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经济”格外火热,消费新看点背后蕴藏着发展新活力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这是今年“五一”假期的“经济战报”。增长的数字说明,假期全国文旅市场平稳有序,“五一经济”格外火热。
“五一经济”成绩来之不易鼓舞人心。在国内疫情防控成效显著的前提下,广大消费者出行需求集中释放,各地景区从容迎客,实现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美好生活的“共赢”。 “五一”假期出行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国内旅游收入,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经济恢复并持续向好的趋势日渐显现。
经济热的背后,看点十足。依托智慧旅游平台、网站等,精准预测和精准管理客流,科技赋能旅游;智慧零售、在线教育、乡村民宿等业态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消费者的新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打卡红色景区、学习党史知识、感悟红色精神,成为不少人的选择,文旅消费的红色新地标备受青睐。应该说,这个“五一”假期,人们的消费需求是多元的,旅游供给也随之拓展,从技术到业态、从线下到线上、从旅游到文化、从商品到服务,垂直化、精细化、精巧化的消费市场正在形成强大的经济吸纳能力。
“五一经济”不过是日渐蓬勃的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流动性增强,消费火爆,说明中国经济活力十足。5月1日至5月4日,网联平台共处理资金类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68.24亿笔,金额4万亿元,交易笔数和金额均为历史同期最高。截至5月5日24时,“五一档”票房超16.82亿,近4445万人次观影,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均创新高。一笔笔支付、一张张影票,在一分一秒的数据跳动中绘出了经济攀升的线条,有望进一步激发蕴藏在消费者群体中的活力。
“五一”旺盛的假日市场需求、优化的消费市场结构背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切实总结好防控经验,应对好一次次“压力测试”,让假期经济好势头延续起来;又如,在人员流动增强的情况下,继续鼓励预约出游、错峰出行的好做法,分层分时满足不同人群消费需求;再如,继续做好三四线城市的文旅市场,鼓励人们体验慢生活,深度开发并拓展体验式旅游项目。有专家表示,伴随着消费模式、消费需求多样化,国内消费抗冲击的韧性会随之增强。其实,旅游消费是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大循环的一个起点,只有在消费升级、结构优化、市场拓宽、业态丰富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需对经济的拉动效应。
中国的这个“五一”假期,引来不少外国网友羡慕点赞,“创纪录”“强心针”“强力反弹”等成为外媒关注的高频词。的确,从“五一经济”的火热,可以看到消费新看点背后蕴藏着发展新活力。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电器公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分红总额或不低于300亿元
- 去年我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
- Coinbase产品副总裁披露 NFT 平台界面和购买流程
- 字节跳动将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
- 互联网平台上的“隔离险”热销,真像宣传的那么靠谱吗?
- 高端系列啤酒让不少消费者止步,是物有所值还是收“智商税”?
-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 年货消费,今年更红火
- 满足超两千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 平台春节“发红包”如何实现双赢
- 直播带货亟须 走出“顶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 北京:多次违规停放用户将被限制使用
- 房贷利率下调 年轻人要珍惜“首贷”
- 负压救护车筑牢冬奥会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过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虽说虎年将至,但别被这些谣言给唬了
- 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 银保监会: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
-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
- 我国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 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科技赋能冰雪运动打破时空界限 冰雪旅游发展呈火热趋势
-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已涵盖200多个线下消费场景
- 年报业绩预告火热披露中 投资者要警惕高股价的财务大洗澡行为
- 强化常态化打击,高效打击“假企业”“假申报”等严重涉税违...
- 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将启 严防“饭圈”乱象反弹反复
- 持续深化减费让利工作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惠及企业的发展动力
- 深圳:试点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实现相关事项“一网通办”
- 特斯拉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币持有量没有变化
- 波音Q4财报:787客机造成45亿美元损失 三年来首次实现正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