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只有转变思维、形成全域旅游模式,才能摆脱“门票经济”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通知,于2021年9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回头看”工作,在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是否完善、门票价格是否切实降低、配套服务价格是否合理、门票价格减免政策是否执行到位等方面开展“回头看”。
有调查显示,在国内旅游的各项花费中,景区门票占总花费的比例较高。随着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201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多次出台文件,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取得一定成效。但个别景区仍存在降价执行不到位、配套服务价格不合理等行为。景区为何难脱离“门票经济”?一方面,少数核心景区资源稀缺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国内旅游需求快速上升的背景下,即使涨价也不担心客流量,从而缺乏丰富旅游产品、寻求主动转型的动力;另一方面,一些景区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创新不足,导致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简单、配套服务低下、整体效益不高,不得不继续依赖门票收入。
打开思路才能“全面开花”。如今,旅游已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圈地卖票”阻止的不仅是游客通向景区的脚步,还可能将当地旅游业变为封闭的“票圈”。地方主管部门应把眼光放长远,将景区置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去思考,从全域旅游的立场打造旅游产业链,提升区域内基础设施水平,招揽四方游客,产生整体效益、协同效益和增值效益。浙江杭州以一张免费的西湖门票,延长消费链条,带动整个城市旅游业发展,成为全域旅游的典范。
转变思维才能多元发展。对景区来说,“躺着赚钱”看似舒服,但若因此忽略自身建设、忽视游客体验、不注重产业链延伸,只做“一锤子买卖”,难免会走入发展的“死胡同”。目前传统、单一、缺少体验的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因此,景区既要围绕旅游参与和体验,创新旅游产品的形式、功能和品种,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又要根据市场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产品策略、营销策略。其实,在旅游产业中,商业增长点比比皆是,关键就在于景区管理者能否主动转变思维、倾听意见、发现商机。
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对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进行“回头看”,正是倒逼景区实现由单纯依赖门票向综合产业经济转变。唯有彻底转变发展思维,形成链条式、多元化经营理念,景区才能摆脱“门票经济”,获得长远发展。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黑龙江:激发科技创新潜能,甄选重大科技成果做好就地转化
- 山东将在中医药服务模式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 精准对标SpaceX,瞄准“液体可回收复用火箭”,深蓝航天完成...
- 山东将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单项冠军,如何走好“夺冠之路”?
- 混合云成为企业上云最优选择,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 金普新区五大主导产业增势强劲 持续推进智能化升级
- 自贡高新区推进营商专员进企业 着力打造“高兴办”营商品牌
- 山东省新生优势加速凝聚 发展动能实现新跨越
- 秃如其来的生意!斗不过植发,“假发第一股”瑞贝卡被遗忘
- 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万亿 涉税违法行为更将严查严办
- 奥园10.78亿元出售加拿大项目 助力境外债务重组
- 消息指蔚来正考虑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公司回应:不予置评
- 绿地控股披露2022年上半年拟新增不超760亿元担保额度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97.6%
- 特斯拉发布强劲财报 警告供应链问题将持续至2022年
- 冠城大通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6-7亿元等预计2021年净利润亏8-9亿元
- 平安幸福年 同心共守护
- 新能源车企频频切入保险赛道 意在扩大产业链条
- 张一鸣再退出多家字节关联公司职务 卸任字节跳动法定代表人
- 国家药监局:推进化妆品新法规平稳实施 严防严管严控化妆品安...
- 三部门发文明确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具体要求3月1日起施行
- 十部门: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
- 异乡过年,温暖不减
- “就地”过春节,精彩不一样
- “只卖9块9”的“隔离险”,葫芦里装着什么药?
- 紧跟“三农”方向,护好国人“油罐子”,健康保障践行长康
- 美素佳儿奶粉好吗?美素佳儿从这三点出发证实自身品质
-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 电子血压计原理
- 各类放大器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