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手机厂商集中发布新机,开启机海战术、降价促销模式
随着“双11”大促拉开帷幕,各手机厂商开始集中发布新机,开启降价模式抢夺市场。机海战术、降价促销能否起效?在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双11”能否拉动手机出货量回升?
中低端新品不断出炉
临近“双11”,各手机厂商便进入“打鸡血”模式,纷纷发布中低端新机型,定价主要在1000-3000元区间。
10月19日,realme(真我)推出打响了这场比赛的“第一枪”,发布真我GT Neo2T手机和真我Q3s手机。其中真我GT Neo2T手机起售价2099元,真我Q3s手机起售价1599元。同一天,vivo发布vivo T1系列手机,起售价1699元;同日,vivo新机S10e也上架官网,起售价2399元。
10月20日,OPPO推出了K9s新机,起步价为1699元。同日,iQOO发布了iQOO Z5的青春版iQOO Z5x手机,起售价为1599元。
除此之外,一大波同类机型还在路上。10月28日,小米旗下系列Redmi(红米)将发布Note11手机,该手机在未发布前就已于10月20日开启了预售,定价在1000-2000元之间。
荣耀计划于10月25日发布荣耀Play5活力版,10月28日发布荣耀X30系列。据悉,这两个系列手机的定价也都在1000-2500元之间。
而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今年9月国内上市新机型有58款,主要由于八九月各大安卓品牌开始密集发布新机,为四季度销售旺季提前做准备。
“最近发布的中低端手机是各手机厂商的冲量机型,新机型的大力优惠能凸显降价力度,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同时,各大厂商纷纷推出新机并降价,也有对抗苹果iPhone13的升级降价的含义。”北京博瑞恒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张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Canalys研究分析师刘艺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中国市场结构方面,随着手机市场的成熟,智能机渗透率逐渐饱和,虽然今年二季度400美元以下价位段的占比已经由2018年二季度的78%降低到59%,其依然占据着中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庞大的大众市场是厂商争夺市场份额的关键制高点;从品牌生态的角度来看,手机出货的价值早已不局限于硬件盈利,而是厂商智能生态、软件和服务的切入点,因此尽管硬件毛利挤压严重,维持和竞争市场份额依然重要。
降价促销戏码上演
在连续发布多款中低端手机抢占市场的同时,各手机厂商还开启了降价促销模式。
Realme新发布的两款手机在发布会现场宣布降价100-300元不等,Realme副总裁徐起表示:“这个‘双11’,realme将对今年的目标全力冲锋,冲刺中国区千万销量,争取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OPPO全产品线手机在“双11”期间降价大促。其中高端产品OPPO Find X3直降500元,中端机OPPO Reno6优惠200-300元,中低端机型OPPO K9 Pro优惠200元、OPPO K9优惠300元。与此同时,OPPO的物联网产品也随之降价,如OPPO智能电视直降1100元,真无线耳机降价350元。
小米也开启了降价活动,其中包括一些高端产品。比如,折叠屏手机小米MIX FOLD降价幅度达2500元,到手价为7499元;今年8月新发布的高端机小米MIX4降价幅度达800元;其他高端机型如小米11Pro、小米11以及小米10S,降价幅度在300到500元不等。
除了直接降价外,在预售期间“付xx抵xx”也是手机厂商推出的降价方式之一,如“付100抵300”就意味着手机的实际到手价将比原价低200元,各平台纷纷用这样的方式吸引消费者进行提前预订。除此之外,小米还推出抽奖活动,为尚未发布的新手机造势。
在这样的促销力度下,手机厂商是否能获得期望的效果?“降价销售肯定会对手机销量起到带动作用,但不会对全年的销量带来太大改善。因为‘双11’已经举办多年,消费者对‘双11’的态度已趋于平稳,手机的年度销量总体走势不会因‘双11’而改变。所以,这种销售策略会带动短期销量,但就长期来看并不会影响出货量的结构或者说出货量的排名。”张扬说。
“双11”能否拉动市场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手机供应链持续紧张。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 今年前9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合计2.49亿部,同比增长10.2%。但9月单月国内手机出货量为2144.0万部,同比下降8.1%,环比下降11.8%。
从全球的情况来看,根据Canalys数据,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27亿部,同比减少6%,环比增加4%。同比下降主要受到芯片等零部件供应紧张影响,环比提升主要原因为东南亚等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可控。该机构认为,目前手机供应链受东南亚疫情影响持续紧张,尤其越南南部疫情仍较严重,导致下半年手机出货承压。该机构还调低了全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预测,比此前预测的数字少0.5亿部。
这种背景下,“双11”期间各大手机厂商冲量的目标能否实现?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能否借此契机实现回升?
刘艺璇表示,从刺激消费的角度看,目前中国手机市场换机周期逐渐拉长,运营商补贴力度亦不比过去,利用“双11”促销可以刺激价格敏感性高的消费者做出换机决定,降低库存水位,这是厂商们所期望看到的结果。与此同时,促销对线上渠道消费会用刺激作用,但中国手机市场已较为成熟,出货量的跨越或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新旧交锋 2022年的酒店市场谁能胜?
- 车厘子价格普遍上涨,今年春节还能实现“车厘子自由”吗?
- 别忘了陪你吃康师傅的人
- 选车困难症?家用MPV王者传祺M6 PRO帮你治愈
- 二手高端消费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信任危机何解?
- 黑龙江:激发科技创新潜能,甄选重大科技成果做好就地转化
- 山东将在中医药服务模式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 精准对标SpaceX,瞄准“液体可回收复用火箭”,深蓝航天完成...
- 山东将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单项冠军,如何走好“夺冠之路”?
- 混合云成为企业上云最优选择,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 金普新区五大主导产业增势强劲 持续推进智能化升级
- 自贡高新区推进营商专员进企业 着力打造“高兴办”营商品牌
- 山东省新生优势加速凝聚 发展动能实现新跨越
- 秃如其来的生意!斗不过植发,“假发第一股”瑞贝卡被遗忘
- 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万亿 涉税违法行为更将严查严办
- 奥园10.78亿元出售加拿大项目 助力境外债务重组
- 消息指蔚来正考虑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公司回应:不予置评
- 绿地控股披露2022年上半年拟新增不超760亿元担保额度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97.6%
- 特斯拉发布强劲财报 警告供应链问题将持续至2022年
- 冠城大通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6-7亿元等预计2021年净利润亏8-9亿元
- 平安幸福年 同心共守护
- 新能源车企频频切入保险赛道 意在扩大产业链条
- 张一鸣再退出多家字节关联公司职务 卸任字节跳动法定代表人
- 国家药监局:推进化妆品新法规平稳实施 严防严管严控化妆品安...
- 三部门发文明确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具体要求3月1日起施行
- 十部门: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
- 异乡过年,温暖不减
- “就地”过春节,精彩不一样
- “只卖9块9”的“隔离险”,葫芦里装着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