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洞察 > 正文

“被平均” “拖后腿”,“平均工资”这一数据到底怎么得来?

每年5月份,国家统计局官网会发布上一年度的均工资数据。每当均工资数据公布时,总有一大部分群众感觉自己“被均” “拖后腿”了……

那么,“均工资”这一数据到底怎么得来?如何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一数据指标?指标都有哪些用途?国家统计局给出了权威解答。

工资组成部分的依据是什么?

计算工资组成是依据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令第一号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随着经济发展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国家统计局随后也发布了一些补充规定,但一直遵循《工资总额组成规定》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原则。

根据该规定,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季度或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等。

均工资如何计算?

由于目前工资统计以法人单位为统计对象,因此,均工资一般指单位从业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

计算公式为:

年度均工资数据什么时候发布?

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均工资数据每年在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一般于当年5月份发布上一年度均工资数据。

均工资详细数据,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均货工资指数”“分地区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均工资”等数据发布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上。

怎样全面客观看待均工资指标?

首先,均工资不等于个人工资。均工资是反映工资总体情况的指标,是由统计部门根据每个单位上报的数据汇总计算得出的均概念,反映的是从行业、地区等维度分组的总体工资水。由于各单位所处行业、所在地区和经济效益的不同,各单位的工资水有高有低;而在同一个单位内,不同个人受所在岗位的不同,工资也存在差距。因此,不能简单拿个人工资与总体均工资进行直接比较。实际上,工资一般呈现正偏态分布,均值往往偏离并高于一般水,即大多数个体数据低于均值。

其次,均工资反映的是税前工资。公众对工资收入的感觉往往是依据拿到手的实发工资,但统计部门统计的工资是税前工资。根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和国际工资统计的通常做法,工资包括了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公积金以及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所以,统计部门公布的均工资比个人实际拿到的工资要高。

均工资指标都有什么用途?

一是均工资是制定各地区、各行业工资标准和进行劳动力成本核算的依据,是进行国际比较、评估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数据。

二是均工资反映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本状况和变化,对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政策至关重要。

三是均工资是征缴和支付各项社会保险的重要依据和作为赔偿制度的基础数据。

此外,均工资具有一定的市场参考价值。比如一些企业在进行投资设厂布局时,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约人工成本,也会参考地区间均工资数据。

关键词: 平均工资 被平均 拖后腿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