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城市动能,激发乡村活力|“百千万 新突破”
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顾益康:
百县富强、千镇振兴、万村共富、全域和美,绘就广东乡村振兴新图景
专家简介
(相关资料图)
顾益康: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是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等“三农”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建议广东把‘百县富强、千镇振兴、万村共富、全域和美’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奋斗目标。”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顾益康表示,总的来说,广东“百千万工程”要做到“市场有效、政府有为、农民有劲”,更高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打造体制机制创新亮点
“百县富强”就是做强做大县域经济并促进其向城市经济迭代升级,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作为‘百千万工程’总战略,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解决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顾益康说。
“千镇振兴”就是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镇是联通城乡和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节点,通过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改革,破除乡镇体制机制上的发展障碍,为特色小镇发展注入更多活力。”顾益康说。
“万村共富”,就是大力推进“富丽乡村”建设;“全域和美”,就是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使广东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实现全省域的城乡共同繁荣、城乡共同富裕、城乡美美与共。“广东有这个条件,可把‘建设美丽乡村、经营美丽乡村、共享美丽乡村’三步并成一步走,在此基础上向‘富丽乡村’迭代升级。”顾益康说。
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海”,那么粤东西北地区则是“山”。顾益康建议,从广东实际出发,深化“山海”协作、推进“山城”融合,可成为“百千万工程”体制机制创新的最大亮点。
树立建设“田园城市”新理念。“把城市功能拓展到城郊农村和山区,使之成为生态商务区、生态农旅区、生态康养区等生态型绿色新城区,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旧体制观念束缚。”顾益康说。
顾益康建议,充分发挥大湾区强有力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促进城市人才、资本、产业、消费向农村流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良性双向流动。
顾益康建议,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山区的双向带动力,在加快进城农民市民化、培育新型农民工的同时,培养一批乡村经营和乡村运行的人才队伍,引导年轻人和新乡贤回乡创业。
迈出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新步伐
实现乡村振兴,最缺乏的是乡村经营、运行的人才。“广东可致力于做好‘两进两回’,即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顾益康说。
顾益康建议,培养一批乡村青年CEO,积极引进乡村规划师、品牌运营团队等,通过配套政策为大学生开辟回乡创业就业新路径,推动实现“村村都有CEO”;扶持培育乡村“领头雁”,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建立和完善乡村工匠培育机制,培育一支服务乡村振兴的乡村工匠人才队伍。
迈出强村富民集成改革的新步伐,广东应有何作为?顾益康建议可从六个方向出发:
第一,发挥农村集体所有资源优势,走强村富民新路子。找准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把农村集体资源变资本变资产,大力发展美丽经济。
第二,深化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在经营管理上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委托有经营才能的人来经营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快速增值和保值。
第三,抱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由经济强村结对帮扶经济薄弱村,也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多个村联合组建强村富民公司,多路径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第四,充分发挥集体统一服务的优越性。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村经济合作社联合社,使农业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联合服务体系功能全面完善。
第五,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从财政扶持、土地政策、项目支持、结对帮扶、体制改革等方面为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六,强化村庄的特色化、品牌化运营。组建美丽乡村运营专业团队,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打响绿色农业村、红色旅游村、蓝色渔乐村、古色古香历史文化村等特色村品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
以强县强镇强村为抓手,形成城乡融合新框架
专家简介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主要为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城乡转型、中国式现代化等。
