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 正文

中山正进一步在“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进

夏日晴朗的周末,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活跃在中山市东区街道的街头巷尾。大家利用周末时间,清洁打扫社区环境卫生。路更、灯更亮、环境更整洁,这是中山年给人的印象。

2005年,中山成为全国首批9个文明城市之一,并在其后连续六届获此殊荣。历经16年探索创建,中山将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打成惠民牌、民生牌。

博爱之城,文明新风。当前,中山已初步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城市,正进一步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进。

新风巍然▶▷

中山好人频上热搜

每逢元宵,花海、花灯和绿植在3.5公里长的兴中道绵延不断,这是一条博爱的路,每年的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在此起步。30多年来,中山慈善万人行活动共筹集捐款超过17亿元,所募集资金参与了医院、学校、安居工程、敬老院等110项重点公益项目的建设,为数以万计突陷困境的家庭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综合援助。

这个由党委政府引导,红十字会牵头、全民参与的公益模式,曾拿下“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奖”、中国红十字会“十大公益品牌奖”“南粤慈善奖”等荣誉。

“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香山文化,影响培育了新一代中山人,同化了中山的新移民、新客家,增强对伟人故里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年来,发生在中山的好人事迹登上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南方日报,以及微博等台的热搜榜单,好人好事之风吹遍伟人故里。

中山女护士烈日跪地20分钟救人、小伙徒手攀爬6楼救出被防盗网卡困儿童、渔民驾船救起落水女子……中山“好人方阵”不断扩大,“最美人物”不断涌现,“道德模范”频上热搜。

统计显示,中山历年累计537人登上“中山好人榜”,其中47人登上“广东好人榜”,41人登上“中国好人榜”。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好人队伍成为中山这座文明博爱之城的一个独特印记。

幸福长卷▶▷

民生领域不断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被称赞人如其名——“梅花香自苦寒来”。会上,米雪梅说,她赶上了好时代。在中山奋斗20多年,米雪梅已融入这座城市,她的孩子也通过积分制入读了当地公办学校。

中山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地之一,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像米雪梅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到此寻梦。2010年,中山开全国先河,实行流动人口积分制,让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收获了幸福感和归属感。

中山一直把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主攻方向。

截至目前,约2.8万名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入户中山,超11万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获得积分入学机会,千人获得入住公租房资格。

20多年来,米雪梅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也见证了外来务工人员获得与本地人越来越均等的公共服务——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一样都不落下。

突出义务教育和普高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是中山教育的一大理念。根据规划,2017年至2020年,中山新改扩建107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增加学位11.7万个;新建扩建高中阶段学校15所,增加学位2.3万个。

在中山南区一片8万余方米的地块上,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门诊大楼通透明亮,6间数字化手术室不仅设有数字化导航系统,还能实现远程手术。中山市人民政府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共同创办中山积水潭骨科医院,通过“复制”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重点专科架构,将最具品牌特色的骨专科资源“嫁接”到中山。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年来,中山在民生领域敢闯敢试,解决在医疗、教育、入户三大方面的“老大难”问题,实现居有所安、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大美家园▶▷

守住好山好水好风光

在中山城区南部,五桂山系丘陵环抱,一片郁郁葱葱。起伏连绵的群山上,青松林木枝繁叶茂,飞瀑流泉,宛若世外桃源,这是宜居中山的一幅美丽动人场景。

一直以来,中山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山、海、田、河等优质资源禀赋。中山是全国最早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同时也揽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一系列荣誉。

美丽的景色背后,有一系列强有力的保护举措作为支撑。年来,中山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中山在全省率先实施“统筹型”生态补偿政策,成为新环境保护法颁布后全省首个制定生态补偿政策的地级市。

在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中山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与珠三角城市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坚决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强化大气、水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每一天的数据变化都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工作人员说。年经过技术手段提升,他们手里有了更多的“武器”。中山市已建成“9+300”大气环境质量网格化监测体系,9个空气质量标准站加300个微观站实现全市空气质量检测全覆盖。同时,生态环境局还持续对全市500个生物质锅炉进行视频监视,对200家重点餐饮油单位开展在线监控,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及重点大气污染源实施全天候监控。

迈入发展新征程的中山,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宜居精品城市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创造高品质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空间,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南方日报记者 吴帆 罗丽娟 通讯员 曾毅峰

关键词: 中山 五位一体 协同发展 精品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