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洞察 > 正文

海底捞上半年净利0.9亿扭亏 翻台率3次/天未达预期

中华网财经8月24日讯,今日,海底捞(6862.HK)发布中期业绩公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营业收入人民币200.94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105.87%;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9452.9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为人民币9.65亿元,同比上升110.0%。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交纳企业所得税4.68亿元,同比上升22.3%;其中,中国大陆交纳企业所得税4.56亿元。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2元。

人均消费接近疫前水平

公告显示,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海底捞餐厅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94.19亿元,增长了112.2%,占总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93.7%上升到96.6%。外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下降到1.7%。海底捞公告表示,主要由于疫情好转外卖订单数量减少,在堂食逐步恢复情况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到店消费。

同样,由于疫情防控措施的放宽,线下聚餐规模回暖,单桌人数增加明显,使得人均消费水平有所回落。海底捞公告显示,顾客人均消费从2020年上半年的112.8元,减少到2021年同期的107.3元,接近于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

“疫情防控措施放宽,期内营业天数增加,客流量回升,以及门店数量增加是整体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海底捞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门店达到1597家,有1491家门店位于中国大陆,106家门店位于港澳台地区及海外。

但其整体翻台率为3.0次╱天,对比2020年同期3.3次╱天,未达公司管理层预期。

会员消费金额占总金额八成以上

根据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捞拥有8500万会员,2021年上半年会员消费金额占总营业额的八成以上。

受数字化浪潮带来的影响,餐饮行业已由传统的关注到店消费,逐步转向“线下运营+线上公域私域运营”的全方位立体式打法,持续深挖用户价值。尤其是私域运营,在公域流量越来越贵的情况下,已经成为餐饮企业生存、增长的第二曲线。

公告显示,海底捞在私域运营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以海底捞APP为例,目前已经更新迭代了10个版本,并优化了多个功能。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重构优化了APP首页和社区功能、捞币商城,上线了APP钱包支付功能,完成了七个节日活动的开发上线,用户日活峰值超过31万次。

高层变动

在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的同时,海底捞还宣布了董事会成员的变动情况。舒萍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施永宏辞任本公司执行董事。

同时,杨利娟、李朋、杨华、刘林毅、李瑜先、宋青及杨立均已获委任为海底捞执行董事,马蔚华及吴宵光,连同新执行董事统称均已获委任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新民获委任为审计委员会成员。杨利娟同时获委任为海底捞副首席执行官。

杨利娟,42岁,自2018年1月17日起获委任为本公司首席营运官,主要负责监督本集团的营运。彼亦曾于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担任本公司董事。杨利娟于1997年6月至2001年3月担任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海底捞”,前称四川省简阳市海底捞餐饮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自2001年4月起,彼担任四川海底捞董事,并于2018年1月调任为四川海底捞的非执行董事。杨利娟于2016年9月完成长江商学院举办的中国企业CEO╱金融CEO课程。于本公告日期,杨利娟于其所持有的本公司179,686,726股股份(其中1,987,500股为根据本公司的股份奖励计划授予的尚未归属的奖励股份)中拥有权益。

公开资料显示,新增执行董事成员平均年龄为38.9岁,在海底捞拥有多年工作经验,多数为海底捞体系内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这与海底捞的接班人计划要求相契合。

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捞共有14万名员工。

7月24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200亿元,同比增长约104%;净利润扭亏为盈,约为8000万元-1亿元。

业绩预告公布当日,其股价却出现断崖式下跌,截至收盘跌幅为16.69%,最低跌至29港元/股。

截止今日,海底捞报28.80港元/股,涨幅9.90%。

关键词: 海底 上半年 净利 0 9亿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