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综合治理 旱碱地里种好中国粮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种植区玉米长势喜人。 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民网沧州8月21日电(记者杨文娟)日前,走进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种植区,只见旱碱麦收割后的又一茬农作物——玉米,长势格外喜人。
这还是当年“种粮难”的旱碱地吗?“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活动走访团一行人来到这里,开始了探究“当地旱碱地如何改良和旱碱麦如何增收”之旅。
黄骅旱碱麦种植历史悠久。据《黄骅县志》记载,旱碱麦种植在黄骅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原始品种以‘小红芒’等为主,亩产仅有50公斤,产量很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发展科科长杨树昌介绍说,后来种上了冀麦32,产量达到150公斤,“但是黄骅临海,雨水大时,冀麦32品种株高超过1米,大风吹过,麦子就会倒伏,严重影响收成。”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麦种植区土壤。 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对此,黄骅人没有坐以待毙。数年时间里,围绕旱碱麦种植中的“种、肥、播、管”等重点环节,农技人员依靠科技创新,通过开挖排沥沟排盐、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了土壤,改良了种植技术。
据了解,历经多次选种和改良,目前黄骅市主要培育推广了捷麦19、沧麦6002、沧麦6005等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小麦品种,亩产基本稳定在250—300公斤。现在,黄骅市常年旱碱麦种植面积约61.8万亩,总产约13.26万吨。
“旱碱麦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割,生长周期将近9个月。”杨树昌说,近几年来,黄骅市深入挖掘旱碱麦独特品质,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结合当地特色,不断研发产品种类、拓展产业链条。
旱碱麦制作而成的面花产品。 人民网记者 杨文娟摄
不仅是在黄骅,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沧州市坚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对旱碱麦种植土地改造、新品种应用选择、播种管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等全过程生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旱碱麦品质。
目前,沧州已培育规模化种植经营主体40余家,全市旱碱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2万亩,2022年总产量达22.37万吨。
“现在,以旱碱麦为原料的高筋小麦粉、面花等产品已经走进大型商超、酒店,旱碱麦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麦粒’。”杨树昌表示。旱碱地,这个曾经的“低产量”“秃地片儿”,如今已蝶变为高产量、耐盐碱、抗旱抗寒性强的“渤海粮仓”。
责编:秦雅楠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常州今年夏天热吗_今年夏天热吗
苏州吴中郭巷街道:“青”风劲吹“廉”花开,良好风气自然来
电商平台发布秋冬服饰七大趋势 甜心芭比风高居榜首
排行
最近更新
- 科技赋能+综合治理 旱碱地里种好中国粮
- 国债期货收盘全线收跌
- “深海一号”完成首次超深水海管清管作业
- 武汉工商学院:把教育关爱送进藏乡小学
- 德邦证券给予龙迅股份买入评级,单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新品...
- 美亚柏科:公司的厦门超算中心,目前主要用于支撑公司深度开...
- 东莞油价95号汽油价格(持续更新)
- 陆地探测四号01星顺利进入工作轨道 SAR天线成功展开
- 跟队记者:坎塞洛加盟巴萨在即,周五接受巴萨安排的体检
- 2023成都高新区金秋消费券有效期到底是多久?
- 万润股份(002643.SZ):“年产65吨光刻胶树脂系列产品项目”已...
- 中国-塞尔维亚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10月1日起实施
- 惠州苏东坡主题文化街区在哪里?
- 明天将迎本年度第二次水星逆行
- 午间涨停复盘:三大指数全线收跌 数据要素持续活跃 午后能...
- “换岗不换挡” 四川绵竹第四批援彝干部开启帮扶新征程
- 南通失业补助金怎么申领?(附流程)
- 携手本泽马?记者:吉达联合正在与拉莫斯谈判 有望免签加盟
- 广西2023年高考录取工作圆满结束
- 郑州二七区漓江苑人才公寓具体地址在哪里?
- EDG淘汰后Ale首次开播,回应冒泡赛表现,直言就是技不如人
- 迪马济奥:如果小基恩在今夏离队,尤文将尝试签回莫拉塔
- 目前意甲夏窗转会Top10:米兰占6笔,帕瓦尔3000万欧待官宣
- 凌晨3点!英国媒体曝出争议猛料:梅西C罗很意外,球迷吐槽声一片
- 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即将举办
- 大连马拉松中国籍运动员特别奖奖金
- 绵阳市2023梓潼县人民法院公开考调怎么进行?
- 内蒙古医保要交满多少年才可以终生享受?
- 突发!天津市一栋大厦发生火情,顶楼可见明火
- 智能配用电与医疗服务业务并驾齐驱 三星医疗上半年净利润大增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