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南友谊的“彩虹之桥”不断延伸——习近平主席暖心寄语激励南非青年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19日电通讯:让中南友谊的“彩虹之桥”不断延伸——习近平主席暖心寄语激励南非青年
新华社记者孙浩 韩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8月的“彩虹之国”南非,正值冬去春来之际。一份暖心寄语跨越山海,给这里的青年们带来祝愿与希望。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鼓励他们学好中文,为传承发展中南两国友好事业、促进中非友谊合作贡献力量。
十年前,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主席首次访问非洲,在访问南非时见证了中南双方签署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协议。春秋十载,这所孔子学院累计培养了近万名学员。如今,昔日幼苗已蔚然成林。一大批南非年轻人带着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这里迈向广阔天地,为中南友谊的“彩虹之桥”不断增添新的亮色。
“南非欢迎您!”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师生们正热切期盼着习近平主席再次访问南非,相信这次访问必将为中南人文交流注入新的动力,继续拉近两国人民心灵的距离。
架设友谊之桥
近日,来自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50名师生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讲述了学习中文的经历、收获和体会,感谢习主席和中国政府为非洲青年追求梦想提供了更多机会,热切期盼习主席再次访问南非。
学习中文所带来的机会“在一点点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孔子学院师生的联名信言辞恳切、情感真挚,向着远方的师长和朋友倾诉心声。
在信中,师生们详细描述了对中国的感受和认识,对中国在扶贫、环保、高新技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表达了钦佩之情,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表示高度认同,期待各国携手,建设“一个更有活力、更加包容、共同繁荣的世界”。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说,欢迎师生们在学好中文的同时,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利用所学所思、所见所闻,把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介绍给更多的朋友,努力做传承发展两国友好事业的使者,为促进中非友谊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生们表示,一定努力学习中文,为深化中南两国青年友谊搭建桥梁,为建设中南合作共赢的未来而不懈奋斗。
这所孔子学院由福建农林大学与德班理工大学共建。中方院长吴林告诉新华社记者:“十年前,习近平主席见证了孔子学院共建协议的签署;十年后,习近平主席又给我们复信,令我们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强调,中国和南非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大国,两国有着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友谊,学习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有助于推动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世代友好。
“中南要做相知相亲、交流互鉴的友好伙伴。”这是习近平主席对深化中南友谊的殷殷期待。十年来,无论是出访南非,还是接待南非领导人来访、举行视频会晤,习近平主席始终关心和重视中南两国人文交流。
在元首外交引领和推动下,中南两国教育、文化、科技、卫生、青年、妇女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以中文教学为例,2015年,南非将中文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与南非政府2019年8月宣布,将每年的9月17日定为南非中文日。南非现设有6所孔子学院,在非洲大陆数量最多。
开启梦想之门
真挚的友谊从相互认识和理解开始。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说,我很高兴地看到,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结出累累硕果,众多南非青年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拓宽了职业选择的道路,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此次师生联名信的执笔者、孔子学院当地志愿教师萨内莱·恩图利,正是这样一名中南人文交流合作的参与者、获益者。
“习近平主席能复信给我们,太令人惊喜了!”他说。
这名南非青年原本在德班理工大学学习工科,2018年因个人兴趣进入孔子学院学习。中国教师依据他祖鲁语名字发音,为他起了中文名字“林森”。
过去几年,林森四次前往中国,从短期冬令营和培训到为期一年的留学,从北京、上海、长沙到福州、青岛、金华,他亲身感受着中国的发展脉搏,对这个友好国度的热爱也与日俱增。浓厚的兴趣加上持之以恒的学习,让他可以为当地人提供中文教学,成为一名志愿教师。
“很多师生都喜欢来上我们的中文课。”林森说,“我自己从学中文、去中国留学到现在教中文,大家都说我的故事很励志,也给他们带来希望。”
