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洞察 > 正文

城市“抢人大战”再掀高潮背后的深层原因与趋势

中华网财经7号院紫荆工作室出品文|钰开

近日新浪网财经报道:苏州市发布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提出,落实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区公共户落户政策,经房屋所有权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户,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区落户,破除隐形门槛。值得注意的是,十多天来广州市、福州市、无锡市、青岛市相继颁布了最新的户籍准入制度,纷纷大幅下调落户门槛。另据人民日报报道,9月23日,上海就加入了“抢人大战”。城市吸引外来人口有利于当地经济持续发展,促进消费,但是其背后更深层原因是什么?站在更高维度看待这个现象,会洞悉哪些较为确定性发展趋势呢?接下来,我们就换个角度一探究竟。

城市”抢人大战”抢的是“劳动生产要素”

问题一: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

双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激活“全要素生产率”。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六部分第(二)条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这种七大生产要素的概念是首次提出,而知识与数据是新时代经济发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关键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本地我们又称为有形的生产要素,而技术、管理以及知识与数据是无形的生产要素,有形的是基础,无形的是增速的关键。

什么是全要素生产率呢?简单来讲就是投入的资源(比如投入有形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不变的情况下,因为科技进步无形要素(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发挥更高效作用,促使产出了更高的产量或效率。

 

图:来自公开资料

所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在说的简单一些,全要素生产率是生产要素“1+1>2”的部分。“1+1”与”2”差值越大,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1+1”与”2”差值越小,全要素生产率越小。“没有生产要素,全要素生产率就为零”。有了生产要素,还要讲究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1+1>2’的效应。但这不是要增加某一个生产要素,而是要讲究一定的配比组合,也就是需要创新技术工艺、企业组织和商业模式。从微观层面上来看,不同商业模式带来的生产率不一样,只有进行资源优化组合,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问题二:为什么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处在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由于存在技术和生产率的差距,经济增长具有后发优势,可以主要依靠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实现;而对处在更高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国家来说,经济增长则必须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越是在更高的经济发展阶段上,越是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经济增长。

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原来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在减少,农民工数量与去年相比只增加了1.3个百分点,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日益普遍化,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再加上资源、环境等硬约束增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传统的增长动力正在减弱。

图:来自公开资料

引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刘俏的观点:从经济总量意义上来讲,大致到203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人均GDP也翻一番。这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理解未来5至15年发展的大致的数量基础。届时,用购买力平价来计算,我们将达到人均GDP 3.5万国际元,大概对应美国、日本、欧洲国家在本世纪初的水平。

“高速增长阶段(工业化进程)结束之后,如何保持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最大的不确定性。”刘俏在演讲中说,对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增速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中、长期中国经济的判断。

刘俏分析了当下中国经济发展五大趋势:趋势之一,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增长最重要动能;趋势之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向上游迈进;趋势之三,强大的国内市场与消费的基础作用;趋势之四,有效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与提升投资收益率;趋势之五,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他表示,这五大趋势很大程度会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需求情况,从而驱动产业格局的形成与变迁。

问题三:怎么样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我们在上文已经知道没有生产要素,全要素生产率就为零,所以政府需要进一步创造好的政策、制度环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生产要素更自由流动,资源更有效配置,这就是为什么会城市“抢人大战”的最核心的深层次原因所在了。通过改革户籍制度,还要配套很多其他安居政策,让生产要素更大范围的流动,一方面可以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促进资源重新配置,延长传统的人口红利;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技术创新速度,赢得新的增长动力。

转方式和调结构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由之路。必须把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要把过去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源的发展方式(如上图所示,劳动部分就是指人力资源)。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增长中迄今表现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构成部分是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所创造的资源重配效率。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还需要继续挖掘这一潜力。比如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二、三产业提供更多更为稳定的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都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人口流动、全面放开的二胎政策对劳动人口的影响到十几年以后才能显现,所以利用延迟退休年龄来增加劳动人口的投入,也是提高潜在增长率的一个举措。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在内的社会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和落实,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可再提高1.3个百分点。“人口流动指的是从农业人口向第二产、第三产转移,包括从二产、三产内部效率较低的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这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就需要与人口老龄化速度进行赛跑,也就是大概还有5—7年的时间,要做好全方位改革,比如财税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动力、农业改革、户籍改革、劳动关系改革、土地改革、社保改革、创业就业等。二胎政策、完善社保体系,使得劳动力的流动更加便捷自由,为二、三产业提供更多更为稳定的劳动力,必须完善租赁住房制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如最近比较热的注册制推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使企业的创新活动得到保护。

'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其实质就是两面发力共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供给端是生产要素的投入,微观上有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宏观上有人口、制度、资源与技术等。'供给’与'需求’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没有侧重要兼顾,需求刺激供给,供给满足需求,供给催生需求,需求促进供给。重视调整供给面,加快淘汰“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

最后综上所述,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发展将呈现以下较为确定性的发展趋势:1、退市制度加快落地,绝不姑息的去除垃圾公司。(内循环)自上而下通过分析生产要素变化与流动-带动资金流向-相关行业受益-行业内龙头企业利润持续增长,从而具有长期投资价值;2、降低生活成本,打通生活基础要素流通,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严防垄断商业行为,基础性消费智能小家电等基本生活必选消费品将持续受益;3、农业改革与土地改革不断会受到政策倾斜,出现重大变革的领域,农业科技将持续发力;4、放开生育政策,短期效果不会明显;5、提升职业教育战略地位(市场还没有形成寡头效应,未来可期),提升劳动要素向脑力劳动倾斜,人工智能加快替代体力劳动领域,人工智能走入生活的龙头公司持续提升利润增加值;6、全面科技赋能,生产要素加快流动对智慧城市管理要求提升,加速通讯与智能化建设;7、减少过渡依赖传统能源,新能源必然持续不断变化出新。8、租赁住房可能会加快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抢人大战 全要素生产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