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绿寄思·礼赞生命” 贵州举行群众性殡葬文明实践活动
由贵州省民政厅主办,以“植绿寄思·礼赞生命”为主题的群众性殡葬文明实践活动4日在贵阳市花溪福泽园举行。
图为群众性殡葬文明实践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张伟 摄
活动通过生命纪念林植树活动、挂“生命寄语”木牌、诗歌朗诵、“生命的回响”主题演讲、发放惠民殡葬折页、文明安全祭扫倡议书等形式,宣传厚养薄葬、绿色生态殡葬、文明祭祀新风,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
为践行绿色殡葬理念,树立文明祭扫新风,贵州省民政厅日前启动“殡葬文明新风尚宣传月”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群众性殡葬文明实践,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节俭办丧的新观念,倡导绿色、低碳、节俭、文明的殡葬新风尚。
图为群众性殡葬文明实践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张伟 摄
贵州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黄猛告诉记者,近年来,贵州一直在统筹推进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惠民政策落实和移风易俗宣传。截至目前,贵州全省共有160个节地生态安葬墓区,2016至2024年,贵州省节地生态安葬共计26955例。
以贵州省会贵阳为例,通过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积极倡导和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探索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格位存放、惠民墓位等节地安葬方式,开通了“贵阳——天津、贵阳——深圳、贵阳——北海”三个公益海葬平台,殡葬移风易俗新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绿色节地生态安葬已成为引领贵阳贵安殡葬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和民生工程。
本次活动,一场庄重而温馨的安葬仪式在贵阳市花溪福泽园德园举行。遵循“文明、节俭、绿色”理念,仪式以鲜花替代焚香,以集体追思取代繁琐仪式,家属们在静默中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参与活动的家属说:“这样的仪式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真情。”
图为群众性殡葬文明实践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张伟 摄
贵阳市花溪福泽园德园十二生肖公益葬采用可降解骨灰盒(坛),逝者骨灰将在3-6个月内与大地自然融合。葬区巧妙融合十二生肖文化元素,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赋予生态安葬新的时代内涵。
“近年来,贵阳市积极倡导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目前已有1337名逝者家属选择参加节地生态安葬,421位逝者家属选择到天津、深圳、北海等地参加海葬活动。”贵阳市殡葬管理所所长张枝介绍,目前贵阳已建成9个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节地生态安葬的逝者约1.57万人。(完)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植绿寄思·礼赞生命” 贵州举行群众性殡葬文明实践活动
- 侨见海南自贸港:椰子大观园里沐椰风
- 银行业加速不良资产处置 优化结构服务实体经济
- 安全护航,合作共赢!检博士邀您加入!
- “花样”美景带火“赏花游” 消费市场迎来“春日限定”热潮
- 西藏易贡:雨后春日美景
- 天津东疆湾沙滩风筝季启幕 邀市民共赏春日“天空画卷”
- 广东罗浮山第三届雅集系列活动启幕
- 佛山番海大桥水域一男子落水获救
- 清明假期湖北红色旅游焕发新魅力
- 清明假期首日 广州接待祭扫民众56.8万人次
- 贵州春日梯田五彩斑斓
- 天津: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受热捧
- 清明小长假开启 港人“花式”出游踏春
- 赏花、采茶、观鸟…… 这个清明假期尽享美好春日时光
- 赏冰戏水放风筝 南北方游客在哈尔滨解锁四季“体验卡”
- 深圳皇岗、福田口岸迎入出境客流高峰
- “清明时节忆忠魂 抗战精神永传承”主题铭记活动在沈阳举行
- 攻克认知“塌陷”: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需持之以恒
- 天津海棠花节启幕 打造全景沉浸式春日盛宴
- 山东多地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缅怀先烈寄哀思
- 西藏林芝:漫山桃花背后的守护者
- 对接族谱跨海寻根 “90后”台青首次返乡祭祖
- 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边桃花盛放 雪山同框美不胜收
- 清明小长假 广东潮州龙湖古寨吸引游客
- 清明假期首日 成都市民户外扎堆露营
- 智能机器人“多吉”惊喜宣布西藏林芝桃花节开幕
- 福州:原汁原味的台湾美食吸引民众
- 170公里边境线上闪亮的精神坐标
- 贵州凤冈:明前茶加工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