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科技 > 正文

股市里的正循环,去哪儿了?

最近有人问我一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很久。

股市发这么多IPO,给股民带来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去买IPO?

从本质上来看,股市发新股,肯定是为了给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而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理论上应该给投资者回报。


(资料图)

上市是企业寻求发展的一种融资手段,而不应该是企业的目标。

企业不是靠融资一笔,彻底躺平的,而是应该通过上市,给到投资者回报的。

企业应该是在遭遇了发展瓶颈,需要资本力量的助力,去谋求扩张,谋求技术创新,谋求更好的赚钱,最终以股价和分红的形式,回馈给投资者。

这种情况下,股民和企业,理论上应该是一种共赢的状态。

这种正向循环,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

资金更愿意入市,寻找不错的投资回报,企业也可以良性发展,越做越大。

这是典型的牛市逻辑,但实际上就仅仅在一些特殊的时间点发生,大部分时候并不存在。

大A市场和理想化的市场,完全不一样,压根没有进入正循环,因为企业的掌舵人想法偏了。

他们在资本面前低了头,早就忘记了初心。

一家企业没有上市之前,每年能赚到的钱,就是辛辛苦苦忙碌一年的钱。

企业主本身,能够赚到的钱,也就是净利润的一部分。

但是到了A股市场,股票有了估值,动辄30倍,50倍,一下子将财富放大了。

开企业一年,赚1个亿,上市后,市值有50个亿。

要知道,自己勤勤恳恳干50年,才能赚回这50个亿,现如今直接减持套现,一切尽在眼前。

什么把企业越做越大,今年1亿,明年2亿,这都不如直接把50亿揣兜里。

有些企业主认为,套现后每年的利息钱,都比这么点净利润来得多。

所以,上市已经不是企业融资的工具了,而是为了实现套现的目标。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企业的动作都变形了,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减持也是花样百出。

当一家企业,上市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发展,而是圈钱走人的时候。

整个市场,就已经从所谓的正循环,走向了,资本的博弈之中。

如果市场不再是正和循环,而是零和博弈,那么投资者一定是这场博弈中,被掠夺的一方。

最近刚刚出台了,关于限制减持的计划。

这个东西真的非常搞笑,因为减持是市场规律,居然需要限制。

限制的原因,就是因为减持现象太普遍了,对市场的抽血实在是太严重了。

对于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不得进行减持。

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不得进行减持。

也就是,股价没有破发,就能减持,只需要有进行分红的,超过平均净利润30%的,就可以减持了。

拉高股价,按比例分红一下,该怎么减持,还怎么减持。

门槛之低,和没有门槛,差不了多少。

因为分红的门槛,只是净利润的30%,净利润低不影响股价炒的高。

之所以大股东减持,门槛那么低,本身的原因,就是为了让资本套现。

也就是这个市场,本身就自己需要打破这个正循环。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资本就是冲着套现而来,去扶持的公司上市。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为了上市而上市。

如果真的不让资本套现,那这个市场上,想上市的公司,可能会减少一大半。

谁都不想上市,因为上市无用,上市依旧是辛辛苦苦赚钱。

为什么每年还要分红给市场,揣进自己兜里,不香么?

这种相对比较自私的想法,是导致整个市场正循环无法形成的又一重要原因。

海外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在上市后,蒸蒸日上,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比较成功。

企业家在整个企业的持股占比,相对比较健康。

海外百年的企业非常之多,他们的股权结构上,实际管理人,很多都是聘用制。

而中国的企业发展时间短,大部分都没经历过传承。

所以,初代掌门传承给第二代的时候,往往会做风险防范,套现是个稳妥的方式。

企业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任人唯贤了,整个企业的发展才会长久。

第二是企业家的目标更加的明确。

海外的企业家,他们在有钱之后,会想着更多的科技创新。

这一点上,只能说制度和国情,导致了一些差别。

海外的创业项目,大部分萌芽在校园,企业家白手起家之后,也更愿意更进一步的搞创新。

在他们眼里,完全没有必要大肆的套现,靠分红即可。

他们会把目光聚焦在怎么把企业做的更好这一点上,而不是怎么全身而退。

搞汽车的马斯克,成功之后就想搞火箭,他们对于创业的热情,从来没有因为上市而衰退。

谷歌最早是做搜索引擎的,现如今再搞各种系统基建,什么都做。

苹果,微软,这些公司都是这样,从计算机,从电子产品,到搞智能化,搞AI。

国内的企业家,喜欢探索的不是没有,而是并不多见。

相较于5000多家上市公司,实际的占比不足1/10,甚至更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