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跨界“雷声”渐起 首批失败者或浮现
上百家公司跨界光伏产业,成为近两年来国内“光伏热”的一个缩影。
【资料图】
跨界者身份各异,有乳企、玩具商、环保公司、通信企业,还有养猪大户;布局环节各有侧重,硅片、电池、组件、辅材;发展追求也不尽相同,或自救、或情怀、或蹭热点。
但当潮水退去时,谁在裸泳一眼便知。尤其是随着今年以来A股光伏板块估值波动、回调,“沾光必涨”的好日子已然远去,一众“追光者”迎来了真正考验。
记者注意到,随着一些企业相继公布光伏项目终止、延缓的消息,本轮光伏发展周期中的第一批跨界失败者或要浮现。
对此,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中的,“在内卷严重的光伏行业,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雷声”四起
近日站上风口浪尖的乾景园林(603778.SH),股价迎来了一波大涨。
8月11日,当上证指数跌逾2%击穿3200点关口时,乾景园林股价却逆势封板涨停。从8月3日陷入阶段性低点至今,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21.87%。而此前阶段前的5个交易日,乾景园林股价累计跌幅却达20.75%。
过山车般走势的背后,乾景园林的投资者体会到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滋味。
7月31日晚间,该公司发布公告称,终止2022年度定增事项。按照这份定增计划,乾景园林拟向国晟能源发行A股股份,募资4.69亿元,用于“1GW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项目”及“2GW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组件生产项目”。此外,若这份定增计划顺利实施,国晟能源持有乾景园林的股份比例将由8%增至29.23%,成为后者新晋控股股东。这也意味着,原先以园林绿化为主营业的乾景园林,将深刻地转向光伏产业。
事实上,从2022年11月谋划向国晟能源转让股份时,乾景园林让外界看到了其跨界光伏的决心。
此次定增终止,无疑是一次痛击。受此影响,乾景园林8月1日至3日的股价持续下跌。
转折出现在8月8日。这一日,乾景园林股价直冲涨停。随后,8月9日晚间,该公司连续发布多份公告。包括,乾景园林实际控制人之一的杨静于8月9日与国晟能源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其约0.57亿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转让于国晟能源,若转让完成,国晟能源持股比例将增至16.85%,成为乾景园林的控股股东。与此同时,乾景园林再度发布2023年定增方案,拟向国晟能源发行约1.93亿股,募资不超过约7.87亿元。若定增完成,国晟能源所持乾景园林的持股比例进一步增至36.04%,控股地位进一步巩固。
然而,此次定增的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并非像此前的定增方案那样明确用于异质结电池、组件项目。而乾景园林当下实际控制人之一的杨静则通过上述股权转让可套现4.42亿元。
在新的方案下,对于国晟能源而言,其曲线上市的代价不小。从2022年11月份斥资2.11亿元收购乾景园林8%的股份,到今年8月9日再花费超过4亿元受让8.5%的股份,再到新的定增计划下斥资逾7亿元获得近20%的股份。即,国晟能源超过36%的持股比例等同的现金代价近14亿元。
可国晟能源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资产总额为11.15亿元,净资产为11.09亿元。这预示着,国晟能源几乎以全部家当“豪赌”曲线上市。
一波三折之后,其后续是否还有充足资金确保光伏业务的扩大值得关注。
不过,乾景园林的转型虽然曲折不断,却尚不能定义为“跨界失败者”。新的资本故事还在维系着投资者的想像空间。
但对于一些跨界光伏的企业而言,其正游走在危险的边缘。
从余热发电跨界而来的聆达股份(300125.SZ)虽然转型光伏产业历史较长——早在2014年,其通过收购格尔木神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初次涉及光伏发电行业。但直到2020年,该公司再度通过并购实现对光伏电池的布局,从而真正意义上切入了光伏制造端。
眼下,光伏电池业务早已成为该公司的支柱型产业,2022年营收占比高达95%。然而,近三年来,聆达股份持续亏损,账面现金流有所减少。
今年5月份,聆达股份抛出91.5亿元的投资项目,计划在安徽铜陵建设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而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该公司只能寄希望于资本市场和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
阴云难散
即便质疑声四起,上市公司跨界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势头却并未减弱。
8月9日晚间,主营业务为笔记本电脑结构件模组及相关精密模具的英力股份(300956.SZ)宣布跨界新动作:一是设立“安徽飞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金5000万元,主要从事承揽光伏电站项目施工、机电安装总包和光伏项目招投标等相关业务;二是设立“武汉飞米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注册资本1亿元,主要从事电力储能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能源网络技术研发等。
