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成果喜人
“往下一点、向前、右转、再向前。”船上的队员们紧盯着屏幕上的机器人水下比赛,紧张不已。测距、找到目标、抓取……大约半小时后,机器人带着扇贝等渔获出水,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个都来之不易。
这是2023年(第七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场的一个场景。该大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连市人民政府、鹏城实验室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领域企业的21支水下机器人队伍会师决赛,重点比拼在真实近海环境下水下机器人的综合性能、人机协同和智能化作业能力。
“我们集中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升级改造原来的平台,比如增加了超声传感器等,让距离测量更精准。”来自东北大学海洋之心机器人创新团队的杨秉卓介绍。杨秉卓是一名大一学生,他所在的海洋之心已经是水下机器人领域的明星团队。
(相关资料图)
该团队成立于2020年,曾荣获2020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海底巡线竞速赛冠军、第九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新概念创意设计(A类)”一等奖等奖项。
针对大赛今年强化考察真实海洋环境下自动探测能力、人机协作能力、自主抓取灵活作业能力,尤其是无线远程操控作业和特种目标识别、机械作业能力等规则,海洋之心团队对其机器人平台做了大量升级:综合运用视觉和超声波结合的方式来实现比赛设计的测距和裂缝的任务;利用不同材料3D打印来设计制造机械臂,实现对海洋货物的无损抓取……
“大赛引领我们在机器人设计控制方面不断进步,起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效果。”海洋之心团队的指导教师王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这正是举办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的初衷。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罗钟铉表示,历届大赛通过对水下机器人性能指标考量的不断升级,引导和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开展科研攻关的热情与活力。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今年的水下机器人大赛中,双目识别、毫米波和无线控制等新技术得到普遍应用。”罗钟铉说。
与此同时,作为该领域技术含量最高、比赛难度最大、参赛水平最强的高端引领性赛事,大赛在引领推动海洋智能系统领域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起到了突出的作用。罗钟铉介绍,截至目前,参与大赛的团队相关技术产品已申请专利100余项,并形成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表示,从2017年第一届大赛成功举办以来,水下感知探测、水下定位通信和水下智能作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对接和应用初显成效。
刘克介绍道,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直重视海洋智能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先后设立了“水下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与目标抓取”“水下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共性关键技术”两个重点项目群。近5年来,支持水下机器人研究的常规项目100多项。
(责编:申佳平、陈键)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做大做强!虞爱华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
2023年郑州高新区育林小学划片和线下报名指南
在未来,只间隔一个月,华为与苹果呈现新机碰撞,受众均不同!
排行
最近更新
- 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成果喜人
- 固废处理行业上市公司股票一览(2023/8/14)
- 「小龙虾刺客」难救预制菜
- 丁丁炒面家常做法,正宗丁丁炒面怎么做?
- 俄媒:乌克兰驻亚美尼亚临时代办溺水身亡
- 兔子肉到底好不好吃?
- 为什么有些人不吃兔子肉啊?
- 猫吃兔肉好还是鸽子肉好?
- 哪个地方的兔肉最好吃?
- 三缸奇骏靠边站 新一代日产帕拉丁上市:16.98万元起轻松耍沙漠
- 仲夏活力季 春山里新农式文化市集启动
- 放假通知来了!中秋节、国庆节连休8天
- 阿富汗官员:全国大学已准备好重新招收女生,但需塔利班同意
- 海峡石油化工(00852)发盈警 预期中期净亏损约950万-1150万港元
- “小包裹”有大发展(今日谈)
- 今天探底回升,稳住了吗
- 上海家化危机四伏,六神还能火多久?
- 宝骏云朵上市,能否打破五菱品牌的困局?与比亚迪海豚的竞争...
- 宝宝参加婚礼满脸口红印
- 周一评述及周二预测(8-14)
- 生态融合 数治变革 | 软通动力出席金蝶2023全球创见者大会
- 主力复盘:首创证券炸板 超4亿封板人民网
- “中国好人”何文礼、“河南好人”刘洪涛向涿州献爱心
- 采油一厂第九作业区中三采油班“五字”工作法保平稳度汛
- 永安行在丽江成立智能科技公司
- 我省对自建房实行常态化排查整治
- 国家禁止教培的道理是对的,大家都补课,这是毫无益处的卷
- 全国首批!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在松山湖揭牌
- 中方车队在巴基斯坦遭袭,外交部回应
- 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会商部署重点地区防汛防台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