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研究 > 正文

以“技”赋能,探索服务油田新路径

近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技术检测中心顺利完成川气东送天然气销售中心年度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作为今年的一项拓市创效项目,该中心重点核查了上级要求承接、职责分工、目标动态管控及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等15项二级要素运行情况,共提出25项改进建议,以“帮扶式”审核提升安全管理实效。

以“技”赋能,持续突破;服务油田,“技”高一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该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不断内修外练,全面探索油田服务新路径,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技术攻关,浩气展霓虹

技术攻关,向上向新。

以“为油田提供优质服务”为使命,技术检测中心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先导试验,通过加大科技攻关、精准提供检测服务、制订技术标准等措施,在保障油田生产经营之路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仅2024年,该中心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73件,2项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全年牵头承担局级及以上科研课题97项,运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2025年,更是获得牵头承担运行2项、参与3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技术攻关带来的改变,在服务现场一览无余。

“试验结果表明,新研制的页岩油破乳剂实现半小时内破乳率超过90%。”

4月25日,该中心研制的页岩油破乳剂在牛页、樊页区块现场应用试验,取得良好试验效果。

“我们持续加大页岩油采出液、返排液、扫塞液等地面处理技术工艺与井下地面防腐防垢技术攻关与应用,形成了页岩油采出液物性与防腐防垢技术图版。”该中心腐蚀防护首席专家周海刚说。

以科技创新护航油田发展并非一句口号,而是该中心用实践一笔一画篆刻出的“累累军功”。

日前,该中心安全与防灾研究中心在桩303海堤与老168海油陆采平台附近海域,成功完成柔性屏障装备海上试验。该装备通过反射与紊动机制高效削减海浪能量,为提升油田堤岸防御能力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传统刚性防波堤存在造价高、施工周期长、消浪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该中心项目团队通过数值仿真与物理试验优化设计,研发出柔性屏障。海试数据显示,该装备不仅能缓解人工岛堤脚剥蚀,还可降低波浪对构筑物的冲击,有效减少海堤越浪风险。

该中心的技术创新不止于此,解决油田开发痛点也是他们的攻关方向。

油田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随着开发深入,硫化氢等危险性气体含量攀升,对一线员工健康构成挑战,精准检测是守护安全的关键防线。

该中心自主研发的“硫化氢密闭检测装置”有效解决硫化氢气体检测的痛点。该装置创新性地实现了常压、密闭环境下的连续精准监测,显著提升了数据准确性。装置最初主要用于内部研究,如今已成功实现大规模应用。目前,已有80余台该型装置部署在高含硫的管理区及联合站,为油田全面推进高含硫化氢井风险隐患治理、实现“清零”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该中心积极探索实时在线监测、数据远传及智能报警等关键技术研究。相关技术方案已在胜利采油厂、纯梁采油厂、河口采油厂等单位进行试验验证,为油田硫化氢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该中心还着力提升油田采出水的微生物治理效果。中心在高分子抑菌涂料、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超低频杀菌等关键技术领域展开研究与应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得益于这些技术创新和综合治理措施,油田各采出水处理站外输水中硫酸盐还原菌(SRB)达标率得到显著提升,已从2010年的80.5%稳步提升至目前的90.6%。

计量管家,服务转深度

创新服务,不断突围,让技术检测中心持续为油田提供“精准”保障。

从“单一检测”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该中心正加快完善服务模式内涵,实现油田整体效益最大化。

5月12日,在东辛采油厂营一采油管理区,计量管理员刘南秋将检测完的压力表稳稳地装回到既定位置。

“之前送检仪表,要在好几个系统里填单,光是协调流程就要耗费半天。如今有了‘计量管家’,系统自动打包发单,技术检测中心专业人员还能根据需求集中上门维护,轻松多了。”刘南秋感慨道。

刘南秋口中的“计量管家”,是技术检测中心于2024年创新推出的“1+N”计量服务模式。所谓“1”,即对计量检测业务整体承包;“N”则是指叠加信息化管理、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培训等特色增值服务。