目前,英力股份希望通过全资子公司安徽飞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逐步扩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规模。从3月27日光伏组件首片下线后至今,该公司表示目前飞米新能源产线满产运行,2023年二季度,光伏组件的实际销售约为1400万元(其中约1200万元为电站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英力股份还表示,“从今年6月份开始,公司光伏组件销售情况平稳。8月25日新产线逐步进场安装,预计到11月底完成,实现年产2.4GW的产能计划不变。”
然而,当前光伏业务尚未对英力股份的整体业绩带来积极影响。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0亿元,同比下滑21.10%;亏损0.26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对于跨界者而言,在技术、资本以及规模上的缺失,使得其天然需要应对更大的失败风险。
诚然,面对持续火热的跨界潮,业内人士更多会给予了客观理性的看法。平安证券认为,在行业产能持续扩张趋势下,跨界光伏行业的新进者众多,光伏市场格局或重塑,企业间理性与差异化发展至关重要。该机构指出,具有独特优势的错位竞争有望助力企业突出重围,电池技术路线及细分技术选择应用将成为行业差异化竞争抓手。
瑞银中国内地及香港公用事业首席分析师廖启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其他行业的投资吸引力不足,光伏行业呈现出的相对确定性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从而造成了短期内的投资过热现象。
除此之外,在抢夺光伏产业的竞争中,地方政府目前也扮演了推手角色。即便是体量较小、不知名的跨界玩家,很多地方政府对其光伏项目大开方便之门。
以今年1月份豪掷百亿跨界投资N型TOPCon电池的环保企业仕净科技(301030.SZ)为例,在其一期18GW的项目建设中,63亿元的固定资产部分,厂房基建、机电设施、生活区办公配套设施等全部由项目所在地政府代建,同时,当地政府还为项目提供新建项目补贴、设备购置补贴、租金补贴、电费补贴等各种补贴,综合代建和补贴合计44.3亿元。
但历史敲响警钟。2011年欧美“双反”刺破了彼时国内光伏产业的泡沫,产能过剩危机之下,中国光伏产业一度经历大洗牌。
光伏跨界所带来的阴云,在某一程度上仍是加剧产能过剩的一大风险。
实际上,在老牌光伏龙头企业眼中,跨界并非问题。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此前在行业会议上便表示,当下各路资本涌入光伏产业带来产业链上下游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现状。这是产业机遇所带来的投资热情,却也伴生着挑战。
他进一步指出,“新兴企业抓住差异点来发展,也能够取得优势,但如果和优势企业进行同质化竞争,则很难成功。”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厦门抽水蓄能电站攻克重大节点 首台机组10月可投产发电
机构养老选不选?北京朝阳法院这份白皮书给出“注意事项”
浪漫“七夕”,山东省婚姻登记机关提供“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便民服务
排行
最近更新
- 光伏跨界“雷声”渐起 首批失败者或浮现
- 景区和场馆“一票难求”,如何破解?
- 意媒:尤文对伊令要价1500万欧,仅英超球队可能能够满足
- 迄今最薄芯片级光线路2D波导面世
- 以暂停新股发行来救市不可取
- 13979辆!前7月新能源重卡增20% 7月同增65% 徐工夺冠 充电大涨
- 伦敦一审计公司及高管因审计缺陷遭SEC指控
- 抗洪官兵留下的黑板报,一堂生动的社会教育课
- 暑期“文化游”持续升温 “一票难求”该如何破解?
- 霍姆格伦打野球得到31分,多次在KD面前砍分
- 技术创新驱动绿色低碳转型
- 广州推动民营经济向“四化”转型
- 博德之门3弯刀模具怎么获得
- 2023年08月15日全国各省市猪白条肉价格行情走势
- 捷克一工业厂房发生火灾 损失约达15亿捷克克朗
- 年内328位“新锐”实操产品,基金经理加速更替愈加年轻化
- 二季度业绩向好、行业价格战打响,禾赛的优势能持续吗?
- 百诚医药:目前在研的减肥类产品处于早期研究阶段
- 四环素牙美白牙膏(四环素牙美白)
- 汉王touch有用吗(汉王touchpad)
- 航新科技:黄欣减持计划已期满终止 未减持股份
- 东南菱帅改装视频_东南菱帅改装
- B站Q2财报:调整后净亏损9.64亿元 同比收窄5成
- 摩擦力怎么算 摩擦力
- OBV再创新高,*ST西发或迎来最佳买入时机!看3次回测数据
- 聚和材料(688503.SH):上半年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24.71%
- 董国红(关于董国红简述)
- 人力行政经理岗位理解 人力行政经理岗位职责
- 董仲舒故里(关于董仲舒故里简述)
- 星际战甲被隐藏的秘密流程 星际战甲被隐藏的信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