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类信托规模继续降20%,信托公司如何开辟新赛道?
2022年伊始,信托公司再收融资类信托业务压降“指标”。1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已有信托公司收到窗口指导,监管要求将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继续压降20%。针对较难压降的业务,监管也给出了解释空间,对特殊情况特事特办。例如,交易对手方坚决不同意提前结束,处在风险处置阶段的融资类资产可以延后处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类情况过多会影响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有可能会被监管“叫停”新增融资类信托业务。
融资类信托规模继续降20%
自2020年3月,监管要求坚决清理非标资金池,制定融资类信托业务压缩计划之后,逐步压降融资类信托就成为信托公司回归本源的转型目标。2022年开年伊始,信托公司再收压降“指标”,1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近日已有信托公司收到窗口指导,监管要求将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继续压降20%。
“2020年就已经确定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5年压降完毕,每年压降20%。收到窗口指导也是监管进一步强调督促信托公司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一位信托公司知情人士说道。
另一位信托公司人士介绍称,“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是监管一直以来的要求,信托公司每年都要完成压降任务,除非出台融资类信托业务的监管办法,否则压降就不会停止。”也有信托公司人士提及,尚未收到窗口指导,但压降融资类信托规模已成为常态。
在监管部门持续压降融资类信托的政策背景下,融资类信托规模自2020年三季度以来快速回落。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为3.86万亿元,同比下降35.13%,环比下降6.57%;融资类信托占比为18.88%,同比下降9.6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14个百分点。
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行业整顿期,结合净值化转型进展,从业务类型和行业格局来看,信托行业在未来的3-5年可以预见的变化为,信托行业融资类与通道业务将继续压缩,房地产信托规模得到有力管控,资金投向不断优化,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断增强。
特殊情况可“特事特办”
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和通道类信托业务是防范行业风险,避免行业盲目扩张带来风险隐患,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信托公司来说,需要先完成2021年的压降规模,然后再完成2022年的任务,在采访过程中,有信托公司人士表示,已经成功完成了2021年的压降任务。
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公司融资类信托规模不大,2021年的压降任务已经顺利完成。前段时间监管摸底了各家公司融资类信托存量规模,也给出了解释的空间,对特殊情况特事特办。比如交易对手方坚决不同意提前结束,处在风险处置阶段的资产可以延后处置。”“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延后处置也有限额,如果此类情况过多会影响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很有可能会被监管暂停新增的融资类信托业务。”上述信托公司人士说道。
对新增融资类信托业务,监管也并非“一刀切”。“举个例子,如果信托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亿元存量业务压降,便可以得到5000万元开展新业务的额度。但在这个规则下,融资类信托业务肯定会越来越少,最终在某一年清零。”一位信托公司知情人士称。
这也与监管要求一致,2021年11月,银保监会向各地方银保监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托公司“两项业务”压降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新增融资业务应依法合规,穿透识别底层资产,不得“假投资、实融资”,以投资为名行融资之实,规避额度管控。
如何开辟新赛道?
近年来,信托公司在响应监管部门“回归本源”的号召下,融资类信托业务、通道类业务的占比快速下降,在行业在面临合规“压力”的同时,探索转型的步伐也不容耽搁。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信托业务转型成效在信托资金来源的规模及占比变化上有所体现。2017年四季度以来,以通道业务为主的单一资金信托规模及占比逐年下降,2021年至今的同比降幅超过20%。集合资金信托、管理财产信托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反映出信托公司在积极谋划业务转型。
对信托公司而言,目前哪些领域是适合转型的赛道?从产品类型来看,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分析称,固收类依旧占据绝对优势,标品信托产品目前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权益类产品的比重次之,信托公司探索配置权益类资产,增厚收益是标品信托发展的必然。从投资策略来看,固收策略是主要投资策略,但股票策略、组合基金策略以及复合策略产品的比重同样不低。信托公司在标品业务的开展方面,需要依托自身的禀赋条件进行特色化的产品设计。
廖鹤凯进一步指出,“现阶段信托公司得益于良好的募资能力,转型证券投资类业务进展较快。这个过程,是伴随着融资类信托业务非标转标的过程,债券投资类业务会替代非标融资类信托业务,基金和股票市场的参与度会在未来持续增加。此外,投资类业务特别是债券业务作为这两年信托行业转型中的规模担当,后续将在信托行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股权类投资的占比也会逐步提升,不过在未来3年的提升空间预计有限。”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水井坊预计去年销售量增长约40% 全部来自中高档酒
- 居然之家预计去年净利润23亿元-25.8亿元 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
- 中国奥园出售位于加拿大的多处资产 将获得7673万元收益
- 广州经传多赢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入选“卓信大数据计划”第五批...
- 宝妈为新生儿取名字陈卓林,获全家人点赞!
- 今年A股两市跌多涨少 超4000只个股下跌
- 重磅车型新一代蒙迪欧亮相,能让长安福特重返巅峰吗?
- 全新高光赋能“高定美学” 柏荟成立艾维岚临床培训中心
- 洞见数字化转型新机遇 榕树贷款科技引领驱动服务升级
- 违约!中泛控股未能支付2023年到期票据应付利息1691.7万港元
- 阳光股份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下降预计2021年度归母净利同...
- 时代中国控股拟先旧后新折让17.07%配售1.177亿股筹集约4亿港元
- 中国泛海披露17.9亿融资违约进展称:相关武汉项目将依法拍卖
- 年货节好物清单来袭!贺年不能没有TA
- 微信推出“拜年红包”功能 如何设置微信小老虎图标
- 粤海饲料的股票今日开启申购,公司老板是郑石轩吗?
- 开超市需要办理什么证件?办理超市证件有哪些流程?
- 新年伊始,谊瑞智能床撬动亿万智能家居市场
-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倒计时 各方加速布局
- 靠借款经营的科德教育打响职教“赤膊战”?
- 据悉奥联物业及李三毛收购惠州金睿达物业92%股权
- 香江控股为子公司提供不超5000万贷款担保 累计担保余额27.87亿元
- 四大券商整体降薪30%?内部人:没听说!金领内卷,竞争残酷
- 曲江文旅扭亏为盈:预计2021年度归母净利至多750万元
- 房子首付不够怎么办?房子首付能贷款吗?
- 宠物用品进货渠道有哪些?这个垂直采购平台你需要了解
- 交强险最多可以赔偿多少?交强险有哪些赔偿项目?
- 新生儿医保卡去哪里领取?领取新生儿医保卡时需携带什么资料?
- 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长叶霖霖一行领导莅临社宝科技调研交流
- 菠萝蜜没熟可以吃吗?菠萝蜜该如何催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