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里像塞满了钢珠,有人狂“炫”20天进了抢救室!
6月是杨梅上市的旺季
因其色泽红润、酸甜多汁
(资料图)
有“果中玛瑙”的美誉
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但最近
却陆续有人因为吃杨梅进了医院
每天吃1斤杨梅
大叔病情危重
6月21日,
温岭的林先生忽然浑身乏力,
双腿都抬不起来,
到台州医院办了住院手续并做了化验。
结果显示,
他的血钾值为7.24mmol/L,
已经超过6.2mmol/L的危急值。
台州医院肾内科主任徐光标称,
当时,
林先生肌酐值为708μmol/L,
已达到尿毒症期水平,
且又合并高钾血症,
病情属于危重阶段了。
肾内科值班医生立即采取措施,
给林先生做了血液透析等治疗,
透析后情况逐渐好转。
而后林先生透露,
自己既往有糖尿病史,
并且肾功能不好,
平时也不注意监测相关指标,
最近突然出现乏力才来就诊。
当被问到近期饮食时,
林先生说,
最近就是杨梅吃得勤快,
从杨梅上市开始,
就基本每天吃下一斤多,
从6月初开始,
已经连续吃了20来天。
当天,
还有一位女患者,
情况几乎与林先生相同。
“杨梅属于含钾量比较高的水果,
2两杨梅中的含钾量就达到149mg,
虽然钾对人体来说不可或缺,
但对于肾功能不好的人来说,
肾脏无法排出过量的钾,
血钾升高,
就成了‘高钾血症’。”
徐光标介绍,
严重高钾血症会引起心跳骤停,
危及生命。
除了食用要适量以外
小编想问问大家
你们吃杨梅吐核吗?
此前有网友提出这个问题,
还真有人是咽下去的...
有网友说:
老人家说咽下杨梅核可以
清肠排毒
把身体里的脏东西带出来
有这种观念的人还真不少
近日
就有网友轻信了
咽下杨梅核可以清肠排毒的说法
导致肠梗阻而送医
两人因不吐杨梅核出事了
家住衢州江山的李伯今年73岁,一直以来就特别喜欢吃杨梅。在他看来,吃杨梅无需吐核,“杨梅核在肠道走一遍还能带走肠道里的脏东西,清肠通便。为了下火,我一直都是连核带肉一起吃,以前都没事。”
6月初,他一口气吃下半斤多,每次都连核带肉一起吞。吃完后没多久,老人就觉得下腹部开始出现阵发性绞痛,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肚子却越来越痛、吃不下饭,更糟糕的是,连着好几天他都无法排便,家人见状将他送往当地医院。
医生怀疑是杨梅核堵在肠道里导致了肠梗阻。腹部CT检查发现,李伯的腹部确实有不少“亮晶晶”的小点点。
而今年52岁来自丽水青田的田伯,情况更为严重。6月初,他帮同村人采摘杨梅,边摘边吃,连田伯自己也记不得到底连核带肉吞下去了多少杨梅,他被送医抢救时,肚皮高高隆起,像个皮球;面色苍白、疼得冷汗直流。当地医院诊断他为杨梅核引起的急性肠梗阻,但胃肠减压等效果不佳。
田伯的腹部CT
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回忆,患者的CT显示有密密麻麻几十个的“小点点”,这些就是一直没有被排出的杨梅核。“像钢珠一样,一颗一颗团成团的高密度影,填满了大肠。
其中一人紧急手术
杨梅核清肠是骗人的
医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家的肠道功能本来就会减弱。去年李伯因结直肠癌做过手术,肠道曾经受损过、有肠粘连的好发因素,吞下大量杨梅核就格外容易诱发肠梗阻。
52岁的田伯就没有那么幸运,他吞下的杨梅核太多,已经将肠道“结结实实”完全堵住。此外,专家还揪出了田伯诱发急性肠梗阻的另一个凶猛“杀手”——肠道肿瘤。“杨梅核引发了肠梗阻,却意外查出肿瘤,对田伯而言,也是因祸得福。”
肿瘤致使肠腔狭窄,而吞下大量杨梅核后,杨梅核无法自行排出,便引起了肠梗阻。由于情况危急,再拖下去危及性命,必须马上手术治疗。田伯目前已经脱险,不久就能平安出院。
这几类人吃杨梅要注意!
