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诊疗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距离高质量发展还有多远?| 2021健康界峰会
在生物信息采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命科学学科高速发展下,精准医疗的大潮正在全球范围席卷。
由于人类疾病的复杂、多样性,精准诊疗必须基于海量数据和多参数的表征,完善精准评估和个性化治疗将成为肿瘤防治的重要任务。
此背景下,在2021年健康界峰会高质量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着精准医疗推动肿瘤防治高质量发展议题,共研未来医疗新趋势。本次学术会议由泛生子基因特别支持。
癌症防治形势严峻,如何构建肿瘤防治整合体系?
左上: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 程向东;右上: 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 鲍军;左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 崔书中;右下:辽宁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赵岩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能力、诊断能力有明显提升。但是,根据2020年最新数据,中国癌症患者457万人,位居全球第一。
同时,中国癌症的发病趋势与死亡率正在缓慢上升,男性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为34.8%,女性为56.8%。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公共议题。
浙江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程晓东分享的主题是“构建肿瘤防治整合体系,实现早防早检早治”。他表示,攻克肿瘤,最理想的当然是改造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让肿瘤发病率下降。如果暂时不能根治的话,希望通过二级预防,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我国构建了癌症的三级预防体系,第一级是树立健康意识,减少或消除各类致癌因素对人体产生的致癌作用;第二级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包括定期体检等;第三级是治疗癌症时,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防止并发症和后遗症。
在此过程中,二级预防是最为有效也是最通行的手段。浙江省计划在2025年将癌症早期诊断率提升至60%,2030年增长到65%。
为提升癌症肿瘤的早筛率,浙江省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肿瘤防治网络,并以危险因素控制、防治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诊疗规范化等八大行动进行谋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综合防治管控体系。
对于早筛的重要性,在圆桌讨论环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副书记张澍田表示,综合医院也需要重视肿瘤的早期筛查。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指出,根据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烟草与饮酒、慢性感染、职业病等问题。
对于二级预防体系,崔书中指出,美国等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疗体系,但我国在政策支持、仪器设备、居民意识、医保覆盖等方面都还有一定差距。
由此,我国在健康中国战略部署中也强调癌症的早期诊断、诊治、科学防治等,要将疾病治疗转向疾病健康管理。
“我们要坚定信心,第一,全民的健康意识在提高;第二,政策的指引和引导力度在加强;第三,基因检测等新技术正不断发展。如果我们拿出疫情防控的力度进行肿瘤防控,未来癌症早筛率一定会上升。”崔书中说道。
癌症精准治疗的“热”与“冷”
左:山东省立医院院长 赵家军;右:泛生子基因副总裁 滕琳
展望未来,以往肿瘤治疗主要强调早筛和规范治疗,而精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精准治疗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很多新的技术、方法和理念。
“肿瘤防治作为系统工程,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泛生子基因副总裁滕琳在致辞环节表示,精准医学的发展需要基因组学、现代影像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学科深度交叉,才能实现肿瘤的精准预防、精准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符合人体运行规律的防治策略。
作为本次会议的战略合作伙伴,泛生子专注于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癌症早期筛查、用药指导、愈后监测,肿瘤新药研发服务等覆盖癌症全周期的产品和服务。希望能为更多的患者提供精准治疗解决方案,共同推动肿瘤防治持续发展。
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鲍军介绍了“肿瘤精准治疗的新进展与冷思考”,他指出,精准治疗是基于基因检测技术和生物信息大数据,对特定的人群、特定的疾病类别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不同的靶点和药物进行个性化的覆盖。
由此,一方面,精准治疗正“热”,体现在三点:第一,精准诊断。通过基因检测和精准医学,不仅带来了治疗方案的变化,同时可以进行疾病精准识别和预防,能够弥补影像学诊断和病理诊断的不足。
