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四川“千碉之国”:梨花山上开 碉楼引客来
4月初,位于川西北高原的丹巴县墨尔多山镇,万树梨花盛开,几十座石砌碉楼高耸于梨花与藏寨间,引人注目。这些由石块垒砌的古老建筑,曾是嘉绒藏族先民的智慧结晶,如今成为这个“千碉之国”的文旅名片。
4月初,丹巴县墨尔多山镇,碉楼、藏寨和梨花相映成趣。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丹巴县位于大渡河上游,是藏羌彝文化走廊的核心地带,有“千碉之国”的美誉。丹巴碉楼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后汉书》曾记载,“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其中的“邛笼”,即指丹巴碉楼。
位于墨尔多山镇的基卡依村,是丹巴古碉楼保存最好的区域之一。自幼在村子长大的其米巴丹19岁学习石砌技艺,如今76岁,是藏族碉楼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谈及碉楼的营造技艺,其米巴丹向记者展示了两样主要工具。其简易程度超乎想象——一把一头为圆、另一头似锲的铁锤,一块木板,仅此而已。
其米巴丹说,丹巴碉楼功能多样,建于关隘的用于瞭望御敌,立于村界的作为界碑,寨内的则是家族地位的象征。丹巴现存500余座碉楼,最高者达30米,多为石砌结构,历经多次强震仍屹立不倒。“这些碉楼和大山一样坚固。”
4月初,丹巴县墨尔多山镇,雪山下的古碉楼。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丹巴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石材资源丰富。建造碉楼时,石匠需就地取材,将不规则的石块打磨平整。墙体采用“错缝砌筑法”——上下石块严丝合缝,缝隙以黏土填充,转角处嵌入厚重的“过江石”加固。这种技艺使碉楼兼具抗震性与保温性,“冬暖夏凉,风雨不透”。
从高空俯瞰丹巴,梭坡、甲居、中路等村寨的碉楼群和藏寨如同大地上的古老密码,诉说着千年历史。尤其是民居,色彩鲜明、造型独特、错落有致,一般为四层,底层用作家禽养殖,二层多为会客厅、卧室,三层多为卧室,四层为佛堂,四层平台兼作谷物晾晒场地。
记者注意到,丹巴藏寨多为白色墙面、黑色窗边、藏红色门窗,很多民居与碉楼相连或带有碉楼式角楼,外墙常见日、月、星辰和吉祥动物图案,构成独特的文化景观。
4月初,丹巴县墨尔多山镇的碉楼和藏寨。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一户建房,全村出力。”其米巴丹回忆,过去当地修建一座碉楼或民居往往需几十人协作月余,男人采石,妇女运料,石匠主砌。竣工时,主人以歌舞宴席答谢乡邻,欢声笑语回荡山谷。
独特的民俗、建筑文化,不断吸引着八方来客。基卡依村党支部书记格绒说,特色民宿如今成为当地主要的旅游服务产品。2024年,基卡依村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8800万元人民币。(完)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探访四川“千碉之国”:梨花山上开 碉楼引客来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重庆启动 50余名肿瘤专家开展义诊
- 江西南昌:游客茶场沉浸式体验春茶采摘
- 甘肃高校联合农科专家聚“椒”送培 “智”援乡村
- 2025奉节半程马拉松鸣枪起跑 肯尼亚选手包揽男女子组冠军
- 广西保障援缅抗震救灾捐赠物资快速通关
- 第三届“新濠澳门之星—青少年才艺大赛”举行
- 文化中国行丨甘肃简牍宝库用AI“解锁”丝路故事
- 四川岷江尖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加紧机电设备安装
- “中国梨乡”山东莱阳绽放“花经济”
- 医疗大模型技术评估报告出炉 东软引领智能化新未来
- 中企跨境再度亮相广交会,首发采购商行为洞察白皮书引领外贸...
- 江西乐平三代养蜂人的甜蜜故事
- 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举办开放日
- 四川成都首趟图定中亚班列正式开行
- “时代交响——全国优秀乐团邀请展演”在上海开幕
- 专家学者厦门研讨“公共服务制度建设与智能化”问题
- 2025百村万帐走进台州黄岩 打造多元户外消费场景
- 柏斯顿:GMP数据完整性守护者,助力药企高效合规升级
-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师生“YES”项目送行仪式举行
- 走进越南河内
- 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演绎马背上的“速度与激情”
- 北京故宫恢复开放
- 中越民众界河联欢 独弦琴共奏友谊之歌
- 共富大运临平村跑系列赛开跑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 中外6千名选手畅跑2025重庆大足龙水湖半程马拉松
- 参乡吉林抚松祈福山神老把头 参经济不断拓深
- 越南河内街头 中越两国国旗飘扬
- 老板云“天星穹”通过大模型备案!天九企服实现企服领域AI全...
- 25款影豹R-Style劲享版焕新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