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并联式”过程,其中也包含了乡村的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认为,广东抓“百千万工程”,可重点聚焦在城乡体系的重构,以“三强”作为“百千万工程”的抓手,即强县、强镇和强村。
推动“三强”与都市圈融合
刘守英建议,在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以强村为主导,将乡村作为发展空间和主体,例如通过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通过村级工业园的改造升级,形成广东工业发展的重要能级。
“原来广东的很多专业市场和区域产业主要集中在镇一级,如今镇一级的发展有必要进行产业升级,包括智能化、数字化和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进而形成一些世界级的制造业产品基地。”刘守英说。
刘守英认为,广东县城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仍可增强。“县城可成为带动城乡融合的枢纽,包括人口的集聚,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同时,县城还能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刘守英说,以村为发展主体、镇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阵地、县城作为城乡融合枢纽,这样就形成了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基本框架。
刘守英认为,“三强”还可与都市圈融合。“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城市化率达到70%以后,城乡之间形成从城到镇到村的连接体,即都市圈、大城市郊区与城市区、县城及其延伸区这三个空间实现融合。广东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际上是原有的以乡村为主体发展模式的升级版。”刘守英说。
刘守英认为,以乡村为主体的发展模式是广东的优势,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这使得发展主体和活力都集中在乡村。同时,广东已形成从大城市到县城、到镇、到村的连接体,要继续增加城乡连接体系的融合度、可连接性和要素流动。
刘守英认为,首先,要实现要素的双向流动,确保要素在大城市和县镇村之间的互动和流通;其次,发展空间不能仅限于大城市,在规划、金融和公共资源投入等方面,要实现县镇村与大城市之间的相对平衡;再次,建设一体化的城乡融合体系,要将县镇村纳入都市圈统一规划体系,包括土地利用体系和公共设施投入体系等,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提高第一要素的组合效率
刘守英认为,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不少人面临着“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的尴尬处境。“推动农民市民化,将创造巨大发展动能和消费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刘守英说。
刘守英认为,广东要着力提高农民市民化程度,培育外来人口的“城市圈”,让进城农民真正在其就业地、工作地实现市民化,实现平等就业和平等享受公共服务。
刘守英认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当农业份额占据比例很小时,农业本身的要素就需要重构,例如降低创造农业GDP的劳动力份额,但要提高农业要素的投入效率和组合度,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包括土地、服务和产业的规模。“因此,广东要壮大农业产业,核心就是提高第一要素的组合效率,提高单位土地的报酬,形成体系化的农业产业链,包括基地、生产体系、加工体系、运输体系和市场体系等。”刘守英说,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率,包括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要素生产率,以形成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同等的竞争能力。
刘守英认为,广东农业现在正是最具发展机会的时候。“建议广东下一步推进现有土地制度的改革,一是通过乡村土地的整合来提高土地的质量;二是推进从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到统一的土地权利体系、土地利益分配体系和规划体系的建设,以推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三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广东已经到了要素下乡能够创造价值的时代,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这个意识,所以需要更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来推进要素下乡。”刘守英说。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
让农民在第一次分配中多获益,留村的人过上更加体面的生活
专家简介
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多年来在中国云南、湖北,坦桑尼亚等地开展基层扶贫工作,创造了大量扶贫方法、理论、模式。
“城乡相对价值的变化,是我们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变化之一。未来,乡村的资源会进一步稀缺,依托稀缺资源发展乡村新业态,更有可能吸引年轻人回流参与乡村经营和建设。”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云说,广东可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打造一批建设良好、经营有效的示范村庄,让乡村居民在更优化的第一次分配中享受体面的生活。
将城市动能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
李小云说,广袤的乡村地区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守护绿水青山、承载农耕文化等多元功能,在现代化进程中,这些功能不仅无法被替代,反而会更加稀缺。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正是要激活乡村的各项功能。”李小云说,未来,依托稀缺资源发展乡村新业态,更有可能吸引年轻人回流参与乡村经营和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既不在于与城市比较发展速度,也不在于经济数据的单纯增长,根本在于留在乡村的人不仅有事做,还要愿意做,而且还能挣到钱。”李小云说。