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的精准性关乎油气开采效率与安全。

“班站人员紧缺,兼职计量员流动频繁。”东辛采油厂安全(QHSE)管理部副经理李营波道出基层计量工作的问题所在。

更令人头疼的是,单台计量器具需在EPBP(中国石化勘探开发业务协同平台)、市场平台等多个平台间流转。从2023年的1700单到2024年的6900单,油田计量检测发单量激增近3倍,大量人力被消耗在填单、送检等重复性工作中。

面对这一难题,技术检测中心以“目标同向、效益共享”为核心理念,于2024年8月率先与东辛采油厂试点“计量管家”模式,通过“整体承包+增值服务”,将分散的计量业务整合为“一揽子”解决方案。

“我们不仅提供检定校准服务,主动帮助甲方核对数据、维护设备、培训人员,同时还代送外检器具。”该中心计量测试研究中心副经理薛广鹏介绍。

在“计量管家”模式服务下,该中心协助东辛采油厂查找梳理了2万余台计量器具信息,修正EPBP系统数据错误132项,在组织人员现场检测的同时,为没有及时更新的系统补充了86项信息。针对基层能力短板,该中心还定制培训课程,累计为各开发单位授课20场次,覆盖500余人次。

目前,“计量管家”服务模式已在17家开发单位推广,形成“一厂一策”精准服务,仪表检定费用大幅降低,器具维护成本同比下降15%。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减负’,更要让计量数据成为开发单位优化生产的‘指南针’。”该中心经营管理部经理王晓东表示。

下一步,该中心还将通过图像识别、数据采集等技术手段推动计量工作智能化跃升,实现计量管理与油藏经营深度融合。

数智引领,转型跃新阶

数字化浪潮下,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势在必行。

在数据管理上,技术检测中心不断强化数据大平台建设。

该中心利用数据融合大模型技术,对现有报表进行自动化、实时化和个性化改造,既可减轻基层负担,又可提高数据管理工作效率;建立数据应用智能问答机制,挖掘更多的企业数据资源,为企业各类用户提供更高效、便捷、智能的数据可视化体验服务。

“这个系统不仅缩短了我们编写检测报告的周期,还提升了报告出具的质效。”在完成开发单位送检的计量器具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后,该中心滨海技术检测站检测六室副经理李国栋有感而发。

过去,该中心检测工作量大,检测数据多且分散,编写检测报告时存在规格不统一的问题,员工编写报告的工作流程繁琐且耗费时间长,极易出现人为错误,数据追溯和查询非常不方便。

基于此,2021年,该中心针对数字化转型和质量管理提升,着手开发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今年,该系统成功研发并投入应用。

该系统内置多种符合行业规范和中国石化标准的报告模板,员工只需选中相应模板,就能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预设格式自动填充到报告模板中,快速生成内容详实、格式规范的检测报告。检测人员完成检测后,相关数据同步录入系统数据库,确保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促进了检测报告生成的自动化和标准化。

下一步,技术人员将围绕系统应用中的不足加大技术攻关,增强系统管理功能,挖掘系统应用潜力,优化各项检测业务流程,提升检测技术服务质效。

今年以来,该中心推进AI智能化应用,为检测评价业务注入新活力。

为深化AI(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该中心各部门聚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科研管理创新、检测评价升级、智能办公与流程优化效率,深入探讨应用构想,拓展技术应用领域。

同时,该中心还开展“乘智启航空中课堂”人工智能系列培训,营造“学AI、用AI、研AI”的氛围,以智能化思维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依托“DeepSeek”构建智能化检测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检测数据采集、筛选、归类、应用,充分发挥海量数据资源优势,确保每一个检测数据安全可追溯。

此外,该中心挖掘利用AI技术在科技信息文献检索、立项评估等环节的潜力,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等。

在对外合作方面,该中心联动兄弟科研院所与数智化管理中心打造智能生态圈,推动AI技术落地,助力油田实现高质量发展。

(企业供图)

关键词: 中国创投网 最新资讯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