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产业链成熟,我国玻尿酸入“食”空间潜力巨大
被爱美人士所熟知的玻尿酸现身食品行业。今年年初政策放开玻尿酸在普通食品中的应用,开启了我国玻尿酸食用元年。在7月9日举办的透明质酸钠(即玻尿酸)在食品领域应用前景研讨会上,众多行业人士认为,玻尿酸入“食”潜力巨大,我国食品级玻尿酸产品终局市场规模或可达206亿元。
玻尿酸入“食”潜力巨大
玻尿酸入“食”潜力巨大。在7月9日举办的透明质酸钠在食品领域应用前景研讨会上,天风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吴文德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玻尿酸原料生产销售国,2019年中国玻尿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81%。中国生产的食品级玻尿酸原料已供应国外品牌多年,上游产业链成熟,政策放开后我国玻尿酸入‘食’空间潜力巨大。”
据了解,透明质酸又称玻尿酸,是存在于人体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天然直链多糖,通常以钠盐也即透明质酸钠的形式存在。玻尿酸主要分布于眼玻璃体、关节、脐带、皮肤等部位,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对于玻尿酸入“食”的优势和应用前景,华熙生物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郭学平介绍,玻尿酸作为国家新食品原料的首要优势在于安全性有保障,玻尿酸是人体本身就有的物质,因此非常安全。其次,玻尿酸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具有功效性,目前玻尿酸已在国外应用多年,功效已被多次论证。
据了解,在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玻尿酸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产品已被允许添加在食品或膳食补充剂中,并得到广泛使用。从全球范围来看,食品级玻尿酸原料占比过半,发展成熟度高。据艾媒咨询分析,全球玻尿酸原料整体市场2015-2024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7%。其中,食品级原料占比在2019年达到48.3%,领跑市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表示,玻尿酸最早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被应用到功能食品的制作中,带有鲜明的保健机能。口服玻尿酸可以保护胃肠道健康、护眼、缓解骨关节炎、改善皮肤功效等。
我国开启玻尿酸食用元年
对于玻尿酸的食品化,我国也已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应用。今年年初政策放开玻尿酸在普通食品中的应用,正式开启了我国玻尿酸食用元年。
据了解,早在2008年,我国已批准玻尿酸为新资源食品,但使用范围限于保健食品原料,同时要求玻尿酸食用上限为每天200毫克。厂家生产含有玻尿酸的保健食品需要通过保健食品审批,拿到“蓝帽子”(我国保健食品专用标志)。截至2019年,国内约有28种含有食品级玻尿酸成分的终端产品,申报功能大多为改善皮肤水分和增加骨密度。
今年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蝉花子实体(人工培植)等15种“三新食品”的公告》中,玻尿酸正式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产品使用范围从原来的仅作为保健食品原料添加剂,扩大到乳及乳制品、饮料类、酒类、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冷冻饮品。
作为玻尿酸生产及销售企业的华熙生物2004年便在国内首次启动玻尿酸作为食品添加的申报工作。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将今年称作玻尿酸应用于普通食品的元年,表示一个很好的生物活性物对于我国食品领域的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玻尿酸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后的半年时间内,我国玻尿酸食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众多厂家开始布局玻尿酸食品领域。例如,华熙生物上线了首个健康食品品牌“黑零”,推出含有玻尿酸的白芸豆纤体咀嚼片、健脑明目软糖、西洋参餐前饮、胶原水光饮、修护燕窝饮、舒眠因子抗衰软糖六大产品;Wonderlab上市了首款口服玻尿酸软糖;焦点福瑞达推出天资玉琢玻尿酸饮品。
我国食品级玻尿酸产品终局市场规模或可达206亿元
玻尿酸作为食品原料从保健食品走向普通食品,应用场景大幅扩宽,终端应用场景向好。业内人士认为,玻尿酸被批准为新原材料将为食品行业带来变革,未来市场将不断扩容。
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提到,经过30年变迁,监管日趋完善,新食品原料发展迎来新生机。新食品原料的食品属性定位以及更深入的安全性和功能性研究,将助推我国食品行业和特殊食品的发展。
吴文德认为,未来国内会出现含玻尿酸的口服液、胶囊、片剂、冲剂等和含玻尿酸的零食、糖果、饮料、乳及乳制品、酒类等以及含玻尿酸的宠物食品等。他预测,未来我国食品级玻尿酸终端产品中期市场规模约为88亿元,终局市场规模约为206亿元。
蒙牛集团研发工程师史玉东表示,未来公司会加大研发力度,将玻尿酸和一些功能配料进行有机结合,实现1+1>2的效果。同时,公司还会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例如老年人或女性的消费需求进行配方调整。
不过,罗云波同时提到,新食品原料在助推食品行业发展变革的同时也面临几大挑战,一是新食品原料的监管,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兼顾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监管难题;二是新食品原料的安全评价,评价方法、流程和机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三是功能研究,未来新食品原料应用到特医食品中,应有充分的功能研究验证。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保险打工人年终奖多数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样发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险企去年保费收入增长0.03% 行业整体增速放缓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紧跟“三农”方向,护好国人“油罐子”,健康保障践行长康
- 美素佳儿奶粉好吗?美素佳儿从这三点出发证实自身品质
-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 电子血压计原理
- 各类放大器电路设计
- 电感线圈的常识普及
- 联想ThinkPad T410真机拆解
- 无线通信原理
- 格力电器公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分红总额或不低于300亿元
- 去年我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 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提升
- Coinbase产品副总裁披露 NFT 平台界面和购买流程
- 字节跳动将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对岛”
- 互联网平台上的“隔离险”热销,真像宣传的那么靠谱吗?
- 高端系列啤酒让不少消费者止步,是物有所值还是收“智商税”?
- 警惕抢票软件背后的风险
- 年货消费,今年更红火
- 满足超两千万辆电动车充电需求
- 平台春节“发红包”如何实现双赢
- 直播带货亟须 走出“顶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来自管控人员
- 北京:多次违规停放用户将被限制使用
- 房贷利率下调 年轻人要珍惜“首贷”
- 负压救护车筑牢冬奥会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过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虽说虎年将至,但别被这些谣言给唬了
- 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 银保监会: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
- 强化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
- 我国进一步缩短负面清单 为外商投资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 科技赋能冰雪运动打破时空界限 冰雪旅游发展呈火热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