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河南遭遇持续性“炙烤”!多位省首席科普专家支招
【大河财立方 记者 朱娟】气象部门天气预报显示,近日,我省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预计最高气温将达到40摄氏度以上。
7月7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从河南省科协获悉,针对天气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河南省科协组织部分首席科普专家围绕气象防灾、安全生产、卫生健康、心理调适、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土壤保墒等领域提出科学应对提醒建议。
高温天气不要把老人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相关资料图)
围绕气象防灾,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气象高级工程师张金萍提出五点建议:一是高温中暑气象风险高,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污染的发生,尤其是上午11点到下午416点,紫外线辐射较强,应尽量避免此时段户外活动,户外作业请及时补充水分,做好防暑降温。
二是高温天驾车出行建议定期检查胎压等车辆状态,驾车出行注意防范高温爆胎等交通事故,同时牢记车内禁放易燃易爆品,也不要把老人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三是高温天气期间用电需求激增,请合理使用空调,警惕因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火灾,注意用电安全。从炎热室外进入空调房,应提前将汗擦干,出汗后要及时换衣。
四是生活中要注意多补充水分,适当吃一些清凉解暑的食物,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也可以准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五是公众需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中暑。
做好劳动保护和个体防护
持续高温及短时强降雨、雷暴天气,除了引发自然灾害以外,还可能会给生产经营、居家生活带来人身伤害及健康危害。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秘书长李青松建议,高温、高湿易引发中暑、脱水、反应迟钝等健康问题及心理、生理原因导致的误操作,进而导致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易燃易爆场所要做好防雷击、防火等措施。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服从安全管理人员要求,做好劳动保护和个体防护,切实做到“四不伤害”。
同时,居家生活注意关注气象预报,做好预防预备,未雨绸缪。防范大功率电器如空调引起的跳闸、停电以及线路或电器设备起火引起的火灾;不贪食冷饮;外出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到山区、河边游玩要防范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暴发、泥石流等灾害;尽量避免到陌生水域游泳、戏耍;大量出汗要及时补充糖盐水,防止脱水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科学防灾有三要:一要有防灾意识,二要有防灾知识和技能,三要有防灾装备。
心脑血管病患者应避免高温时户外活动
3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上升。一方面,为了散热,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脑等血管的供血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气温升高,心跳、血流速度加快,心肌耗氧量随之增加。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李昕建议,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定要避免在室外温度高时户外活动。锻炼时运动量要适度,不可高强度运动。要注意科学补水,采取少量多次补水方式,温白开水为宜,不喝冰水,每次饮水100~150ml,如一口气大量饮水,水大量进入血液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脏病。空调温度以26摄氏度~28摄氏度为宜,不可久吹空调,以防室内外温差太大诱发疾病。合理午休,午饭后活动20分钟,再小憩一会儿,30分钟到1小时为宜,不宜过久。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采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盐分的饮食结构。多吃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粗粮蔬菜和水果,远离甜食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李昕提醒,天气炎热会使中枢神经兴奋,人的情绪可能变得过度暴躁和焦虑不安,易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因此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心脑血管患者很多有“三高”,需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调节血脂、血压和血糖,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如身体突发不适,需及时妥善就医。
高温环境下,可心理暗示自己内心平静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高温天气时,周围血管扩张,脑部供血下降,容易犯困,注意力下降。人的心理忍耐度下降,情绪易激惹,更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愤怒等,容易发脾气,遇到不顺意的情境更容易愤怒。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郑州大学教授张瑞星建议大家在高温环境下,可以心理暗示自己内心平静。俗话说“心静自然凉”,用温和的语言与他人沟通,当想发脾气时,用倒数数或缓慢深呼吸来缓和情绪。有躁狂症或精神障碍病史的朋友,尽量做好避暑,注意关注自己的状态,必须外出时尽量与家人或朋友一起。
