排队用餐的小吃店……暑期出游旺季,文旅市场火热。今年以来,得益于一系列促进文旅消费的政策举措,我国文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部分业态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甚至更高。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95.9%。文旅消费强势复苏,见证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也为扩内需、促消费注入强大动力。
规模增长的同时,文旅消费在结构上呈现明显的个性化、多样化趋势。随着文旅深度融合,能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出游方式备受追捧,参观文博场馆、历史文化街区,体验各类非遗项目,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亲子游、研学游预订热度升温,一些出游平台的报告数据显示,亲子研学成为暑期国内最热门的出游主题,7月以来某旅游平台上,“亲子”“研学”相关旅游搜索热度大幅上涨。这些以前相对小众的出游方式,如今已然成为文旅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这表明,伴随着消费逐步恢复,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仍然是我国消费市场的变化趋势。
文旅市场强劲复苏,得益于供给侧的创新。从暑期市场看,文旅市场供给越来越丰富。其中,夜经济市场表现亮眼。参与夜间游的游客比例持续走高,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量明显增长。文旅融合的产品也是精彩纷呈,各地将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戏剧场、电影院等文化空间,丰富了文旅融合场景。创意满满的新供给,让更多游客更愿意走出家门拥抱诗和远方。从需求侧的火热消费,到供给侧的优质产品,我国文旅市场在供需两端发力,不断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既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我国旅游市场空间广阔,要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个根本目的,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打造文旅产品新供给。一方面,要持续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力度,打造更加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供给矩阵,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文旅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继续优化消费环境,改善出游消费体验,不断提升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激发文旅消费更大活力,为扩大消费和内需注入新动能。
这个暑期,火车站、飞机场的人潮涌动,各大旅游景区的游人如织,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劲脉搏。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有理由相信,文旅市场的加速复苏,将带动服务业快速增长、牵引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为实现今年预期目标任务注入强大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4日 05 版)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获批
光大信托回应“产品停兑”传闻:公司管理的信托产品运营正常
凉菜摊主女儿考上清华!高考705分,秘笈是……
排行
最近更新
- 用“新供给”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人民时评)
- 悬念揭晓,乔帅摊牌了,敲定男篮最终12人大名单,辽宁三巨头晋级
- 日本战败投降78周年,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 【科室动态】哺乳门诊专家说——“母乳如金”
- 小米MIX Fold 3:折屏新续航时代
- 匿名投稿发布侮辱性言论 臭气熏天的“网络厕所”该怎么治
- 【注意】事关机动车登记,公安部交管局推出新措施→
-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新设C919项目,苏州少年捧冠而回!
- A股,情绪回到2013年了,历史或会重演?
- 江西省上高县县长(江西省上高县)
- 停车场禁止特斯拉入内!机场回应:属实 “员工的也不行”!...
- 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蔬菜抗涝减灾和秋冬稳产保供工作
- 中原证券:给予翔宇医疗增持评级
- 一四一团:全民学法氛围浓
- 【机构调研记录】泉果基金调研分众传媒
- 前7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
- 低压断路器图形符号(低压断路器)
- 杨清华 十二生肖一周运势8.14-8.20
- 安徽省望江县聚焦“1234”工作思路全面提升区域质量发展水平
- 北辰区发布安全事项明白纸:蓄滞洪区回迁后 这些事项要注意
- 香港小姐2023丨大热庄子璇惊爆深夜入院留医,疑似压力爆表
- 一加Ace 2 Pro官宣搭载索尼IMX890旗舰主摄 支持OIS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 王小川谈ChatGPT:程序员是自己的“掘墓人”
- 上半年深圳实际使用外资416亿元 同比增长10.6%
- 券商板块午前快速拉升,首创证券涨停
- 阳痿的心理症状有哪些
- 博威合金: 截至2023年8月10日,公司的股东数为30255
- 安井鱼丸和爆汁小鱼丸哪个好吃?
- 基层劳工因输入外劳感忧虑,社协倡设立职位配额保障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