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38只600亿元债券违约房企大浪淘沙时刻到了
来源:中房报
原标题:2021年内38只600亿元债券违约房企大浪淘沙时刻到了
房地产行业信用债违约态势愈演愈烈。
8月12日,蓝光旗下“16蓝光MTN003”未按时兑付本息,构成实质性违约。据公开资料显示,该笔债券发行规模为13亿元,主承销商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
今年以来,蓝光旗下已有多笔债券出现违约,蓝光本身经营业举步维艰,企图通过地方政府救助得到“喘息”。
就在“16蓝光MTN003”违约前一天,8月11日,阳光100中国发布公告称,由于其未能于到期日支付2021年债券的本金及溢价,因此已发生违约事件。公告显示,违约事件将触发该公司发行的于2022年到期金额为2.196亿美元、票面利率为13%的优先绿色票据交叉违约条款。如果债权人选择加速到期,该2022年债券可能即时到期及须予支付。
实际上,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债券违约现象相比过去两年大幅增加。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已经有超过38只涉房债券违约,牵涉债券发行规模达587.2亿元。
一位TOP20房企高管分析称,从2017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总体呈现收紧趋势,且政策逐步从市场端延伸至房企融资端、土地端,这对房企资金管控加强,对企业现金流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房地产企业加快项目周转,促使资金回笼,但在疫情以及市场销售低迷的影响下,不少房企资金面困难,有的管理出现问题,最终导致债券违约。
“目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前期高举高打的房企在政策高压下如果不及时转换风格,依然会有新的违约主体出现。”上述人士表示。
债券违约逐年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2日,2021年全行业品类下已有108只信用债券违约,违约金额达到1064.29亿元;2020年共有155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为1757.72亿元;2019年共有188只债券违约,涉及金额1534.91亿元。
不难看出,整个行业信用债券违约呈现逐年上涨趋势。具体从房地产行业债券违约现象来看,亦是如此。
2019年,房地产行业构成实质违约或展期或触发交叉条款的债券数量为14只,涉及债券发行规模为97.2亿元;2020年,18只房地产债券出现实质违约或展期,数量相比2019年有所增加,涉及债券发行总规模升至322.5亿元;到了2021年,房地产行业债券违约只增不减,截至8月12日,共有38只涉房债券违约,债券违约数量已经超过2020年全年,涉及债券发行规模达到587.2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近两年房地产行业债券违约数量增多主要是受政策影响,前期依赖高周转下,债务压力大、资金成本高的房企受到较大负面影响,容易出现债务违约。
从违约主体来看,2019年出现债券违约行为的公司,例如正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国购投资有限公司等均为小型房企。有券商研究报告指出,这些企业主要风险点在于过于激进、负债压力大、现金流断裂、地产布局定位问题导致销售回款较弱、多元化转型失败、内部治理问题等,在强调“房住不炒”、融资政策“借新还旧”背景下,行业整体爆发式增长已经过去,内部分化将加剧。
2020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债券违约主体逐渐在向中大型房企延伸,例如泰禾集团、蓝光发展、协信远创、华夏幸福等债券均出现首次违约,这些企业普遍资产负债率较高、债务压力较大,公司战略方向或治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位债券行业从业人士认为,现在不管房企财务状况多艰难,也会将公开市场债券作为最后底线牢牢守住,因为一旦公开市场债券违约,就会在资本市场引发连锁反应,融资可能一下子就断掉了。
“现在房企暴雷最早都是从债券违约开始,所以公司也在思考如何与债券市场投资者进一步加强沟通。”一位总部位于上海的港股上市房企人士表示,其所在公司与债券投资者沟通的工作主要在香港,针对目前行业债券违约频发现象,公司能做好的就是以信用担保把每一笔债券都处理好,及时兑付不违约。其表示,一般资本市场有风吹草动,投资者也会积极跟公司联系,公司会积极将实际情况传达给投资者,让投资者们放心。
大浪淘沙时刻到了!
今年以来,房地产债券也如同“惊弓之鸟”,不仅对行业政策面消息变得异常敏感,同行业内重点企业发生的负面消息也会引发房地产债券波动。
这种波动首先反应在债券利率上。
8月13日,四川新希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9年公司债券(第一期)2021年票面利率调整公告。公告称,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当前市场环境,发行人决定将本期债券后1年票面利率上调10个基点,即2021年9月10日至2022年9月9日本期债券的票面利率为4.95%(本期债券采用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据了解,公告中提及债券简称为“19希望01”,发行总额1.8亿元,期限为3年,调整前票面利率为4.85%。
无独有偶。今年6月,一家TOP20千亿房企发行的一笔一年期1.5亿美元债券,票面利率达到12.5%。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笔债券原本跟投资人谈的利率不足10%,但由于彼时行业出现了头部房企商票兑付事件,受此影响,资本市场担忧情绪比较严重,不得已之下该房企只好将票面利率调高两个多点,最终导致这笔美元债发行利率高达12.5%,也创造了该公司近期发行债券利率新高。
IP GLOBAL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发债利率提高一方面与市况有关,比如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度以及板块整体表现,另一方面也与资信评级变化有关,“不管是中债利率提高还是美元债利率提高,背后原因大致,但中债更易受政策面影响”。
不仅债券利率受波及,债券交易价格受此影响也出现较大波动,其中又以美元债表现突出。
例如7月26日,融信中国旗下2023年到期债券每1美元下跌1.6美分至95.1美分,创2020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
“美元债波动主要源自政策不确定性以及投资者情绪,与公司基本面无过多关联,更不会对公司再融资需求造成影响。”融信中国彼时在回复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称。
这些美元债下跌背后,一方面是大环境拖累,另一方面可能也跟房企自身经营状况存在风险因素相关。
正因如此,今年以来,越来越多房企被下调评级。根据公开报道统计,今年前7月,被“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调至负面展望的房企超过10家,远高于去年水平;被下调评级、撤销评级的房企数量也明显增加。
显然,在政策压力之下,评级机构也越来越严谨,房地产行业真正的大浪淘沙时刻到了。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山东省新生优势加速凝聚 发展动能实现新跨越
- 秃如其来的生意!斗不过植发,“假发第一股”瑞贝卡被遗忘
- 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万亿 涉税违法行为更将严查严办
- 奥园10.78亿元出售加拿大项目 助力境外债务重组
- 消息指蔚来正考虑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公司回应:不予置评
- 绿地控股披露2022年上半年拟新增不超760亿元担保额度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97.6%
- 特斯拉发布强劲财报 警告供应链问题将持续至2022年
- 冠城大通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6-7亿元等预计2021年净利润亏8-9亿元
- 平安幸福年 同心共守护
- 新能源车企频频切入保险赛道 意在扩大产业链条
- 张一鸣再退出多家字节关联公司职务 卸任字节跳动法定代表人
- 国家药监局:推进化妆品新法规平稳实施 严防严管严控化妆品安...
- 三部门发文明确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具体要求3月1日起施行
- 十部门: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
- 异乡过年,温暖不减
- “就地”过春节,精彩不一样
- “只卖9块9”的“隔离险”,葫芦里装着什么药?
- 紧跟“三农”方向,护好国人“油罐子”,健康保障践行长康
- 美素佳儿奶粉好吗?美素佳儿从这三点出发证实自身品质
-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 电子血压计原理
- 各类放大器电路设计
- 电感线圈的常识普及
- 联想ThinkPad T410真机拆解
- 无线通信原理
- 格力电器公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分红总额或不低于300亿元
- 去年我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
- Coinbase产品副总裁披露 NFT 平台界面和购买流程
- 字节跳动将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