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不仅在农业领域“发力”,同时赋能传统制造业“大变身”
7日,在贵州六盘水举行的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行贵州站活动会场外,从事10多年建材行业的倪文勇打开安装在手机上的“砼智造”App,向记者展示公司客户下单后的混凝土生产、运输情况,可实时进行监控。
“从客户下单到原材料配比,产品生产、配送、使用等,都实现了在平台上全追踪、全溯源。”倪文勇说,大数据正成为传统产业的“加速器”,用“活”大数据可实现建材到建筑的数字化。
2015年,倪文勇开始规划大数据与传统建材行业的深度融合,2018年“砼智造”云平台上线运行,公司3条混凝土搅拌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从15人缩减至2人,每年节省20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人力成本,且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不良率下降。
借助“砼智造”平台,倪文勇的公司还实现了远程操控和现场无人化生产。目前,“砼智造”已成为中国国内首个高性能混凝土大数据项目。
贵州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近年来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实施“腾笼换鸟”。目前,已有6000余家贵州实体经济企业和大数据服务商在融合培训活动中开展供需对接、洽谈合作。
“平台现有基地动态、供应大厅、价格行情等8个大功能,贵州各地种植的蔬菜什么时候上市?平台一目了然。”贵州蔬菜集团信息产业部负责人吴汉品说,贵州农产品大数据平台还能通过分析数据反过来指导种植,真正做到产销对接。
贵州蔬菜种植总面积1850万亩,农产品品种丰富且质量优良,因不了解市场需求仍存在销售难等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贵州蔬菜集团利用大数据为农产品销售“开路搭桥”。
截至2021年4月30日,贵州农产品大数据平台(黔菜网)已覆盖86个县区、3765个基地(276.48万亩),汇总中国8个主要市场贵州农产品销售数据。
吴汉品说,现在贵州农产品接近上市就已经有了订单,刚出田地就能迅速“飞”往目标市场完成交易,因信息不通畅而滞销的情况极少出现。
大数据不仅在农业领域“发力”,还赋能传统制造业“大变身”。传统制药企业汉方药业使用中药提取自动控制系统后,工人减少50%产能却增加了10倍,“老干妈”通过大数据平台把油辣椒卖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显示,2020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超过15%,连续6年排名中国第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指数超过40。
作者 周燕玲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电器公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分红总额或不低于300亿元
- 去年我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
- Coinbase产品副总裁披露 NFT 平台界面和购买流程
- 字节跳动将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
- 互联网平台上的“隔离险”热销,真像宣传的那么靠谱吗?
- 高端系列啤酒让不少消费者止步,是物有所值还是收“智商税”?
-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 年货消费,今年更红火
- 满足超两千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 平台春节“发红包”如何实现双赢
- 直播带货亟须 走出“顶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 北京:多次违规停放用户将被限制使用
- 房贷利率下调 年轻人要珍惜“首贷”
- 负压救护车筑牢冬奥会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过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虽说虎年将至,但别被这些谣言给唬了
- 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 银保监会: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
-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
- 我国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 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科技赋能冰雪运动打破时空界限 冰雪旅游发展呈火热趋势
-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已涵盖200多个线下消费场景
- 年报业绩预告火热披露中 投资者要警惕高股价的财务大洗澡行为
- 强化常态化打击,高效打击“假企业”“假申报”等严重涉税违...
- 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将启 严防“饭圈”乱象反弹反复
- 持续深化减费让利工作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惠及企业的发展动力
- 深圳:试点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实现相关事项“一网通办”
- 特斯拉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币持有量没有变化
- 波音Q4财报:787客机造成45亿美元损失 三年来首次实现正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