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百万传奇人生落幕,买卖国库券赚第一桶金
“中国第一股民”之称的资深股民杨怀定在6月13日凌晨去世,享年71岁。
相比真名杨怀定,“杨百万”这个名字更为人熟知。作为中国第一个靠资本市场发财的普通人,他的故事不仅在市井里为人津津乐道,还曾登上《时代》、《新闻周刊》等世界媒体,堪称一代上海滩传说。
从“倒爷”到“第一股民”,杨百万堪称股市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国库券发家
关于杨百万“致富”流传最广的版本是,他在26份报纸找到致富线索。
不过,杨怀定当年在上海铁合金厂的一位同事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细节或许有些出入。他透露,1988年4月,在上海铁合金厂担任仓库管理员的杨怀定一气之下辞职。此事缘起当年春节前后,工厂仓库丢失了一吨多铜材。因妻子承包的电线厂所用原料正是铜材,于是杨怀定成了重点怀疑对象。
无故蒙冤,心有不甘,杨怀定在仓库仓库蹲守了一个月,终于抓到嫌疑人。自证清白之后,杨怀定负气辞职。至于辞职的“底气”,该人士称,这主要来自于一笔亲戚的金钱馈赠。按当时的银行利息,这笔资金每月产生的收益已超过了当时杨怀定36元的月工资。
杨怀定选择倒卖国库券,也有些传奇。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这源于一次去杭州存钱,在火车上与几位陌生人的一番攀谈。但无论哪个版本,在倒卖国库券作为“第一桶金”这点上,坊间没有任何争议。1988年春,国库券转让从我国7座城市开始试点,逐步增加到在61座城市放开,并出现异地差价。
那时国务院有文件,规定国库券不得低于面值买卖,但各地执行情况不一。上海执行得最好,交易从没有低过面值。也正是这一点保证了杨百万国库券异地买卖的价差。当时,有些地区的国库券交易价格与上海相比差价最多超过10元,利润极其丰厚。杨怀定不分昼夜地乘火车在全国跑,他总结出经验,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国库券越便宜。
在复利效应下,短短几个月,杨怀定就拥有了百万家产。这在当时是个非常惊人的数字,那时上海银行国库券日成交额约70万元,而杨怀定一人就占去了1/7。
杨怀定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带着百万元现金乘火车到处跑的场景。“我带着100万麻烦特多,因为当时进出火车站要检查危险品,一打开包,X光一照,哇!都是人民币!所以那时我老在火车站被扣留下来。别人想这个人一定非偷即抢。”杨怀定说。
后来,为了安全起见,杨怀定提出请求,并经公安部门允许,他配了两个保镖,两个人月工资1200元。第二天上海的《解放日报》就刊发了一条新闻,称上海出现了第一个请公安人员当私人保镖的先富起来的人。
“我实际上赚的就是这个政策的钱。”一直以来,杨怀定从不否认发家致富沾了政策的光。因担心背上“投机倒把”的帽子,杨怀定主动要求到税务局纳税。后来报纸也报道了,并说公民的纳税意识在提高。
股市“杨百万”
在国库券捞到“第一桶金”的杨怀定在股市上亦有传奇。
“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的第一天,我一个人独揽了交易量的一半,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当时,杨怀定坚定地认为,国家设立证券交易所,一定会有大发展,他没有理由不积极参与。杨怀定入手的第一只股票是“老八股”之一的“真空电子”。那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只有8只,所以称为“老八股”。
从炒国库券到炒股票,每次进出市场的资金均达上百万元,故“杨百万”这个形象称号也在市场中传播开来。在那个万元户还很稀缺的年代,杨百万算得上是真正的“牛散”。
杨怀定的投资之旅并非一帆风顺。1993年,他也曾有一天亏8万元的经历。然而,他的“股神”大名也是在此时扩大起来的。当时,整个A股市场气氛非常热烈,沪指从400点一路上涨至1500点。而在这种气氛中,很多人看多认为沪指会涨到1800点,但杨百万选择在1500点抛售,从而一战“封神”。
在早期炒股大户中,杨怀定也是“常青树”般的人物。上海的第一代股民中,曾经有8位“大哥级”人物受到股民追捧,被称为“八大金刚”。然而,经过几轮牛熊洗礼,就仅有杨怀定仍活跃在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早期大户很多败于股灾不同。杨怀定变成杨百万后,他买了5套房子。此外,学历不高的他还先后出版了《要做股市赢家》等5本专著,并和儿子一起开发出了“杨百万决策操作系统”软件。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 电子血压计原理
- 各类放大器电路设计
- 电感线圈的常识普及
- 联想ThinkPad T410真机拆解
- 无线通信原理
- 格力电器公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分红总额或不低于300亿元
- 去年我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
- Coinbase产品副总裁披露 NFT 平台界面和购买流程
- 字节跳动将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
- 互联网平台上的“隔离险”热销,真像宣传的那么靠谱吗?
- 高端系列啤酒让不少消费者止步,是物有所值还是收“智商税”?
-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 年货消费,今年更红火
- 满足超两千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 平台春节“发红包”如何实现双赢
- 直播带货亟须 走出“顶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 北京:多次违规停放用户将被限制使用
- 房贷利率下调 年轻人要珍惜“首贷”
- 负压救护车筑牢冬奥会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过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虽说虎年将至,但别被这些谣言给唬了
- 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 银保监会: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
-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
- 我国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 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科技赋能冰雪运动打破时空界限 冰雪旅游发展呈火热趋势
-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已涵盖200多个线下消费场景
- 年报业绩预告火热披露中 投资者要警惕高股价的财务大洗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