第二,精准药物选择。根据基因差异选择和指导用药,选择相应的保障药物。如何减少药物毒性、减少靶向药物耐药性,这是未来医疗的方向。
第三,对罕见病、疑难杂症治疗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但是,另一方面,鲍军也指出,精准诊疗在目前仍处于探索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技术的进步之下, 仍然需要一些“冷思考”:
第一,所有的设备仪器依赖进口,国内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有限;国内自行开展基因检测的医疗机构数量少,从事基因检测的专业性人才少。
第二,精准靶向治疗药物疗效比较好,毒性也比较低,精准检测是精准治疗的前提,但肿瘤检测费用没有医保支持,百姓压力比较大。
第三,在技术的使用和规范上,基因检测的技术和程序还没有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包括取标本、检测过程、结果质控等,没有纳入统一的平台,因此基因检测结果的质量和精准度无法确保。此外,基因检测数据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在患者隐私安全保护、技术支撑、信息升级等方面还有许多空白之处,需要进一步填补和完善。
精准医疗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高峰对话
左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王昆华;左2: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鲍军;左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左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左5: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罗应伟;左6:辽宁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赵岩
“精准医疗是医学的迫切需求,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虽然统计学能够检测新疗法的差异,但是如果不进行精细的分子分型,大部分的患者接受的仍然是规范化的治疗。”
辽宁省肿瘤医院副院长赵岩提出,精准医疗必须有临床数据库的支持,精准医疗并不排斥医生的经验,不排斥既往的影像学或者是实验室研究结论,它只是丰富了医学的知识。
未来,数据库逐渐建设完善之下,所有的疾病都会实现再一次的认识和分类。之前的诊断可能是基于病理检查,之后,可能会通过分子分型进行细分,治疗路径从肿瘤药物疗效到肿瘤基因药物疗效。
从政策层面,赵岩提出了几点思考:第一,精准医疗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后续的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方面,也对基因检测技术等提出了要求。第二,国家各个地方纷纷出台基因检测实施指导意见,包括贵州省、海南省、福建省、辽宁省等地。第三,行业规范、诊疗共识等提出基因检测是应用新型靶向药物的依据。国家医保局正纳入更多新型抗肿瘤药物。此外,作为精准治疗的重要基础,国家正在推动检测的标准化与规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高速上违停赶报表”警示了谁?
- 离职文书的“坑”不能仅由劳动者填平
- 脱掉K-9包袱节流减员,新东方在线驶向新“东方”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劲
- 青海春天一字跌停,2021年预亏超2.65亿或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金地集团子公司东莞金展房地产因虚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被罚
- 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工信部明确这些举措!
- 非学科类培训班寒假恶意涨价需综合施治
- 机构:2021年126家房企参与收并购 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1.3%
- 北京:买四类药品实施新政 市场监管进店查落实
- 营收净利双降,沃华医药用九成利润给股东“发红包”
- 东莞保越实业因虚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被罚 其系保利、...
- 北京:保证春节群众需求不脱销、不断档
- 天津积分落户新政: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
- 五粮液集团实现营收1400亿元
- 瑞尔集团再递表港交所:连续三年亏损 淡马锡持股10.88% 43...
- 丰台今天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筛查
- 发改委给高耗能企业定KPI:冬奥会用的神奇绿电,要引入碳交易
- 比亚迪:2021年94名员工因不廉洁、严重违规被查处
- 采购进口冷链食品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 特斯拉反诉摩根大通 :想借马斯克发布私有化推特获利益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
- 东莞中海嘉桦房地产因虚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被罚 其系...
- 腾讯2021年近70人触犯“高压线”被辞退,13家企业进黑名单
- 东莞海逸豪庭项目存在违规行为东莞冠亚环岗湖商住区建造公司...
- 当心!玩雪引发的妇科危机
- 华夏幸福旗下幸福基业物业与捷裎控股(广州)就住宅、酒店等...
- 里昂上调华润万象生活目标价约11.7%至53.6港元
- 普通症状还是心梗预警?一眼识破
- 德银上调华润置地目标价 认为其毛利率不太可能大幅低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