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 正文

广西不断提升耕地质量,5年来示范推广“护良田”面积超2700万亩

广西持续深化“我为农民护良田”的行动,大力加强耕地土壤检测、田间试验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确保了广西粮食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左右。

受所处地理环境影响,“土酸”“土瘦”等问题逐步成为制约广西农业生产的关键共问题。“开展‘我为农民护良田’活动,推进耕地质量建设,让农田由‘瘦’变‘肥’,是广西实现‘藏粮于地’的重要物质保障。”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黄文校说。

为推动“我为农民护良田”行动有序开展,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联合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研究和细化了“补充耕地质量评定”“高标农田建设标准”等细则,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将耕地质量管理纳入政府工作议程,形成长效机制;各级土肥部门组建“耕地质量建设团队”进村入户,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在全区各地累计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位683个,仅今年以来就开展取土化验7008个、减肥增效等田间试验700个,为推广“护良田”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晚稻田间管护季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的禾苗长势旺盛,农民蒋继文为种植绿肥点赞:“多亏种植绿肥紫云英提升了肥力,今年全年粮食增收不成问题。”种植绿肥是开展“我为农民护良田”的行动之一,一亩紫云英可产鲜草2000多公斤,含有机质10%以上,紫云英还田后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粮食产量。

在行动中,广西争取国家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相关项目扶持,统筹利用地方财政1元/亩土壤改良培肥资金,加大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推广;在全区44个县(市、区)建设了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增施土壤调理剂、水肥调控、有机肥替代化肥、酸化耕地治理等343个(次)示范片;建立覆盖全区的手机施肥系统,全面推动土壤改良培肥技术信息化、智能化和便捷化,有效推进“护良田”技术落地见效。

统计数字显示,5年来,广西共示范推广“护良田”面积超2700万亩,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广西耕地质量均等级达到5.04级,相比较2016年提升了0.57个等级,粮食产量亩均增收20-30公斤,该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关键词: 广西 耕地质量 护良田 高标农田建设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