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研究 > 正文

益阳高新区的这家企业,打破欧美日垄断局面


(资料图)

三日之内,益阳高新区企业湖南湘投金天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天新材”)连传捷报:7月22日,其“核电热交换器用高性能耐蚀换热管技术”获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创新成果技术类一等奖;7月24日,公司通过中国商飞QSL入册评审,成为国产大飞机C919钛焊管国内唯一供应商。这家位于益阳高新区的企业以两项重大突破,一举打破核电与航空领域关键材料长期被欧美日垄断的局面。

大飞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26日上午,记者在金天新材洁净车间看到,各种规格的精密钛焊管正按不同技术标准,有序推进生产制造、精密检验、质量管控等全流程作业。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多年工艺积累与创新,企业成功突破大口径薄壁钛焊管多项生产技术瓶颈,成为国内唯一具备宇航级钛焊管生产能力的企业。中国商飞材料工程部负责人评价:“金天新材的创新让大飞机关键材料彻底告别‘洋依赖’,是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里程碑。”

“国家的需要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们始终瞄准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依托专业化研发生产团队,持续深耕高品质钛焊管产业化这一细分领域,终于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能力。”公司董事长曾宪山表示。

比航空领域突破更具战略意义的,是金天新材在核电关键材料上的持续攻坚。核反应堆冷凝器用钛焊管曾长期被美日企业以“技术壁垒+价格同盟”垄断,金天新材的突破填补了我国核电国产化项目关键材料空白。目前,该技术及产品已应用于“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国产化机组,实现核电关键设备自主可控。

“从核电级钛材到宇航级产品,金天新材走出了‘跨领域技术迁移’的创新路径。”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动力专家叶奇蓁分析,企业将核电钛管的耐蚀性控制技术嫁接到航空产品,既降低了航空材料研发成本,又反哺核电技术性能提升,这种“双向反哺”模式为破解我国“卡脖子”难题提供了范本。

关键词: 中国创投网 最新资讯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