“广东的城市化、人均收入等指标都处在全国前列,这一发展格局决定了广东具有巨大的城市动能。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跨区域和国际化的城市动能。如何将这一动能有效地转化为广东乡村振兴的动力,是广东乡村振兴战略要思考的重要内容。”李小云说。
推动乡村现代服务业发展
李小云认为,广东乡村生态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广东可把高品质的养老、休闲度假、研学、旅游产业建在乡村,可以推动乡村振兴动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的来源,并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将巨大的城市动能转变成乡村振兴的动力,应该成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发展乡村产业的关键所在。”李小云说。
“粤东西北的自然资源、农耕文化以及乡村景观等各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这意味着粤东西北有望成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才将会逐渐出现回流。”李小云说。
李小云认为,推动乡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很好地应对老龄化的问题,很多服务类的产业适合老龄化的乡村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吸引有文化的、年轻的劳动力返乡创业。“在培养乡村新业态的过程中,应注重与乡村CEO等经营机制兼容,使农民在村庄经营的第一次分配中获得更多利益,从而达到‘让留在乡村的人体面地生活’这一目标。”李小云说。
李小云分析,乡村振兴需要在乡村的建设与经营中逐渐推进。“在建设过程中,切忌集体当‘地主’,外来企业当‘佃农’,村民当了村里的‘闲人’。因此,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村民自己成为市场主体。”李小云说。
此外,李小云建议,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可集中力量,由现在具有发展潜力的乡村开展示范。在示范村建设中,可优先选择核心示范区来建设推广,从而真正做到通过示范逐渐复制推广。以自然村为单位推进村庄建设,则可有效激发村民的归属感与主人翁意识,让村里的建设变成村民自己的事情。
【更多阅读】
《百千万 新突破》特别报道典藏版
广东“百千万工程”21地市施工“全景图”
头号工程,头号力度丨“百千万 新突破”
广东奏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协奏曲”丨“百千万 新突破”
打造新型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百千万 新突破”
【撰文】南方+记者 邵一弘 李赫 彭琳 陈薇 实习生方雯秀
【摄影】南方+记者 梁钜聪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暑期来临“神兽”出笼,全家出游选啥车?一辆奔腾B70就“GO”了
A股也可以考虑取消印花税
中国黄金06月26日获沪股通增持164.46万股
排行
最近更新
- 依托城市动能,激发乡村活力|“百千万 新突破”
- 什么是租赁合同?,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 “多巴胺”消费催热“色彩经济”
- 券商渐次预喜,净利最高大增194%!这两家龙头却下降
- 哪吒汽车推改款车型 7.38万元起
- 普洱市2023年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通告
- 早安南京 | 本周多降水 高温退退退!
- 民政企三方联动 这场招聘真暖心
- 通苏嘉甬主体开工,苏州又一条铁路迎新进展!
- 精彩“篮”不住 共富“义”起来 “稠城·秦塘名邸杯”篮球...
- 毕加索与西班牙传统:一场超越时代界限的“对话”
- 南京试剂已回复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江苏省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
- 宝马、空客和Quantinuum合作利用尖端量子计算机让可持续移动...
-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突发山体岩石崩塌致7人遇难
- win7安全模式激活-(安全模式可以激活windows7)
- 大学生“拍照小队”为山村老人留下影像记忆
- 51岁学画画,57岁出版文学著作,新化农民王柳云——打工养活...
- 曝马斯克决定未来一年半内推迟特斯拉在全球范围投资
-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8月4-10日重点监测企业煤炭日均销量为721...
- 小米MIX Fold 3发布:骁龙8 Gen2领先版超越iPhone 14 Pro Max
- 小米MIX Fold 3厚度公布:单边薄至5.26mm,折叠薄至10.96mm
- 迦南智能:目前部分充电桩产品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原文出自哪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意思)
- 宠物食品投诉频频发生 我国首推宠粮原料监督认证页面
- 广外院:缅甸语专业和电诈相关联帖子系P图
- 伊兰特迎改款 造型更激进 将于成都车展正式亮相
- 中国太保(601601.SH)1-7月太平洋人寿原保险业务收入1750.72亿...
- 彻底摆脱高精地图 小鹏年内将在50个城市开放XNGP
- 中国光大银行(06818.HK)拟投资“国新租赁-央企高质量发展11-1...
- 被缅甸语专业录取将从事电诈?高校:已报警!
今日要闻
- 什么是租赁合同?,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 win7安全模式激活-(安全模式可以激活windows7)
- 名记Shams起床后转发哈登炮轰莫雷言论 多位记者一度以为是AI生成
-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原文出自哪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意思)
- 依托城市动能,激发乡村活力|“百千万 新突破”
- transcosmos正式发布中文版大宇宙智能质检系统“transpeech”
- 致敬!每一位在天津抗洪中伸出援手的平凡英雄
- 詹姆斯揭幕战:8胜12负&湖人生涯目前全败 4次看卫冕冠军发戒指
- 仍志集团控股(08079)发布第一季度业绩,股东应占亏损962.1万港元 同比扩大141.98%
- 小米MIX Fold 3发布:骁龙8 Gen2领先版超越iPhone 14 Pro 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