林森说,南非的中文学习者、中国文化爱好者日益增多,就像他中文名所蕴含的寓意,“从几棵树成长为一片森林”。“我们是南非和中国间的一座桥梁,我本人因为学中文、去中国而获得了发展机会,也希望帮助更多南非青年,让这座友谊的桥梁不断延伸。”
联名信的参与者中有不少德班理工大学在读学生。中文名为思甜的南非姑娘现在就读于二年级。“对习近平主席的鼓励,我们要表达真挚的感谢!”她说,“学习中文对我来说仿佛美好的旅程,也寄托着我对未来发展的梦想。”
思甜的同学诺一说:“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她期待着能像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寄语的那样去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我想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故事,希望今后能为加强南中关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铺就发展之路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师生们在联名信中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话。
8月18日,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一场面向非洲青年的菌草技术、创新和创业的地区工作坊活动。线上线下参与的嘉宾中,有联合国机构的负责人,有来自尼日利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官员和代表,还有中国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等。致联名信的部分师生也参加了这项活动。
据吴林介绍,德班所在的夸祖卢-纳塔尔省同福建省是友好省份,双方早期正是通过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技术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这所孔子学院不仅教授中文,还将中文同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等结合起来,为当地青年带来技能培训、交流访问、实习工作等机会,还将菌草技术纳入“中文+”创新创业项目。
正如孔院师生在联名信中所说,中国的发展成绩激励着他们“为南非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学习语言、感知文化,到技能提升、个人成长,再到共享发展经验、共创创新机遇,中南人文交流持续深入推进,不仅架起人民友好的桥梁,也铺就共同发展的大道,描绘出一幅携手同行、心心相印的美好画卷。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南友谊之树必将更加枝繁叶茂,结出更多合作发展的丰硕果实。(参与记者:金正、谢江、陆佳飞)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宋慧
本文作者:新华社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日媒:日本政府最快或在22日宣布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日期
伊的家胶原蛋白肽多少钱一盒(伊的家胶原蛋白)
国泰君安升级线上服务体系,尝试提供更有效的投顾服务
排行
最近更新
- 让中南友谊的“彩虹之桥”不断延伸——习近平主席暖心寄语激...
- “21重庆渝开MTN001”拟付息 发行金额3.3亿、本期利率3.6%
- 高铁泰安站按摩座椅整改了
- 好玩的配置低的网络游戏_配置低的网络游戏
- 湖南省郑洞国教育基金会助力石门乡村足球少年逐梦
- 河北保定:火热竞赛助推“产改”措施落地见效
- 富士莱:截至2023年8月10日股东总户数为13,499户
- 内蒙古:哲里木赛马节开幕
- 2023年福建省高招录取顺利结束 全省20.8万名考生被高校录取
- 工作中出现这六种信号时,不仅工作会变得非常顺利,领导也会...
- (图片故事)行走深山·医路坚守
- 西安一女子长期坐出租车不给钱还发视频辱骂司机,警方:刑拘
- 经济日报:如何看待服务零售额同比增20.3%?
- C乖宝董秘回复:公司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商业信誉,积...
- 淘宝升级商品销量展示规则,从月销量改成年销量
- 中芯国际:8月18日融券卖出11.06万股,融资融券余额33.74亿元
- 李嘉诚北京一住宅项目将开售:22年前拿地,房价达当年地价的5...
- 国光电气:8月18日融券卖出1.9万股,融资融券余额1.88亿元
- 中自科技:8月18日融资买入159.76万元,融资融券余额3099.17万元
- 韩国民间团体举行集会抗议韩美军演
- 争尝“头口鲜”!阳江首批渔获上岸,游客:价格很亲民
- 产业兴旺干劲足 增收致富生活美
-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惊艳发布
- 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首笔“政采贷”业务落地天水
- C视频丨相聚蓉城,两岸专家学者畅谈两岸关系那些事儿
- 米高杯2023年湖南省第五届轮滑公开赛暨井号杯2023年湖南省首...
- 内江发布降水实况及未来天气趋势预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
- 福建省公布首批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235家机构入选
- 才和英子分手,小魏家的希望就同小美女你侬我侬
- 梅德韦杰夫:当德约科维奇17年前开始赢得大满贯时,一切都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