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拟禁标“零添加”,消费者需正确认识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零添加”概念愈演愈烈,为规范食品标识的标注,市场监管总局去年7月第二次对《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明确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不添加”“零添加”等类似字样。专家认为,《办法》出台在即,无论“零添加”条款是否保留实施,消费者都要正确认识添加剂的作用,“零添加”不代表更健康、更绿色,合理使用添加剂对食品色香味、产品保值更有好处。
新规拟禁标“零添加”
目前,我国尚无明文规定直接约束“不添加”“不使用”“未添加”式误导性标注。因此,食品“零添加”“无添加”概念愈演愈烈,各种“零添加”食品充斥市场,成为不少企业标榜健康、高价格的代名词。
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零添加”食品价格比普通食品要高。以调味品为例,海天推出的1.28升“0金标生抽酱油”售价为23.9元,与同品牌同规格的“金标生抽酱油”相比,要贵4元。千禾“零添加醋”1升装售价为9.9元。“0添加酱油”(180天,特级生抽)500毫升装售价达到了15.8元。在京客隆超市定福庄店内,记者还发现,普通调味品促销活动较少,反而“零添加”产品或许是因为竞争激烈,纷纷在进行打折促销,如海天原售价23.9元的1.28升装“0金标生抽酱油”,折后价为10元。
部分专家认为,“零添加”等字样是对消费者的误导,将食品添加剂“妖魔化”,加剧消费者对添加剂的恐慌,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利用“零添加”迎合消费者心理,提高价格,还有不正当竞争之嫌,扰乱食品市场竞争秩序。
为规范食品标识的标注,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食品标识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于2019年、2020年就《办法》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2020年第二次征求意见时,《办法》中拟规定,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
“有添加”不代表不安全
“2019年《办法》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中并不存在‘零添加’条款,2020年征求到的主要意见之一就是关于‘零添加’的问题,目前并未有修改的新版本发布。”中国政法大学食品药品研究中心主任王青斌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事实上,食品中的添加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零添加”食品就真的安全吗?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石正莉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食品添加剂的获批和使用是受到严格监管的,允许在食品工业中投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测试,而且对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允许使用范围和允许残留量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相反,“零添加”食物可能存在一定隐患,比如少了防腐剂,食物更容易变质,进而带来健康风险。尤其是不能一次性吃完的食品,如果其本身的成分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添加防腐剂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必要措施。此外,有些标注“不含防腐剂”的食品是通过添加大量盐和糖来实现长期保存的,经常吃这样的食品会对健康造成一定伤害。
肉制品、方便食品中一般都有防腐剂;咸肉、腊肉、板鸭、腊肠中含有抗氧化剂;美味的糕点、饼干、膨化食品中含有膨松剂……是否添加食品添加剂并非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唯一标准,某种意义上来说,“纯天然”“零添加”的食品未必就更加健康。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曹雁平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防腐剂可以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增殖或杀死微生物,从而防止或延缓食物腐败,如果一些食品中不添加防腐剂,无法抑制微生物繁殖,很容易导致食品变质。
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
王青斌认为,要正确认识添加剂的作用,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需要防范,但不能排斥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从手工现场制作销售转向大规模工业生产,为了保障在生产、运输、包装过程中食品品质,增加防腐剂等添加剂是必要的手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在他主编的《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一书中写道,我国制作豆腐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卤水豆腐里的卤水就是最典型的食品添加剂。
曹雁平介绍说,食品中可能可以做到“零添加”,但是制造的过程中不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可能的。比如,如果牛奶的热杀菌措施完备,而且最后包装密闭效果非常好,可以不添加防腐剂,可是在灌装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要经过食品添加剂对包材表面进行杀菌的。虽然没有把食品添加剂直接加到食品中去,但是食品添加剂里有一类叫作加工助剂,用来处理包材。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按照不同功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将它们分为23个类别,其中包含常见的香料、防腐剂、膨松剂、着色剂、抗氧化剂、水分保持剂等。
在专家看来,导致很多消费者认为食品添加剂有害,更多的是来自非法添加物的误导。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白军飞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要正确区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比如之前“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吊白块”“工业明胶”和“硼砂”,这些引发过食品安全事件的非法添加物,并非食品添加剂。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别忘了陪你吃康师傅的人
- 选车困难症?家用MPV王者传祺M6 PRO帮你治愈
- 二手高端消费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信任危机何解?
- 黑龙江:激发科技创新潜能,甄选重大科技成果做好就地转化
- 山东将在中医药服务模式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 精准对标SpaceX,瞄准“液体可回收复用火箭”,深蓝航天完成...
- 山东将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单项冠军,如何走好“夺冠之路”?
- 混合云成为企业上云最优选择,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 金普新区五大主导产业增势强劲 持续推进智能化升级
- 自贡高新区推进营商专员进企业 着力打造“高兴办”营商品牌
- 山东省新生优势加速凝聚 发展动能实现新跨越
- 秃如其来的生意!斗不过植发,“假发第一股”瑞贝卡被遗忘
- 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万亿 涉税违法行为更将严查严办
- 奥园10.78亿元出售加拿大项目 助力境外债务重组
- 消息指蔚来正考虑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公司回应:不予置评
- 绿地控股披露2022年上半年拟新增不超760亿元担保额度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97.6%
- 特斯拉发布强劲财报 警告供应链问题将持续至2022年
- 冠城大通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6-7亿元等预计2021年净利润亏8-9亿元
- 平安幸福年 同心共守护
- 新能源车企频频切入保险赛道 意在扩大产业链条
- 张一鸣再退出多家字节关联公司职务 卸任字节跳动法定代表人
- 国家药监局:推进化妆品新法规平稳实施 严防严管严控化妆品安...
- 三部门发文明确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具体要求3月1日起施行
- 十部门: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
- 异乡过年,温暖不减
- “就地”过春节,精彩不一样
- “只卖9块9”的“隔离险”,葫芦里装着什么药?
- 紧跟“三农”方向,护好国人“油罐子”,健康保障践行长康
- 美素佳儿奶粉好吗?美素佳儿从这三点出发证实自身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