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门票、文创产品两条腿走路,实现景区和游客双赢
今年五一假期,在天坛标志性建筑祈年殿前,游客们手拿祈年殿造型的祈愿冰激凌,给大小祈年殿来一张同框合影,已经成为刷爆朋友圈的打卡新方式。小长假期间,天坛公园多款文创产品全新亮相,并首次推出文创打卡路线,市民游客可以边逛边吃,在古老的皇家园林中感受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不只是天坛的文创冰激凌受热捧,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多地上新的文创雪糕纷纷“火出圈”。成都宽窄巷子脸谱文创雪糕、三星堆青铜面具冰淇淋、武汉黄鹤楼雪糕、莫高窟九层塔雪糕……各种有颜有料有文化的雪糕在网上进行了一场比拼,边逛边吃拍照打卡成为旅游新时尚。
前些年,不少景区的文创产品总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感觉,叫好不叫座。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各地的文化各具特色,但是不少景区推出的文创产品却千篇一律,例如将扇子、丝巾、帽子等大众商品简单地印上一个景区的标志,没有新意。另一方面,商品定价过高。一些景区也曾煞费心机,研发出一系列中高端文创产品,但难免“曲高和寡”。
文创产品不能是景区自弹自唱,不能与市场脱节,而是要抓住游客的心理诉求,引起游客共鸣,因此产品要有实用性和代入感,充分满足游客对商品的需求和对文化的认同。如今,祈愿冰激凌、脸谱文创雪糕、青铜面具冰淇淋之类的“舌尖文创”兴起,让人眼前一亮。除了好看、能解暑外,文创雪糕还是拍照“利器”,手持文创雪糕与对应景观来一张合影,具有新意。
另外,像大雁塔形状的茶砖、城墙主题团扇酥、虎符饼干等文创食品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吸引了游客的眼球,也让本地市民给外地朋友选礼物时不再犯难。“文创+美食”虽然比普通食品贵一些,价格却也在大众接受范围内。更重要的是,文化与饮食结合,传统与时尚“混搭”,令人耳目一新,为游客增添了仪式感和体验感。
除了祈年殿造型冰激凌,天坛设立的文创照相馆,也抓住了游客的兴奋点。过去节假日旅游高峰,景区人山人海,想拍照留影并非易事,一不小心就成了“集体照”。天坛文创照相馆可以全方位模拟自然光线效果,背景可以展现出祈年殿、圜丘等天坛标志性建筑,帮助游客拍出“一个人的天坛”,效果媲美实景。类似的创意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一直以来,我国景区陷入“门票经济”的怪圈,门票价格被不断推高,既加重了公众旅游支出负担,也不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关于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呼声日渐高涨。2018年6月,国家发改委专门印发《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
从长远看,景区门票价格理性回归,除了要有政策“有形之手”发力,还需要市场“无形之手”的推动。文创产品“火出圈”,有助于门票经济“跳出圈”。只有找到新的效益增长点,做到门票、文创两条腿走路,才能使景区逐渐摆脱对于门票收入的依赖,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达成景区和游客的双赢。张涛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电器公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分红总额或不低于300亿元
- 去年我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
- Coinbase产品副总裁披露 NFT 平台界面和购买流程
- 字节跳动将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
- 互联网平台上的“隔离险”热销,真像宣传的那么靠谱吗?
- 高端系列啤酒让不少消费者止步,是物有所值还是收“智商税”?
-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 年货消费,今年更红火
- 满足超两千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 平台春节“发红包”如何实现双赢
- 直播带货亟须 走出“顶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 北京:多次违规停放用户将被限制使用
- 房贷利率下调 年轻人要珍惜“首贷”
- 负压救护车筑牢冬奥会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过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虽说虎年将至,但别被这些谣言给唬了
- 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 银保监会: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
-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
- 我国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 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科技赋能冰雪运动打破时空界限 冰雪旅游发展呈火热趋势
-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已涵盖200多个线下消费场景
- 年报业绩预告火热披露中 投资者要警惕高股价的财务大洗澡行为
- 强化常态化打击,高效打击“假企业”“假申报”等严重涉税违...
- 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将启 严防“饭圈”乱象反弹反复
- 持续深化减费让利工作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惠及企业的发展动力
- 深圳:试点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实现相关事项“一网通办”
- 特斯拉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币持有量没有变化
- 波音Q4财报:787客机造成45亿美元损失 三年来首次实现正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