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呗正在分批服务升级 即将开启品牌隔离
继借呗之后,蚂蚁花呗也即将迎来大变动。11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收到花呗的服务升级协议,并独家了解到花呗也即将开启品牌隔离。尽管目前花呗用户仍由蚂蚁消费金融、银行、小贷、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共同服务,但后续花呗或很快将按照监管要求落实品牌隔离,不同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予以区隔。
正在分批升级
北京商报记者在11月21日收到了花呗的服务升级协议,页面显示,“为持续向你提供花呗服务,本次升级需要你同意并签署《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同意授权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报送相关信息”。
这一服务升级主要源于接入央行征信的需要。早在9月底,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花呗正逐步推进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工作。据蚂蚁集团透露,升级后用户获得的具体授信额度来源,用户的征信信息会由蚂蚁消费金融或是提供授信额度的银行等机构作为报送主体,纳入征信系统。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服务升级的授权书由盛京银行提供,并提到消费信贷服务或授信合同,将由盛京银行单独或联合蚂蚁消费金融提供,但具体是采取助贷模式还是联合贷,并未明确。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对比其他用户来看,各个花呗用户服务提供方都不一样,目前,除了盛京银行、蚂蚁消费金融外,还有江苏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商行,以及蚂蚁小微小贷、商融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
对于此次服务升级,11月21日,花呗回应北京商报记者,“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要求,花呗这样的数字消费信贷服务业需要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在央行征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花呗已经在逐步、有序接入征信系统。这一工作目前还在分批进行中,后续会逐渐覆盖全部用户”。
另对不同信贷服务方,花呗进一步称,目前用户由蚂蚁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服务。根据金融机构可以依法开展业务的地域、客群要求,不同用户的服务机构可能不同。
用户也对此次升级颇为关注,担忧升级服务后会影响授信额度,也担心接入征信后会影响车贷房贷。对此,花呗表示,服务升级不会影响贷款和费率,接入征信是大势所趋,若用户长期选择拒绝或者关闭,可能会影响后续花呗的使用。
在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看来,蚂蚁集团持续对花呗升级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思路与借呗整改一脉相承,可以看作响应监管号召的重要工作构成;另一方面则是各类信用支付产品有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并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用户升级后,自身征信信息的查询、报送,最终结果将体现在用户的征信报告中。
品牌隔离在即
花呗持续升级,不难窥出其整改之意。早在蚂蚁消费金融6月开业之初,就有监管人士表态,按照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6个月内有序承接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另自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起一年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的退出市场。
按照蚂蚁消金6月3日的开业时间计算,距离“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大限仅有十余天。而从北京商报记者调查来看,目前花呗“完成品牌整改工作”仍有一定挑战,此外两家小贷公司如何实现平稳退出仍有待考证。
11月初,蚂蚁借呗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由蚂蚁消费金融提供的服务会继续显示“借呗”品牌,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显著标识出金融机构信息,与“借呗”品牌相区隔。当时就有业内关注,借呗实现品牌隔离,花呗为何迟迟未提?
