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块链 > 正文

全国优秀记者看兰考|听兰考老乡再谈“俺们的焦书记”

□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资料图】

东坝头镇张庄村,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曾经是兰考最大的风口,也是焦裕禄带领群众防风治沙最先取得成功的地方。

8月31日下午,在张庄村党群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86岁的雷中江。老人家穿着一件白色对襟上衣,身材高大,步履矫健,上楼梯不让人搀扶。

“您见过焦书记吗?”记者这么一问,雷中江浓重的豫东话,就像竹筒倒豆子一般,打不住了。

他第一次见到焦书记,并不“光彩”。

“那时候20多岁,拿着家里织的土布,和另外两个人准备扒火车去安徽换吃的,出门的时候,兜里只有2毛钱。”雷中江笑着说,“扒火车要选择有利地形,我们就到火车站的东闸口,藏在棚子后头。下午4点来钟,从站台上走过来3个人,我们被发现了,想跑已经来不及,只能硬着头皮站那儿。”

“前面那人问我们是哪里的,我们回答说是东坝头的,又问来干什么,我们拿出布给他看,说要去安徽用布换吃的。”60年前的细节,雷中江仍记得十分清楚,“他走到我跟前,一只手扶着我的肩膀,一只手握着我的手说,‘我是咱县委的,姓焦,是我们没有把工作做好,让你们受苦了,你们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后来又见过焦书记吗?”记者问。

“见过很多次。”雷中江说。

“您对焦书记有什么印象?”

“他常穿着一件蓝色外套,已经褪色泛白。虽说衣服不新,却很干净、很规矩,有县委书记的风范。他身体消瘦,但精神头儿很好,就是脸色有点发黑,可能是肝病的原因。”

雷中江接着给记者讲了一个焦书记“装哭”的故事。

“那是1963年5月,兰考下了大雨,眼看快收获的小麦被淹了,焦书记到一个乡察访,想找当地干部讨论怎么办,他们都不参加。焦书记就去他们家里找,看到有的干部急得在家里哭。”

于是,焦裕禄决定开一个三级干部会。

“干部们刚到会场时,精神头儿很不好。焦书记上台讲话,在那儿一坐,头趴在桌子上,也不吭声。他抬起头,大家一看,原来焦书记在表演哭。然后,焦书记说,有些干部在家里哭,如果哭能解决问题,我领着大家在这里哭三天三夜。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就是焦书记教给大家的道理。”

半个多世纪过去,正是凭着“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精神,曾经饱受“三害”之苦的兰考人民,书写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奇迹。

如今,张庄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8.5万元。

走在村里的幸福路上,一栋栋红墙黛瓦的小楼错落有致,各个商铺里,藏红花、葡萄酒、芝麻油等土特产琳琅满目。从北京来的驻村第一书记余强告诉记者,村里还办起了农家乐,一年有10多万名游客到这里旅游体验。

村民们鼓了口袋,也追求“富脑袋”。

幸福路旁的桐花书馆里,记者见到了常来这里看书的村民袁忍。67岁的她,穿着一件大红短袖上衣,脸上的笑容也如衣服般喜气。

“没想到,草庵子住过了,瓦房住过了,楼房也住上了。”“还有一个没想到,就是咱农民也能有‘工资’,60岁以上,政府一个月发140块钱哩。”

一旁的余强给记者补充道:“现在不少村民都是‘一动两不动’。”

“啥意思?”记者不禁好奇。

“‘一动’就是有一辆小汽车,‘两不动’就是村里有一栋房子,县城里还有一套房子。生活一点儿不比大城市里的人差。”余强解释说。

忆苦思甜,兰考人民更知幸福日子来之不易。

不远处的乡贤馆里,村里的艺术团正在排练,团名叫做“梦里张庄”。

正在排练的节目是豫剧《焦裕禄》中的一段《我这里向大家说声对不起》,唱的是焦裕禄在兰考火车站见到农民逃荒时的情景。

“咱不怨天不怨地,靠我们自己救自己。除‘三害’,咱们要共甘苦,发奋争气。不改变穷面貌,我决不把兰考离……”

一曲唱罢,令人无限怀思。

这出豫剧,雷中江不知道听了多少遍:“这几句唱词,唱出了焦书记的内心,他心中装着全体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短短475天,足以定格成一个永恒。

“焦书记在我们兰考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焦书记跟俺们可亲,一提起来,大家都说‘俺们的焦书记,俺们的焦书记’。俺们现在还享着焦书记的福嘞……”老人家声音哽咽,用手抹去眼角的泪水。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