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灭绝式打野”抢了小动物的过冬口粮
采几朵蘑菇、捡几颗橡果、再摘一串红艳艳的南天竹果实,今年盛行的边徒步边“打野”,让户外活动有了更多“收获感”。然而记者从南京徒步圈了解到,“打野”行为如今渐渐变味,一些“灭绝式打野”不仅抢了小动物赖以熬过寒冬的口粮,还可能对生态造成更长久的破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变味的“灭绝式打野”令人忧心
“自从带他认植物、捡果子之后,我家小孩就喜欢上了户外活动。”市民小雅告诉记者,过去几个月,只要周末天气好,小雅和儿子都会到南京的几座山里面转转,对照图册和动植物识别APP,认识了很多动植物,还捡了一些树枝、松柏果实制作冰箱贴,这种每次都有收获的感觉,让儿子喜欢上户外活动。由于经常徒步,小雅在社交平台上加入了一些群组,她发现,一些网友分享的“打野”图渐渐有些变味了。“有些人一次采摘好几筐栗子、橡果、蘑菇,甚至还有一些有毒的果实。”
“老山的酸枣、拐枣爆筐啦”“一窝一窝的鸡枞菌”“幕府山打野,好多中药材”……记者在社交平台搜索关键词“南京打野”,发现分享“打野”攻略的博主非常多,而他们分享的图片经常是满筐的果子、几袋蘑菇和木耳。在一名博主分享的“打野”收获图下面,有网友留言表示“给小动物留点口粮吧”。这遭到博主和其他网友的“回怼”,认为野果有很多,小动物吃不完也是浪费。
很多鸟类专业人士或博物爱好者早就呼吁过停止“灭绝式打野”,但可能由于“圈子”不同,来自业内的呼声,并没有引起大多数普通人的注意。记者发现,马上就要入冬,野外菌类和果实有所减少,但在社交平台,每周依然有不少网友自发组团,相约到老山、幕府山等处“打野”。
“灭绝式打野”伤害比想象中大
博物爱好者朱文启告诉记者,很多野果是为鸟类和陆生小动物准备的,动物吃了没事,但对人类来说却是有毒的;或者虽然能吃,但野生的并不如人类一代代选育出来的栽培品种好吃。他举例,松鼠和鸟类吃的橡果,人不能吃;龙葵的果子是圆圆的紫黑色的,看起来像缩小版的葡萄,但大量食用有中毒风险;南天竹的果子红红的,鸟吃了没事但人吃了有毒;野柿看起来可口,但其实果肉又硬又涩,只适合野生动物食用。他说,人类一时兴起摘了这些野果,最后却当作垃圾随意丢弃,让它们失去原本在自然的作用。此外,还有些野果是保护植物,比如中华猕猴桃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能随意采摘。
看似不起眼的菌类在生态系统中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蘑菇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大量采集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朱文启介绍,采蘑菇时需要保留部分子实体让它们散播孢子,否则会影响繁殖扩散;采摘后一般还要回填土壤,保护原生环境。但“灭绝式采摘”往往不会注意这些细节,对原生环境造成较大破坏。此外,部分菌类和植物是共生关系,过度采集也会影响森林的健康。有些昆虫依赖特定的真菌繁殖,过度采集会导致食物短缺,影响它们的生长繁殖。
“无痕山林”是亲近自然最好方式
如何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不破坏生态,朱文启提到“无痕山林”原则,即经过野外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无痕山林”原则最基础的一点就是不乱丢垃圾,不仅包括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也包括吃剩的食物残渣、果皮果核,因为野生动物食用这些人类垃圾会改变其生活习惯,降低捕食能力,长期食用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甚至疾病。紫金山的野猪经常出现在垃圾桶旁就是这个原因,而这会增加风险隐患。朱文启说,他在野外产生的垃圾都会自己带走,看到别人丢掉的垃圾也会顺手捡了带走。
朱文启推荐用拍照的方式记录大自然,非科研用途不随意采集,采集时也尽量做到减少对采集对象和环境的破坏。对于一些敏感物种的产地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不法分子破坏。不随便采集,也是对自身安全负责,野外有很多长得像可食用种类但其实有毒的蘑菇和野果,有些外观相似到专业研究人员都难以区分,普通人千万不要尝试。
此外,他提醒市民驾车在山区道路上行驶时尽量减速慢行,防止“路杀”野生动物。如果遇到路杀,可以拍照记录点位上传到“路杀生物调查记录”微信小程序,然后将动物尸体挑到道路两侧,防止二次路杀的发生。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别让“灭绝式打野”抢了小动物的过冬口粮
- “大隐隐于市”的付费自习室 有谁挑灯?
- 走进巴西里约葡中双语高中——“汉语真的是一门很美丽的语言”
- “鲁班工坊”王维园:推动中国职业教育文化扬帆
- 现在购车送全险,传祺GS4 MAX限时9.58万起!
- 气温走低 “冻货”摆上哈尔滨街头
- “利率调整兜底条款”是什么?你的定期存款利率会受影响吗?
- 南京街头银杏披上“金甲”扮靓城市
- 四川甘孜墨石公园吸引游客打卡“异域星球”
- 「产融共进」不忘初心,以金融暖流润泽乡村振兴
- 票据服务行业代表深度数科:创新服务 适配票据市场发展
- 独领风骚的十万级SUV——起亚奕跑
- “文化+教育+科技”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河南省文化产业融合发...
- 金赛药业创新产品金赛欣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 喜讯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MBM再度荣获中外合作商科硕士项目TOP1
- 时髦精们的必备单品,芭芘公主火速刷屏朋友圈
-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与蔚来能源携手,打造“酒店+出行”一站式服务
- 科技赋能——中建八局上海公司安装分公司科技成果获评国内领先
- 人间烟火气 舒兰好大米——2024吉林粮食品牌暨舒兰大米北京...
- 坚守聆听使命,不忘企业初心,科利耳持续推动中国听力健康事...
- “无敌之巅”40 年陈大红袍,定价 6300 元一泡,贵还是值...
- 做减法,三头六臂的简化和进化
- 广州盛色科技|全球首发变色颜料动态标准色卡
- 益普生罕见病治疗药物奥德昔巴特胶囊在华获批
- 盈康生命旗下医院获国家级“心力衰竭中心”认证
- 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王致和”,为何到了现在,却变得徒有其表了
- “百城百讲”到“千城千讲”!能效电气领衔充电桩行业
- 韩国畅销产品“谓乳Will”开启中国之行,助力肠胃健康
- 紧扣出海政策新趋势,中企跨境凭借一站式跨境服务助力企业“...
- 映恩生物与GSK达成独家授权协议,共同推进新型抗体偶联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