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青年干部用“四心”干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事业

来源:中国网 | 2017-08-09 16:30:20

经过近3个月紧张充实的学习和实践,玉林市2017年青年干部培训班圆满完成既定的各项学习任务,在市委党校举行毕业典礼。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覃天卫出席毕业典礼。覃天卫在讲话中说,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通过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实践锻炼,在理论基础、党性修养、能力素质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进一步强化了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了理论素养,进一步历练了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和紧迫感。(8月5日人民网)

青年干部是事业的骨干,是干部队伍中最积极、最有生机、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的力量。组织寄予厚望,群众满怀期待。青年干部在这种厚望和期待中成长成才,更应该自觉担负使命、珍惜舞台、干事创业、砥砺前行.

青年干部有颗“奉献”之心。雷锋同志也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今年是雷锋牺牲55周年,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奉献”。奉献的层次很多、范围很广,并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奉献既表现在国家需要时顾全大局、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表现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冲锋在前、勇挑重担、顽强拼搏,更表现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攻坚克难、埋头苦干。奉献还能使人充实、使人幸福。

青年干部有颗“实干”之心。邓小平同志说过,“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青年干部有抱负、有冲劲,都想干出政绩,但关键是要把这种政绩冲动转化为创造实绩的行动。发展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任又一任领导持续奋斗。青年干部在一个地方或单位任期有限,短则两三年,长则六七年,要秉着对下任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多做保质期长的事,多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多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青年干部有颗“服务”之心。当前,有些青年干部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机关,有的虽然出身农村,但在机关工作多年,对农村的艰苦、农民的艰辛体会没那么深,对基层的真实情况、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没那么透。这迫切需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基层群众中吸取营养、改良心智。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干部只有接“地气”,做事才有底气。青年干部要经常走出机关大楼,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摸准群众脉搏,贴近群众心窝,倾听群众心声。要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号召,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深入落实党员干部调查研究、住村入户、结对帮扶、接访下访等制度,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民生诉求,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

青年干部有颗“自省”之心。青年干部,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青年干部,听到吹捧的话多,提醒的话少;表扬的话多,批评的话少。孟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青年干部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听了几句表扬话,就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在现实中,有些青年干部心高气傲,自认为能力过人,什么岗位都干得下,到头来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得不到干部群众的认可。一定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主动放低姿态、低调做人、谦虚谨慎,多看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多与别人比能力、比成绩、比干劲、比贡献,在寻找自己的不足中自我加压、自我警醒。(文/杨媛媛)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迅康网 京ICP备12019688号-2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