做好蔬菜高温热害预防措施
高温环境下,蔬菜如何种植?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段敬杰建议,一是设施蔬菜高温热害预防措施。遮阳网覆盖及加强通风,在棚膜上30厘米左右处覆盖遮阳网,可以降低设施内3℃~5℃。在设施两头及棚地脚和上部保持对流,可以降低设施内2℃~3℃。
设施内地面灌大水,以水调温,可以防止高温危害与干旱胁迫同时发生。要随灌随排,保证地面不积水。另外,行间盖草(农作物秸秆、麦糠、稻壳、杂草等均可)10厘米,既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地面湿润,又可以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果实日灼病、疫病、炭疽病的发生。
二是露地蔬菜高温热害预防措施。高温强光条件下,发现早晨地面发干发白,就进行隔垄浇水,浇水应选择在早上或傍晚进行,遇暴雨出现田间积水及时排出;防止植株徒长,高温、强光、干旱、雨涝等都可以导致落花、落果,导致徒长,当发现植株有徒长现象时,及时喷洒甲哌鎓、多效唑、稀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株长势。
三是科学防控病虫害。在降雨前或降雨后,及时喷洒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00倍液+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疫病,喷洒7.5%菌毒·吗啉胍水剂7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400倍液+0.1%硫酸锌水溶液防控病毒病,间隔7~10天连续用药3次,注意药剂轮换。
防控害虫。茶黄螨、蓟马、斑潜蝇、夜蛾类害虫,在达到防控指标时,可采用1.8%阿维菌素4000倍液+25%噻虫嗪3000~4000倍液,或20%哒·螨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温馨提示。此阶段施药时间以选择早晨9点前和下午4点后,遇3级以上风力或下雨天气不宜施药。选用高效精准施药机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减少人背机器施药,确保人身安全。
为禽畜实施物理降温
夏季高温会导致热应激,改变畜禽的胃肠道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改变线粒体功能等,进而影响畜禽的生长性能(增重、繁殖力等)和抗氧化性能,临床应该如何应对呢?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后张春辉建议,利用已有设备实施物理降温,如空调降温等。利用好兽医医用药物,如抗热应激草药或者草药提取物。采取综合措施,对动物健胃助消化、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其他刺激等。
对农作物及时浇水灌水,降低地温
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畜牧研究所所长黄玉波表示,持续强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持续的高温少雨会导致农田土壤失墒,对农作物生长造成比较明显的影响;会对农作物产生日灼、病害等影响,造成产量损失。可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壮根壮苗。作物前期,通过科学的肥水管理,壮根壮苗,提高作物高温抗逆能力。二是以水调温。玉米、大豆、花生等露地作物在关键生育期遇到持续强高温天气,应及时浇水灌水,降低地温,同时促进作物水分吸收,防止植株失水造成损害;大棚可采取喷雾和遮阳降温。三是叶施或根施水溶肥。叶面喷施或根施富含氨基酸、微生物菌剂和营养成分等的水溶肥,增强作物抗高温能力。
责编:陶纪燕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现存数量不足2000头!一场“海上大熊猫”的生死营救
苹果:iPhone 15系列续航,各位该满意了吧!
国企领导牵手门女子照 “国企领导牵手门”男领导被双开 基本情况讲解
排行
最近更新
- 热热热,河南遭遇持续性“炙烤”!多位省首席科普专家支招
- 郭刚堂找到儿子后的726天:幸福的菜贩子和不太好当的爹,案件...
- 壬戌学制规定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学制结构是(壬戌学制)
- 湖北市州微信6月TOP100榜:“武汉消防”“武汉人事考试”“十...
- 海报时评|“高温大考”需多些“清凉之策”
- 深圳少儿保险一年多少钱?有多少额度?
- 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协定成功结束文本谈判
- 他谋害太子还要杀朱棣,最后非但没死还能善终!
- 这些奥特曼中将要登场的怪兽,你认识几个?
- 今日英镑/美元汇率交易策略(2023年7月7日)
- 文物说节气丨小暑
- 原创组图 | 海南“村VA”文昌会文站今晚开打,一组图带您重...
- 上海演唱会2023一览表(持续更新)
- 37℃以上高温+强对流+多阵性降雨 未来一周海南天气
- 学生信息泄露不只在人大,网上最低1元就能买到200条
- 辽宁:数字经济在工业领域的渗透力达到24%
- 快看解锁KKWORLD 2023超级节目单,30多支爆红人气歌舞连嗨四天
- 央行发布《中央银行存款账户管理办法》 加强关键环节风险管控
- 罗博特科(300757.SZ):激光雷达业务方面,ficonTEC已向多家全...
- 传渣打(02888)向香港金管局贴现窗借超31亿港元 公司回应:不予置评
- 瑞可达:墨西哥和美国工厂下半年投产,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
- 癫痫频繁发作有哪些危害
- 佳士科技引领焊接行业 加速新产品新技术迭代
- 金价预测:金价面临下破1900关口风险 关注美国非农数据
- 今日六大货币对多空情绪分析报告(2023/7/7)
- 带圈数字怎么打 ?WPS中如何快速为Word文档输入带圈的数字编...
-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百亿基金经理李瑞掌舵,近一年浮亏38.49%...
- 今天夜间至9日强对流频繁来袭!
- 红枣:市场担忧高温天气影响红枣生长
- 美俄军机连续两日在叙利亚上空相遇,相互指责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