杨梅中富含有机酸,
是一种酸性水果。
少量食用,
有开胃的作用,
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
就会让胃酸过多分泌,
从而出现反酸现象。
对于胃病患者而言,
胃酸大量分泌,
大量的消化液充盈在胃部,
反复刺激消化性溃疡炎症部位,
容易出现溃疡出血,
进而引发剧烈胃痛等胃部不适。
医生提醒,
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
食用杨梅等水果的时候,
最好是在饭后,
且一次性不宜吃太多,
略吃几粒尝尝鲜就可以了。
杨梅虽然升糖指数低,
但仍然有糖分,
且含有较多的柠檬酸和草酸,
大量食用会促进胃酸分泌。
关于杨梅的谣言,真相在这↓
谣言一:
杨梅里有小白虫,不能吃
杨梅里确实可能有小白虫,那其实是果蝇的幼虫,因此它也是世间少有的“荤素搭配”的水果。
这是杨梅的传统栽种中很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且幼虫期的果蝇,吃下去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完全不用惊慌。
解决方法:盐水浸泡。
刚买来的杨梅在加盐的凉白开里浸泡十几分钟,就能把小白虫泡出来,而清水浸泡或流水冲洗,效果并不明显。这样做还可以让酸酸甜甜的杨梅,吃起来更甜更不涩口。
谣言二:
洗了会掉色的杨梅是染色的
网传买来的杨梅用水浸泡,水是红的或者黑的,就证明杨梅被染色。
真相:除了白色杨梅以外的杨梅品种,都富含水溶性的花青素,只要杨梅熟到一定程度,汁液就很容易流出的,把水染成红色,不足为奇。
谣言三:
果农往杨梅里注胶增重
有人拿杨梅在水龙头下搓洗挤捏,最后在手上留下了一些胶状物,就说杨梅都注胶的,影响身体健康?
真相:杨梅在水龙头下反复搓洗留下的胶状物其实是果肉残留组织,是膳食纤维、糖酸、蛋白质、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和食用明胶有很明显的差别。
另外,杨梅不耐储藏,如果给杨梅都注胶,不仅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投入,增重的效果微乎其微,而且杨梅本身也经不起这种“折腾”,更不容易贮藏保鲜。
谣言四:
杨梅不能与海鲜同食
目前关于维生素C与海鲜同食会中毒的,全都是虚假新闻。这种中毒现象真要发生,大概需要一口气吃下四五百只虾,并且同时马上吞下超级多的维生素C片才行。
谣言五:
糖尿病患者和孕妇不能吃杨梅
担心血糖高,并不意味着水果一点都不能吃。杨梅的含糖量,在水果中是算较低的,大约7%左右,而且血糖反应也不算高。还有研究表明,有的品种的杨梅含有一定的降糖降脂活性物质。
注意事项:
1、注意别吃多。如果每天吃杨梅及其它水果的总量在半斤以内,问题并不大。如果是本身血糖就偏高的患者,可以把半斤水果分两次吃掉,也不容易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
2、要小心变质。杨梅比较不耐储藏,稍放个几天就非常容易变质、有酒精味。所以要放在通风阴凉处,最好放冰箱或用冰袋保护;吃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吃坏掉的,不然容易拉肚子。孕妇需要多加小心。
综合央视网、台州晚报、广东疾控、浙大一院
来源:新闻晨报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世界聚焦天津!天津准备好了!
经纪人回应郑欣宜失踪 基本情况讲解-环球微动态
云南供卵试管婴儿医院哪家好,附试管成功率排名
排行
最近更新
- 肠子里像塞满了钢珠,有人狂“炫”20天进了抢救室!
- 盐城亭湖:深化以案促改 营造“医路清风”_速看
- 【世界速看料】三五天就涨一轮价!一个月涨幅超72%!经销商疯...
- 岷县市场:党参买家要货较挑拣 压价意向明显
- 最新资讯:爆笑大军师豪门故事过关攻略
- 全球关注:不做孤“泳”者 共筑防溺水“安全堤”
- 【BT金融分析师】电子签名公司DocuSign收益大幅增长,分析师...
- 缺氧透气砖有什么用|全球热推荐
- 【世界热闻】个性化消费渐成新趋势 小商品赢得大市场
- 要闻速递:2023天津高考分数线公布:普通本科472分
- 张勇:未来数字经济将更加智能、绿色、安全、可信
- 极瞳生命完成Pre-A轮融资
- 通讯!暨南大学今年计划在全国招生4905人 新增2个本科专业
- 莞惠城际端午假期客流达15.6万人次 比增39.1%|全球焦点
- 2023广西·临桂东盟城市龙舟邀请赛举行
- 全国首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款电子缴税试点落地福州 焦点滚动
- 鄂股IPO丨友芝友生物再赴港股IPO,急欲“补血”竞逐双抗赛道
- 揭秘捷信消费金融公司 抖音否认收购消费金融公司 字节跳动...
-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召开2023年招生就业工作推进会-新动态
- 倡导“新食尚” 让节约成为另一种“增产”
- 一段线不是本科线 考生需结合位次理性填报志愿
- 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在江苏南京举行 即时
- 视点!黄陂:政协委员协商议事之家 邀村民共建共享“幸福家”
- 高温来袭 防暑降温这样做
- 全省首个!扬州这样“拼”出北沿江速度 焦点热讯
- 端午粽飘香,平安不打烊!敦化公安交警圆满完成端午节道路交...
- 新消息丨各地多种方式服务考生志愿填报
- 小米官方再辟谣:节日送小米礼品的都是非官方活动
- 福岛第一核电站将开始接受公众参观_每日消息
- 今日报丨首届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周闭幕 市民体验艺术、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