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洞察 > 正文

一季度外贸成绩单公布,科技产品、粮食、肉类等进口需求大增 ​

自去年以来,中国对科技产品、工业原料以及农产品的进口量持续快速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疫情后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科技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在加快步伐。

海关总署4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一季度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9%,进口同比增长28%。

通常来说,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能够反应国内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全年中国进口总值同比下降1.1%。

“今年第一季度进口保持增长态势,说明我国经济保持着强劲势头,内需正在有力复苏。”西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叶凡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汽车行业爆发的“芯片短缺风暴”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进口总额继续上升。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2020年及今年一季度贸易数据发现,除了价格因素推高进口总值之外,中国对科技相关产品、粮食、肉类等数类商品的进口数量显著持续增加。其中,对科技相关产品的进口量近一年来迅猛增长。

高科技产品进口持续加快 

具体来看,2020年全年,中国对音视频设备零件——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进口量大幅增长67%。半导体制造设备中,制造单晶柱或晶圆用的机器及装置进口量增长48%。此外,电子元件中的电容器进口量增长41%、机床中央处理部件增长32%。

这类产品进口量大增的势头延续到了今年。2021年一季度,机电产品中的机床进口量同比增幅高达67%,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液晶显示板的进口量分别增长52%、34%和24%。

“中国的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将是未来五年增长最快的领域,这意味着芯片和其它电子元件的进口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恒生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预计,中国的高科技贸易逆差将会扩大,尤其是和日本、韩国等主要电子出口国。

事实上,中国出口自2020年以来持续强劲,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上游科技部件进口的快速增长。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去年4月中国出口就实现了“止跌回升”,全年出口和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

叶凡认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的大幅增长,还表明了海外市场正在积极恢复。她强调,科技产品进口大增,将有利于中国产业转型和贸易供应链稳定。

制造业带动内需走强

与此同时,传统工业原材料和能源的进口量也在继续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钢材进口量比上年增长64%,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量增长34%。今年一季度,这两类商品的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17%和12%。

2020年全年,原油进口量增长约7%,天然气增长约5%。到了今年一季度,这两类商品的进口量增幅大幅升高至9.5%和20%。

今年早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经济内需保持强劲。尤其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连续13个月位于荣枯线50以上,并且多数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高于荣枯线。

随着国内经济动能,尤其是国内消费的进一步复苏,进口需求有望继续加大。“当前经济动能主要来自国内房地产投资和海外需求。”王丹指出,消费仍然疲软,而基建投资尚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接下来,国家统计局将于4月16日(周五)公布一季度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由于去年受到疫情冲击导致基数较低,外界预计今年一季度GDP增速有望高达20%左右。

粮食和肉类进口持续大增

去年至今,中国对粮食和肉类的进口急剧增加。2020年,高粱、小麦、玉米的进口量增幅分别达到479%、140%和136%。而目前这一趋势仍在持续:今年一季度,粮食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2%。其中,玉米进口量增长438%,小麦进口增长131%。

叶凡指出,一季度粮食进口量价增长幅度都很大,主要受到去年的基数影响。“量价齐增体现出国内消费的复苏进程仍在不断推进,同时也表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仍需关注。”

此外,2020年中国肉类(包括杂碎)进口量比上年增长60%,其中关注肉进口量增长108%。今年一季度,肉类进口量同比增长约21%。

对此,王丹分析认为,粮食进口集中在饲料粮,大部分被用于正在扩张的养猪产业。“中国生猪产业在2018年受非洲猪瘟重创,目前仅恢复到2017年的水平。由于生猪产业产能的扩张十分缓慢,预期未来猪肉进口会继续增长。”她说。

关键词: 一季度 外贸 成绩单 公布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