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 脏腑 中医 长寿 调料 高手 肾脏 大脑 处方药 药店 趋势 哈欠 精力 皱纹 心脏 不好 肝癌 征兆 误区 药品 家庭 凉意 心情

贫血?补血同时也需补气

2017-09-01 14:06:45 来源:生命时报 收藏
   受访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朱欣佚

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唇甲色淡,出现这些贫血症状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一些补血的药物,如阿胶、当归等。但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欣佚指出,这些具有补血功效的中药未必能帮你搞定贫血,因为补血的同时还必须补气。

气与血互相转化。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同根同源,可互相转化。气能生血、行血,血可以由气转化而来,并在气的推动下乖乖地呆在血管中,源源不断地正常运行,为身体提供充足的养分和动力。同时,气是无形的,需以有形之血为载体,存在于血液中,得到血液的滋养,气旺而生血。

补血药大多难吸收。中医常用当归、白芍药、阿胶、地黄、何首乌等药材来补血,但这些补血药质地黏腻,单纯服用并不能很好地被人体消化吸收,尤其是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如老人、肠胃不适的人,服用后不仅吸收困难,不能让珍贵的药材物尽其用,还容易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出现腹胀、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

健脾补气可纠正贫血。朱欣佚介绍,贫血患者要想正确补足体内血液还需从健脾补气入手。产后大出血产妇、外伤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多的患者,在现代,可以通过输血将血容量快速补上来,但在古代或没有输血条件的地方,可能就要用到大剂量的补气药物。“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也就是说,人在出血的同时气亦随血而脱,单用补血药物会面临吸收难题,而补气可促进血液凝固,控制出血,帮助稳定病情,古时抢救休克患者就常用人参大补元气。还有一类慢性出血患者,如月经量多、月经淋漓不尽、慢性肾病有血尿的患者等,可用补气药物止住慢性出血,继而加以补血药物调理以纠正贫血。

中医补气的经典方剂为四君子汤:人参(后人以党参代替人参,更适合日常服用)、白术、茯苓、甘草,此方健脾益气,能增强身体运化之力;中医补血养血经典方剂为四物汤:当归、地黄、芍药、川芎,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四君子汤还可和四物汤合用为八珍汤,达到补气和血的双重功效。

另外常用的还有十全大补丸,其实就是八珍汤中的八味药加上补气的黄芪和温阳的肉桂,既能气血双补,又能兼顾改善气血亏虚导致的虚寒症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肿瘤患者有时会以此药来滋补身体。专家建议贫血患者先去医院就诊,根据诊断结果在医师指导下辨证合理用药。

与《贫血?补血同时也需补气》相关的文章>>

我们很容易将睡懒觉与懒惰不上进挂钩。然而,睡眠作为我们人体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近日,韩国延世大学科学家...[ 查看全文 ]
人类是成长缓慢的物种,在类人猿中,只有黑猩猩的发育之慢能与人类相提并论。然而,即使是黑猩猩在性成熟时也已经长好了所有牙齿,而为...[ 查看全文 ]
在健康饮食的诸多原则中,控盐是减少寿命损失最重要的一项。我国自2006年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均衡饮食至今,减盐已取得一些成效, [ 查看全文 ]
我们形容一个人家里很干净,通常会说一尘不染。但是,真正一尘不染的家是不可能的,只要去书架上、床底下、衣柜隔板上抹一抹,就一定会...[ 查看全文 ]
肥胖严重威胁身心健康。近期,世界肥胖联合会等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全球健康》上一项涵盖8国的建模研究发现,肥胖是日益严重的公共卫...[ 查看全文 ]

热门搜索:

养生 健康 保健

日常保健

更多
  • A醇要建立耐受吗?...

  • 儿童要少喝含糖饮...

  • 墨鱼干冬笋排骨汤...

  • 心梗高发季 心脑...

图说健康

更多

体育健身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