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欧美 落地新加坡 BioNTech忙扩产
原标题:落地新加坡BioNTech忙扩产
在反对美国提议的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之后,BioNTech扭头就将建厂扩产提上了日程,而且还选择走出欧美,将重心放在了新加坡。为了全球布局也好,加速商业化也罢,对于BioNTech而言,这都是长远的野心,眼下新工厂的焦点无疑仍在扩大疫苗产能上。
当地时间周一,德国疫苗生产商BioNTech宣布,将在新加坡设立其东南亚区域总部,并将在新加坡建厂,生产mRNA疫苗、其他传染病药物和癌症药物。如果获得规划批准,BioNTech计划今年在新加坡开设办事处并开始建造制造工厂,该工厂可能最早在2023年投产。
据BioNTech预计,该工厂每年将能够生产数亿剂mRNA疫苗,不过具体取决于特定疫苗种类。
受此消息影响,周一美股盘前,BioNTech的股价大涨8.05%,报198.49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将是BioNTech在德国以外的第一个制造工厂,也是其在欧美以外的第一个办事处。去年,BioNTech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设立了美国区域总部。
但这并非BioNTech出海的唯一路线。前一天,该公司刚宣布其在大中华区的布局。5月9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公告,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拟与BioNTech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以实现mRNA新冠疫苗产品的本地化生产及商业化。
根据条款书,复星医药产业以及BioNTech分别持有该合资公司50%股权。不过对于新加坡投资的金额和计划,公司还没有披露。对于新加坡的办事处和工厂的具体计划安排,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BioNtech公司,对方回复表示以官网公布的新闻材料为准。
从BioNTech的规划来看,这一步不仅是为了应对疫情,也是自己产业布局所需。该公司CEO沙欣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建成“21世纪免疫疗法的龙头企业”,“我们将此视为对新加坡生物技术的一项长期投资……它已经超越了新冠疫苗的范围”。
至于新加坡,或许也将受益不少。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长陈振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投资是对当地生物制药生态系统的“推动”。他补充说,新的mRNA技术已“大大减少”了生产疫苗所需的时间。
BioNTech与辉瑞合作研发的mRNA新冠疫苗是最早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疫苗之一,在英国、欧盟、美国均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目前正向90多个国家供应以mRNA为基础的新冠疫苗,并预计到今年年底,新冠疫苗产量从此前预计的25亿剂增加到至多30亿剂。欧委会刚与BioNTech及其合作伙伴辉瑞签署了订购18亿剂新冠疫苗的订单。
无论BioNTech的野心有多大,但此次新建厂,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为了扩大生产,同时也应对了此前美国政府提出的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
沙欣此前表示,“完全没有必要”豁免专利。随着BioNTech迅速扩大生产,全球将只需9个月就可以拥有“绰绰有余的”疫苗,即使放弃疫苗专利权,亦不会缓解未来数月供应短缺问题。
当时,沙欣就曾透露,针对如何加大产量问题,公司正努力扩充生产网络,包括建立mRNA疫苗生产工厂,并透过与其他疫苗制造商合作,确保会有更多供应。
据了解,新建的mRNA工厂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设施,将具备高度自动化的mRNA生产能力,包括原料药、药物产品的填充和完成。
对于新的计划,沙欣也信心满满:“有了这个计划中的mRNA生产设施,我们将提高整体网络能力,并扩大我们向世界各地制造和交付mRNA疫苗和疗法的能力。”
除此之外,BioNTech近期也更新了其制备工艺,使得疫苗可以在2至8摄氏度的条件下储存运输,这将有助于提升该疫苗的可及性。
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去年12月最初批准这款疫苗时,要求其在零下80摄氏度至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环境运输和储存。沙欣透露,BioNTech依然在开发新配方,预计可以使疫苗在2至8摄氏度的条件下稳定储存3个月。
虽然此番建厂的目标宏大,但是最重要的疫苗产能能否得到提升?疫苗专家陶黎纳表示,公司的这个计划应该是主要对于mRNA疫苗的长远打算,因为这个技术不单单只用于新冠疫苗,而是一种公司研发出来的新技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另一方面,工厂要到2023年才能投产,所以,近期的疫苗生产,应该还是得指望德国本地的工厂。”陶黎纳说道。
在消息发布的同一天,美国监管机构还批准12岁至15岁儿童接种辉瑞-BioNTech新冠疫苗。此前美国给予辉瑞-BioNTech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仅限于16岁或以上者。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赵天舒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电器公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分红总额或不低于300亿元
- 去年我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
- Coinbase产品副总裁披露 NFT 平台界面和购买流程
- 字节跳动将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
- 互联网平台上的“隔离险”热销,真像宣传的那么靠谱吗?
- 高端系列啤酒让不少消费者止步,是物有所值还是收“智商税”?
-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 年货消费,今年更红火
- 满足超两千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 平台春节“发红包”如何实现双赢
- 直播带货亟须 走出“顶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 北京:多次违规停放用户将被限制使用
- 房贷利率下调 年轻人要珍惜“首贷”
- 负压救护车筑牢冬奥会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过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虽说虎年将至,但别被这些谣言给唬了
- 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 银保监会: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
-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
- 我国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 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科技赋能冰雪运动打破时空界限 冰雪旅游发展呈火热趋势
-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已涵盖200多个线下消费场景
- 年报业绩预告火热披露中 投资者要警惕高股价的财务大洗澡行为
- 强化常态化打击,高效打击“假企业”“假申报”等严重涉税违...
- 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将启 严防“饭圈”乱象反弹反复
- 持续深化减费让利工作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惠及企业的发展动力
- 深圳:试点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实现相关事项“一网通办”
- 特斯拉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币持有量没有变化
- 波音Q4财报:787客机造成45亿美元损失 三年来首次实现正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