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洞察 > 正文

互联网原生IP崛起,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6月1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新华·文化产业IP指数报告(2021)》在京发布。指数结果显示,当前我国互联网原生IP崛起,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头部IP优势明显,我国文化行业有望迎来“超级IP”。

据悉,中国经济信息社启动研发“新华·文化产业IP指数”,从用户参与、口碑评价、IP开发和跨文化拓展四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指数首期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电影、网络连续剧、移动游戏、网络文学、网络动画(不含儿童动画)、网络漫画六个领域新发布或仍提供更新、下载等服务的各前20名中国当代文化产品,共113个IP,最终公布综合表现前50位的IP。

(文化产业IP综合表现TOP50(2019.01-2020.12))

《报告》显示,从排名曲线看,IP综合表现的长尾效应显著。排名越靠前、曲线斜率越高,表明IP的综合表现越好,优势越明显。其中,“斗罗大陆”“流浪地球”属第一梯队。而在来源类型方面,源自互联网的优质IP占比达75%,较往年有显著增加。互联网原生IP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活力。

(文化产业IP综合表现TOP50(2019.01-2020.12)(单位:分))

《报告》指出,从指数结果来看,市场已经出现了反响较好的跨领域联动改编,也有题材更加多元的优质作品,这为下一阶段相应内容领域的新赋能以及IP资产的二次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有望出现超级IP。

网文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如今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潜力作家、优质作品不断涌出,已成为其他文化领域创作的重要生产资料。指数计算结果显示,TOP50中,网文原生IP占比最高,达40%;这一占比在TOP20中也达到了40%,较2017-2018年结果有较大幅度提升。网络文学IP孵化集中地效应加强。

随着围绕网络文学改编的产业链上下游更加通畅,网文影视化模式目前已逐渐趋于成熟。以网文IP改编的影视剧《庆余年》为例,在2019-2020年播放量总计105.13亿,市场热度一度走高。经过动漫、影视等具备更大用户基础的文化形态改编,也进一步放大了网文IP的源头价值,不断实现对原生内容的反哺,推动网络文学商业模式不断升级。

《报告》显示,漫画以20%的占比成为数字文化内容的第二大源头,原生国漫IP不断成长且整体表现较好。年来国漫的发展充分依托行业头部台,极大地提高了曝光度,出现了诸多优质作品。漫改市场也逐渐升温。头部漫画作品经过多年的内容沉淀,同时在动画化和跨界合作的推动下,已具备影视化开发的潜质。

(综合表现TOP50的IP原生类型占比(2019.01-2020.12))

要构建优质IP,需要对其开发模式进行有序规划,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相应的迭代升级。此外,对IP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开发衍生品类并与场景相结合,也是促进IP价值衍生的重要一环。从本期指数研究结果来看,“文学+动画+连续剧”“文学+电影”“动漫+游戏”的组合收效更加显著。跨界联动也将为IP带来新势能。尤其是二次元潮流已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一些漫画或动画IP开始由线上转为线下,加速IP的价值转换。

此外,IP生命力的延续需要围绕IP的产业化开发,IP产业化离不开IP运作台化与良好的协同机制。《报告》建议,行业内应整合生产关系、协调生产体系,强调共通、共创、共生的IP构建模式,共同打造有着统一价值内核,覆盖面广、多元多样的内容矩阵。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

关键词: 互联网 文化产业 活力 超级IP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