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城”如何升级创新招?深圳市政协举行专题协商 建言“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深圳,这座“创新之城”如何进一步升级创新招?记者今天获悉,今年,深圳市政协将这一课题列入了党组工作要点和年度协商计划,市政协科教卫体委组织80多位省、市、区政协委员成立了专题调研临时党支部和4个调研组,先后到福田区、南山区、光明区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鹏城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及科技企业调研,并围绕支持龙头科技企业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参与本领域科技创新链、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优化支持企业深度参与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政策等4个重点专题开展了20多场专项调研座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深圳市政协“进一步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会近日举行,委员们在调研基础上为深圳企业发声,为深圳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
建立科学机制
确保龙头企业有效投入和正向投入
目前,深圳正在打造全球标杆创新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深圳 90% 的研发人员在企业,申请的专利 90%来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研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要提升深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更好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支撑作用。但目前深圳在龙头企业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不足,亟待重视解决。
市政协委员、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高锦民建议,首先要明确研究方向,引导龙头企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细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赛道,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细分赛道中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要探索政企共同出资、共同组织重大基础研究任务新机制,同时支持龙头企业设立基础研究基金会,通过接受社会捐赠、设立联合基金等方式筹集经费。同时要明确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捐赠、基金等可以享受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保障研究有效落地,构建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加强研究成果转化意识,避免出现‘重立项轻结果’‘重形式轻内容’等现象,使得研究内容和成果能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深圳乃至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坚实基础。”高锦民说。
建立重大科技创新企业白名单库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母基金
“科技创新尤其是重大科技创新的成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企业现金流撑不下去往往就意味着科技创新项目血本无归,这也会影响包括政府投入的大量资源的灭失。”市政协委员,联易融科技集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蒋希勇认为,支持深圳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所采取的财政金融政策不宜采取一刀切,更要避免“撒胡椒面”的现象,将正确的项目交给正确的企业才能保证较高的成功率,有效避免资源浪费。他建议,深圳相关部门开展一次深度调研,基于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科研能力领域建立重大科技创新企业白名单库,作为政府财政金融资源投入的绝对重心。
“创投是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市政协委员、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公司财务总监俞浩建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母基金,借助市场化母基金的优势,缓解创投行业募资难问题,支持深圳“20+8”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市场化母基金的机制设计,给予市场化母基金更多的优惠政策,针对市场化母基金出台经济贡献奖励、投资贡献奖励,针对出资人出台所得税优惠、让利、出资奖励等扶持政策。
深度“联姻”——
让院校成为企业研发部
让企业成为院校销售部
“当前,‘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缺乏长期稳固的深度融合创新。建议政府大力推动校企建立‘联姻式’长期固定的深度融合创新模式,让院校成为企业的研发部,让企业成为院校的销售部。”市政协委员、 华科创智董事长兼CEO 喻东旭说。
市政协委员,凝聚共生(深圳)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丹宁则认为,当前,科研机构与市场端存在距离,就似一条无形的鸿沟,科研成果难以有效、顺利转化。要消除这一鸿沟,需要强有力的行业组织和科研经纪人,发挥协同转化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汇集和反馈,帮助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实现互联互通,从而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她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工商联牵头组织协同,建设深圳“科技创新转化协同中心”,并在各区设立相对应的机构。同时,建设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互动公共平台,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在平台上发布科技成果需求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及线上、线下的经纪活动对接,和科技创新转化协同中心进行打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赋予信息平台“让彼此找到彼此”的价值内涵和实现路径,推动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
聚焦底层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人工智能是科技创新中的重要赛道。深圳如何发挥产学研融合的力量去推动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市政协常委、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宁提出,当下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融合工作面临三个挑战,一是场景开放效果不佳,场景开放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二是缺乏长期合作的机制,三是对底层核心技术的聚焦程度有待提升。
为此,陈宁建议,要制定场景开放标准,推动“鹏城自进化智能体”建设,同时聚焦大模型、人工智能芯片两项底层核心技术进行技术攻关。陈宁建议支持打造深圳本土的大模型,支持政府各部门、企业优先在本土大模型基础上开发应用,同时,推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大模型数据联盟,利用产学研力量共同挖掘优质行业数据和中文语料数据。此外,他建议加大对人工智能终端推理芯片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推动大模型在各类终端运行,让人工智能技术为更多场景和行业赋能。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太原“公交+文旅”新模式开启!坐太原公交游太原!
咸安横沟桥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竣工
歌尔股份:公司会结合整体业务规划和项目进展,来安排相关政府项目的申报工作
排行
最近更新
- “创新之城”如何升级创新招?深圳市政协举行专题协商 建言...
- @准大学生 关于助学贷款、户口迁移……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 2023年车载电源概念上市公司一览(8月21日)
- 良信股份(002706.SZ):全资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1194.04万元
- 港股异动 | 中国中免(01880)午前涨超4% 机构指市内免税政...
- 8月LPR非对称降息!5年期为何按兵不动?房贷利率还能怎么降?
- 江西省南城县联合开展殡葬服务行业价格监管行风专项整治行动
- 近虑和远忧夹击,柴油又要“荒”了?对冲基金已下注!
- 前7个月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9.1%
- 唐人神:截至8月18日,公司股东数为74,440
- 鹏鼎控股:公司定增项目在有序推进,目前正在交易所审核中,...
- “中国天眼”发现矮脉冲族群
- 暑期旅游出行需求旺盛 铁路、民航客运量大幅增长
- 四川凉山州突发山洪,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中
- 中原集团被拖欠佣金逾10亿元 已起诉恒大、宝能、佳兆业等
- 香港2023年施政报告首场地区咨询会举行
- 中国银河:给予得邦照明买入评级
- 上海钢联:公司未参加2023中国算力大会
- 快手申请注册大模型快意商标
- 测绘股份:8月18日接受机构调研,天风证券、华福证券等多家机...
- 测绘股份(300826.SZ)控股股东解除质押1050万股公司股份
- 巴西球迷遭遇车祸7死36伤
- 天津大清河洪水黄色预警降级为蓝色预警
- 浙江广电集团回应《中国好声音》争议:接受广大观众和网友监督
- 乡村稻田 美如画卷
- 包子3元塑料袋1.8元 别让外卖打包费成“糊涂账”
- 活化利用不能走形变味
- 新岚图free全面升级,能否赢回女用户芳心?
- 飞灰螯合剂商品报价动态(2023-08-21)
- 治理数字风险 全球数字风险阻断网络GDN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