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价格涨势日渐凸显,供应商频频提价为哪般?
今年以来,硅片价格涨势日渐凸显。国内龙头企业中环股份、隆基股份等接连提价;全球第一大供应商日本信越化学此前公告也表示,会从4月起对所有硅产品提价10%-20%。这是其自2017年以来首次对硅产品宣布提价。
以中环股份为例,在其今年3月公布的单晶硅片价格中,175μm厚度的G12、M6与G1价格较2月初公布的价格分别涨0.56元/片、0.33元/片和0.26元/片,涨幅分别为10%、9%和8%。在4月10日公布的4月单晶硅片价格显示,与3月价格相比,中环股份175μm厚度的G1、M6每片涨价0.3元、G12每片涨价0.17元。
隆基股份紧随其后,于4月15日公布其单晶硅片最新价格,其中G1、M6(170μm厚度)报价为3.90元/片、4.00元/片,M10(175μm)报价为4.86元/片。与3月25日报价相比,M6及以下普涨0.25元,M10涨0.3元,涨幅为6.58%。
央广网记者了解到,业内普遍认为,供不应求是今年硅片涨价的主要原因;也有分析认为,市场对于硅片短缺的紧张情绪或也是“哄抬”价格的重要推手。
从此前全球芯片短缺到如今硅片价格普涨,将如何影响下游产业及对普通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影响?
硅片供应商频频提价为哪般?
“硅片短缺从2020年就开始了,很多商家担心缺货,便开始大量进货。在硅片生产周期一定的情况下,需求突然增加很多,就出现了供不应求。”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去年是交货周期拉长,到今年,基于交货周期拉长,导致硅片价格上涨了。”
该分析人士还表示,今年国内各类终端应用产品市场需求旺盛,比如5G手机、汽车等产品,以及服务器市场需求强劲,也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硅片短缺的情况。
硅片下游市场需求旺盛,从供应商业绩情况或可见一斑。
隆基股份公布的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显示:单晶硅片出货增长,非硅成本持续降低。2020年公司硅片及硅棒实现营业收入155.13亿元,同比增加12.60%,毛利率30.36%,同比下降1.37PCT。营收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产能逐步释放(2020年底产能由2019年底的42GW增加至85GW),导致公司共计对外销售单晶硅片31.84GW,同增25.65%。此外,公司单晶硅片非硅成本持续下降,其中拉晶环节平均单位非硅成本同比下降9.98%,切片环节平均单位非硅成本同比下降10.82%。
在中环股份3月15日举行的2020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中环股份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秦世龙介绍,G12硅片供不应求,以3月情况来说,公司G12产出量2GW,需求量3.2-3.5GW。
此外,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对央广网记者表示,硅片涨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全球芯片短缺引发的连带效应,即市场面对芯片短缺产生的恐慌情绪,促使不少商家“紧急”囤货。
“实际上,今年一季度的实际缺货情况,远不如喊叫声反映出的这么强烈。”孙燕飚认为,硅片此番涨价是阶段性的。
业内:硅片涨价对终端产品影响是一定的
孙燕飚分析,面对当前硅片涨价、芯片短缺的现状,硅片供货商主要存在两种选择:如果其自身库存不够,供货商可选择减少接单,以防到期无法按时交货;如果库存充足,也可能根据当前供不应求的市场情况,将定价抬高。这将导致下游芯片制造商只有出高价者才能获得原材料订单。而“价高者得订单”最终将体现在消费端。
孙燕飚指出,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一定会传导至下游产业,但不一定会完全呈现在终端产品的售价上,“中间有部分成本可能被吸收。”他说。
上述业内人士也对记者表示,“目前我们认为,手机等终端产品有涨价的可能性。因为硅片的工期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固定的,但是需求是增加,所以就会形成供不应求的情况出来。硅片供不应求就会导致产业链下游的芯片涨价,并可能将涨价压力传导至智能手机等电子终端产品。至于手机厂商要不要自行吸收掉涨价的成本,要视各厂商的情况而定。”
同时,该分析人士指出,也可能存在另一种情况,即手机厂商可能为争取市占率,可能采取现阶段自我吸收成本、乃至降价的销售策略。他指出,从骁龙800系列处理器及相应机型的售价来看,以8GB+128GB机型为例,从小米10到小米11,处理器从骁龙865升级至骁龙888,两款机型售价均为3999元;更有甚者,从Redmi K30 Pro到Redmi K40 Pro,同样在处理器升级的情况下,售价从3399元降至2999元。类似的情况也体现在vivo X50 Pro+和X60 Pro+,以及OPPO Find X2 Pro和Find X3 Pro等机型上。不过,该分析人士表示,“这种情况会不会持续到下半年,还有待观察。”(记者 黄昂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电器公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分红总额或不低于300亿元
- 去年我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
- Coinbase产品副总裁披露 NFT 平台界面和购买流程
- 字节跳动将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
- 互联网平台上的“隔离险”热销,真像宣传的那么靠谱吗?
- 高端系列啤酒让不少消费者止步,是物有所值还是收“智商税”?
-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 年货消费,今年更红火
- 满足超两千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 平台春节“发红包”如何实现双赢
- 直播带货亟须 走出“顶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 北京:多次违规停放用户将被限制使用
- 房贷利率下调 年轻人要珍惜“首贷”
- 负压救护车筑牢冬奥会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过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虽说虎年将至,但别被这些谣言给唬了
- 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 银保监会: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
-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
- 我国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 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科技赋能冰雪运动打破时空界限 冰雪旅游发展呈火热趋势
-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已涵盖200多个线下消费场景
- 年报业绩预告火热披露中 投资者要警惕高股价的财务大洗澡行为
- 强化常态化打击,高效打击“假企业”“假申报”等严重涉税违...
- 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将启 严防“饭圈”乱象反弹反复
- 持续深化减费让利工作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惠及企业的发展动力
- 深圳:试点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实现相关事项“一网通办”
- 特斯拉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币持有量没有变化
- 波音Q4财报:787客机造成45亿美元损失 三年来首次实现正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