“事实上,不管是花呗的体量还是资金方,其实比借呗复杂很多,这就要求这个产品要一项一项调整,同时要考虑很多细节问题。这也可能是花呗目前服务方比较杂、品牌隔离会比“借呗”更慢的一个原因。”一银行业资深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花呗对接多类金融机构,有助于增强花呗服务供给能力,但也要注意推动多家机构的规范合作,理清各方权责义务,强化消费者适当性管理。
尽管存在难度,但品牌隔离是个硬指标。正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指出,按照监管要求,花呗后续将纳入蚂蚁消费金融,相当于是一家独立金融机构运营的产品。因此,除了升级服务接入征信外,花呗也需要进行品牌隔离。一方面,花呗也存在资金来源透明的需求,更需要穿透底层;另一方面,在个人信息征信方面,当征信信息不全的时候可能需要向第三方金融机构进行征信调查,而品牌隔离可以更好处理这些关联关系。
事实确实如此。北京商报记者从花呗方面了解到,后续花呗会严格按照监管要求落实品牌隔离相关措施,将不同机构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予以区隔,避免品牌混同。
而业内更为关注的是,后续蚂蚁集团联合贷将是何走向?又该如何实现小贷的平稳退出?对此花呗方面未给出进一步回复。
在苏筱芮看来,花呗对接多类服务机构,是大型互联网平台旗下信用支付产品对接众多合作方的直接体现,尽管对于机构来说,能够综合各方资源取长补短,但从金融消费者角度,需要关注到协议中是否能够清晰地标注出具体由哪家机构服务,强化事前的知情权,从而更好地进行产品使用选择。此前曾有部分大型平台旗下产品对接多家机构或者频繁查询金融消费者征信,使金融消费者面临“征信花了”的风险。
另对联合贷,盘和林则说道,联合贷由于其金融责任方缺乏透明度,很难穿透底层,此类模式可能在未来逐渐减少甚至退出,但短期依然需要通过联合贷的模式实现很多产品的过渡,未来花呗和借呗将更多以助贷和自营的方式呈现。此外,小贷公司平稳退出,主要是让业务现阶段合规和可持续,通过和第三方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从而实现平稳过渡。
“断直连”挑战
对于花呗而言,除了接入征信、品牌隔离外,“断直连”带来的挑战更大。
“断直连”指的是在之前整改方案中监管提到的:要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这个要求其实央行早已多次强调,尤其是在支付业务方面,去年底以来,金融监管机构要求断开支付工具与其平台上的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使支付业务回归本源,并表态未来还将继续强化支付领域监管。
对于此类问题后续如何整改,花呗未对北京商报记者给出进一步回应。在盘和林看来,后续蚂蚁集团或可在支付链路中增加更多的支付选择,尤其是类似于花呗的多个产品,其属性可以是金融机构电子信用卡,亦可以打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支付链路。
从去年底约谈至今,监管机构留给蚂蚁集团整改的时间已不多了。此前,监管机构从支付业务、信息垄断、关联交易、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向蚂蚁集团提出整改要求,如今,从时间线来看,蚂蚁集团或在不久之后给出明确答案。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新旧交锋 2022年的酒店市场谁能胜?
- 车厘子价格普遍上涨,今年春节还能实现“车厘子自由”吗?
- 别忘了陪你吃康师傅的人
- 选车困难症?家用MPV王者传祺M6 PRO帮你治愈
- 二手高端消费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信任危机何解?
- 黑龙江:激发科技创新潜能,甄选重大科技成果做好就地转化
- 山东将在中医药服务模式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 精准对标SpaceX,瞄准“液体可回收复用火箭”,深蓝航天完成...
- 山东将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单项冠军,如何走好“夺冠之路”?
- 混合云成为企业上云最优选择,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 金普新区五大主导产业增势强劲 持续推进智能化升级
- 自贡高新区推进营商专员进企业 着力打造“高兴办”营商品牌
- 山东省新生优势加速凝聚 发展动能实现新跨越
- 秃如其来的生意!斗不过植发,“假发第一股”瑞贝卡被遗忘
- 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万亿 涉税违法行为更将严查严办
- 奥园10.78亿元出售加拿大项目 助力境外债务重组
- 消息指蔚来正考虑在新加坡二次上市 公司回应:不予置评
- 绿地控股披露2022年上半年拟新增不超760亿元担保额度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97.6%
- 特斯拉发布强劲财报 警告供应链问题将持续至2022年
- 冠城大通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6-7亿元等预计2021年净利润亏8-9亿元
- 平安幸福年 同心共守护
- 新能源车企频频切入保险赛道 意在扩大产业链条
- 张一鸣再退出多家字节关联公司职务 卸任字节跳动法定代表人
- 国家药监局:推进化妆品新法规平稳实施 严防严管严控化妆品安...
- 三部门发文明确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具体要求3月1日起施行
- 十部门: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叫得响、质量优、特色显的农村...
- 异乡过年,温暖不减
- “就地”过春节,精彩不一样
- “只卖9块9”的“隔离险”,葫芦里装着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