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企业的招聘资料引热议,高科技“猪队友”也越来越多
包吃包住,研究生年薪18万元起步,养猪企业的招聘资料再一次掀起舆论的波澜。“大材小用”“养猪都不配了”之类的讨论沸沸扬扬。
一面是日常消费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另一面,却是脏与不堪的代名词,在外界眼中,猪的割裂感之于其他物种更甚。简言之,愿意吃猪肉,但不想看猪跑。
低技术含量、低成本投资,高人力劳作,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基础业态,传统农业的三大特性已经成了刻板印象,即便“士农工商”的排名已经成了过去式,“农”的地位却成了垫底的那一个,而猪的特性又为农业中的养猪行业更增加了几分偏见。
当这一偏见进一步延续到择业中,便组成了对高学历养猪的讶异声。
诸如此类的报道并不鲜见,而在养猪的标题前,或缀以北大毕业,或加上硕士海归等定语。高学历,养猪场,两个词在传统语境下的差距越是远,组合起来越能吸睛。抓住的,是大众对养殖工作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对现代化农业的无知和好奇。
猪还是印象中鲜美可口的样子,但养猪早已不在脏乱差的环境中了。科学与技术赋能一切,也让猪得以飞到风口之上。
一年7亿头的消费量下,家庭饲养不可能满足当前庞大的内需,成熟的现代化产业链嵌入养猪行业。自动投料喂水、空调暖气供应、消毒隔离室、污水降解池,全自动的系统、全英文的设备已是现代化养猪的标配;“猪芯片”、猪脸识别、数字化管理也被提上日程。
而当猪瘟袭来,散户遭遇灭顶之灾,对规模化养殖的渴望愈发迫切。大企业趁机扩张,但也需要制胜法宝,有钱有设备,也更需要懂得用钱用设备的人才,招聘简章对高学历的青睐也无可厚非。
疫情期间起飞的猪价让全民草木皆兵,也让规模化的养殖企业进一步尝到甜头。今年一季度,养猪巨头牧原股份净利暴涨70%,日赚7000万元。
长期稳定的刚需和显而易见的利益面前,高科技的“猪队友”也越来越多,从网易十多万一头的“丁家猪”,到阿里云AI养猪、京东智能化养猪,生猪养殖技术流成为大势所趋。产业更迭升级,养的是猪,也是技术。
民以食为天,作为国之根基,农业与国家的发展并驾齐驱。当行业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认知,那么优质岗位无疑也需要与之适配的人才,双向公开的招聘面前,职业从无贵贱,德才配位足矣。
与其说高学历养猪是大材小用,不如说是产业升级下的高技能人才稀缺。“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这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正如养猪岗位的招聘启事上,高的不是学历门槛,是对学识和技能的要求。知识可以改变人生,也能颠覆猪生。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电器公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分红总额或不低于300亿元
- 去年我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
- Coinbase产品副总裁披露 NFT 平台界面和购买流程
- 字节跳动将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
- 互联网平台上的“隔离险”热销,真像宣传的那么靠谱吗?
- 高端系列啤酒让不少消费者止步,是物有所值还是收“智商税”?
-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 年货消费,今年更红火
- 满足超两千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 平台春节“发红包”如何实现双赢
- 直播带货亟须 走出“顶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 北京:多次违规停放用户将被限制使用
- 房贷利率下调 年轻人要珍惜“首贷”
- 负压救护车筑牢冬奥会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过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虽说虎年将至,但别被这些谣言给唬了
- 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 银保监会: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
-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
- 我国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 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科技赋能冰雪运动打破时空界限 冰雪旅游发展呈火热趋势
-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已涵盖200多个线下消费场景
- 年报业绩预告火热披露中 投资者要警惕高股价的财务大洗澡行为
- 强化常态化打击,高效打击“假企业”“假申报”等严重涉税违...
- 清朗·2022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行动将启 严防“饭圈”乱象反弹反复
- 持续深化减费让利工作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惠及企业的发展动力
- 深圳:试点开展互联网处方药销售,实现相关事项“一网通办”
- 特斯拉报告显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币持有量没有变化
- 波音Q4财报:787客机造成45亿美元损失 三年来首次实现正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