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养老金融骗局“连根拔起”,监管部门必须要“亮出牙齿”
售卖“养生卡”、收取“预付费”,承诺不仅能够预定养老床位还能享受高额利息分红,结果“拆东墙补西墙”难以为继后爆雷、跑路。这类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养老产品披上金融外衣后,极具迷惑性,更具危害性。一些黑心养老机构承诺养老服务却连养老基地也是假造、承诺利息返点却绝口不提投资风险……在掏空老年人的“钱袋子”的同时,为了更快“钱生钱”,甚至将资金投入高利贷等其他非法投资领域,危害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多宣传、多警示固然能提升老年人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但违法者深谙老年人心理,又有层层分明、链条极长的营销、策划团伙,话术骗术不断升级,对很多老年人来说,辨别实属不易。要将养老金融骗局“连根拔起”,监管部门必须要“亮出牙齿”,强监管、重执法才是治本之策。
强监管,要进一步完善规范细则,创新监管方式。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对于养老机构为弥补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通过销售预付费性质“会员卡”等形式进行营销的,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一些养老机构和业务员经常引用以此证明经营行为的合法性,但往往遗漏了这一规定的后半句话——要“明确限制性条件,采取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确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
实施更有效的监管,不仅要进一步明确限制性的条件,还要更多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比如一些地方研发了非法集资预警系统,运用大数据等将监管对象分类进行精细化管理……这些手段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养老机构的监管中,加大对以养老服务为名非法集资的风险排查力度。
强监管,要建立起协同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环节主体责任。养老机构、养老金融产品的监管涉及民政、金融、工商、公安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合力实施全流程监管。一些爆雷机构在事发之前就已经露出苗头,但一些地方的职能部门抱有“一管反而容易爆雷”的想法,认为一旦公开信息、预警风险反而会引发老年人集中挤兑,最终“养虎成患”。
针对此,亟需建立多部门的协同监管,明确各个部门在日常督察、事中监管、事后惩处等各个环节的主体责任,并明确追责办法,将防范类似风险纳入绩效考核。
当然,堵住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流向非法渠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合法健康的轨道上快速培育发展健康的养老产业。强监管能为养老产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但同时也要进一步厚植养老产业发展壮大的土壤,在金融、土地、税费等方面加大扶持。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让他们能够“老有所依”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赵展慧)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Coinbase产品副总裁披露 NFT 平台界面和购买流程
- 字节跳动将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
- 互联网平台上的“隔离险”热销,真像宣传的那么靠谱吗?
- 高端系列啤酒让不少消费者止步,是物有所值还是收“智商税”?
-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 年货消费,今年更红火
- 满足超两千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 平台春节“发红包”如何实现双赢
- 直播带货亟须 走出“顶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 北京:多次违规停放用户将被限制使用
- 房贷利率下调 年轻人要珍惜“首贷”
- 负压救护车筑牢冬奥会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过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虽说虎年将至,但别被这些谣言给唬了
- 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 银保监会: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
-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
- 我国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 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科技赋能冰雪运动打破时空界限 冰雪旅游发展呈火热趋势
-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已涵盖200多个线下消费场景
- 年报业绩预告火热披露中 投资者要警惕高股价的财务大洗澡行为
- 强化常态化打击,高效打击“假企业”“假申报”等严重涉税违...
- 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将启 严防“饭圈”乱象反弹反复
- 持续深化减费让利工作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惠及企业的发展动力
- 深圳:试点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实现相关事项“一网通办”
- 特斯拉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币持有量没有变化
- 波音Q4财报:787客机造成45亿美元损失 三年来首次实现正现金流
- 受电视面板价格下跌影响 LG Display第四季度利润同比下降30%
- 美联储3月份维持利率在0%-0.25%区间的概率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