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新业态为农村电商打通销路 不断激活乡村消费潜力
农村电商零售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14293.1亿元,同比增长16.3%,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043.9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1-8月加快0.9个百分点。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政策助力农村电商驶入“快车道”,新模式、新业态为农产品上行打开了新通道。但是,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还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服务体系,畅通农产品供应链,同时,健全电商培育课程体系,培养一批农村电商创新创业“带头人”。
政策助力农村电商驶入“快车道”
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频发让农村电商发展蒸蒸日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8年对农村电商作出部署;商务部、财政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累计支持1489个县;农业农村部开展了100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程工程试点,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更高效和顺畅;中央网信办等6个部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电子商务行业分院副院长、商务部研究院电商专家李建华表示,上述政策红利让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短板得到极大改善,夯实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
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主席李晓林博士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创新了电商助农、数商兴农模式,加快了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发展,推动了农产品上行,推动农村电商零售持续增长。
在李晓林看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电商不但在促进农产品上行、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改善提升农村风貌等方面成效显著,而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农村电商在稳定市场供应、缓解农产品“卖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以智慧仓储、产销地冷链设施、农村传统零售终端等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新基建的升级优化,激活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潜力。此外,“三农”人才队伍的培育和下沉,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各类创新型、实干型人才。以上举措都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
新模式新业态打通销路激活消费潜力
“现在每天一睁眼就有新的带货主播找我咨询或拿货。”福建省古田县53岁的张家巧尝到了网络销售员的甜头,更是电子商务的受益者。她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去年疫情期间,当许多菇农还在为仓库挤压的银耳发愁时,她尝试在网上直播销售,取名“银耳姐姐”。如今,她每天直播三小时,粉丝近15万,银耳的销售量也大大增加。
张家巧仅是通过新模式和新业态打通农产品的销路的案例之一。李建华表示,随着直播带货的发展,众多电商平台纷纷重视农产品销售,加大了流量的扶持。淘宝网开通了“脱贫直播频道”,快手启动“福苗计划”,抖音开启爱心助农直播活动。此外,社区团购的发展,带动了生鲜产品的销售,如美团优选的“农鲜直采”计划,为农产品上行打开了新通道。
另外,电商平台市场下沉,也激活了乡村消费潜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增量市场,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电商企业纷纷市场下沉,瞄准和布局农村市场。如淘宝特价版APP上线,京东的京喜拼拼,通过工厂直采,降低消费品价格,让电商成为农村居民特别是小镇青年重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新渠道。
完善农村电商生态服务体系加大培育“带头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农村电商服务业比较滞后,总体服务水平不高,在软件开发、仓储快递、冷链物流、人才培训、金融服务、摄影美工、网络营销等方面缺乏高水平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需求,制约了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而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滞后则成为制约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电商高水平人才难留,流失现象突出,电商培训不成体系,培养转化率低,理论多、跟踪服务不到位,造成电商企业用人成本高、无人可用。”李建华表示。
对此,李建华认为,一方面要建立本土化高水平的农村电商生态服务体系。这需要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建立本土化、公益共享、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体系,提升本地电商企业发展水平,助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务实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农村电商“带头人”的培育。这需要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加强对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合作社社员的培训,将其培养成具备互联网新思维、运用数字新技术和网络新营销的新型农民,通过网络销售,倒逼农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和“品牌化”,促进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李晓林还表示,应逐步健全电商培育课程体系,培养一批农村电商创新创业“带头人”。与此同时,还应促进高质量电商平台与农村基层电商的融合,使农村电商更具活力,不断提升农产品上行的动力,加强农村电商新基础设施建设,多维度、多层次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积极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畅通农产品供应链促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的农村电商,将成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推进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上,李晓林表示,一方面要加强并贯彻顶层设计,以《“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机遇,全面实施“数商兴农”行动,统筹农村高质量发展和电商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通过农村电商的发展促进农村和城市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另一方面,提高农村地区农产品电商销售能力,从农业质量认证、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等领域开展品牌培育工作,让农村电商成为农产品上行、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
李建华认为,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高效畅通的农产品电商供应链,提升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加强包装、分级、预冷等流通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产品品控水平和商品化程度。通过培育农村新型市场主体,提升组织化程度,贯彻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标准,提升品牌意识,让农产品质量有保障,可以供得及时、长久,提升网络市场竞争力。(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晶晶)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新旧交锋 2022年的酒店市场谁能胜?
- 车厘子价格普遍上涨,今年春节还能实现“车厘子自由”吗?
- 别忘了陪你吃康师傅的人
- 选车困难症?家用MPV王者传祺M6 PRO帮你治愈
- 二手高端消费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信任危机何解?
- 黑龙江:激发科技创新潜能,甄选重大科技成果做好就地转化
- 山东将在中医药服务模式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 精准对标SpaceX,瞄准“液体可回收复用火箭”,深蓝航天完成...
- 山东将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单项冠军,如何走好“夺冠之路”?
- 混合云成为企业上云最优选择,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 金普新区五大主导产业增势强劲 持续推进智能化升级
- 自贡高新区推进营商专员进企业 着力打造“高兴办”营商品牌
- 山东省新生优势加速凝聚 发展动能实现新跨越
- 秃如其来的生意!斗不过植发,“假发第一股”瑞贝卡被遗忘
- 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万亿 涉税违法行为更将严查严办
- 奥园10.78亿元出售加拿大项目 助力境外债务重组
- 消息指蔚来正考虑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公司回应:不予置评
- 绿地控股披露2022年上半年拟新增不超760亿元担保额度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97.6%
- 特斯拉发布强劲财报 警告供应链问题将持续至2022年
- 冠城大通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6-7亿元等预计2021年净利润亏8-9亿元
- 平安幸福年 同心共守护
- 新能源车企频频切入保险赛道 意在扩大产业链条
- 张一鸣再退出多家字节关联公司职务 卸任字节跳动法定代表人
- 国家药监局:推进化妆品新法规平稳实施 严防严管严控化妆品安...
- 三部门发文明确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具体要求3月1日起施行
- 十部门: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
- 异乡过年,温暖不减
- “就地”过春节,精彩不一样
- “只卖9块9”的“隔离险”,葫芦里装着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