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公司 > 正文

越来越不完美的“大女主”们

由HBO出品、“绯红女巫”伊丽莎白·奥尔森(Elizabeth Olsen)领衔主演,《大小谎言》主创团队鼎力加盟的限定剧集《爱与死亡》根据发生在1980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起真实凶杀案改编,这起案件并不复杂,却轰动了当时的美国。一位名叫坎迪(Candy Montgomery)的家庭主妇,用斧子愤怒地砍向自己在教会唱诗班好友贝蒂(Betty Gore)四几十刀,使其身亡,而坎迪正好也是贝蒂丈夫的出轨对象,所以凶手作案的动机不难预料。但令人震惊的是,在法庭上坎迪尽管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但却被当庭判以正当防卫而无罪释放,所以这起案件也被称作史上最完美的斧头杀人案。

由于结果太过戏剧性,该起案件也被多次搬上荧幕,1990年上映的电影《小镇谋杀案》便是改编于此。而去年上线、由杰西卡·贝尔(Jessica Biel)主演的Hulu剧集《坎迪》讲述的也是这个故事。但很明显《坎迪》是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来进行剧本创作的,而《爱与死亡》却创造性地对将逃脱法律审判的完美加害者抱以中立的立场,重点探讨——坎迪为什么从一个家庭幸福的主妇变成了穷凶极恶的凶手的?


【资料图】

为了塑造好坎迪这个人物,伊丽莎白·奥尔森做了大量功课,也贡献了绝佳的演技,她将坎迪不同时期的角色变化演绎得恰到好处。最初她是受人欢迎的社交达人,丈夫工作体面,儿女双全,经济状况也称得上中产,看上去她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但个中苦涩只有她自己清楚,丈夫看似体贴,实则不解风情,琐碎的家务压得她喘不过气,自己的劳动价值不被重视,这一切滋生了她内心疯狂的种子,想要寻找刺激来抵消她对婚姻生活的厌倦。

此时,教会好友贝蒂的丈夫艾伦出现了,他其貌不扬,但能给温迪足够的情绪价值,这段不正当的关系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但足够成为凶杀案的导火索。得知此事的贝蒂找来坎迪对峙,患有产后抑郁的贝蒂将她逼上绝路……经历一系列重大变故,坎迪情绪几近崩溃,重压之下的她内心还有着更不为人知的一面,原来童年阴影导致她患有精神疾病,砍人的行为也只是出于防卫的目的。坎迪的压抑、疲惫、激情、幸福、惊慌、冷静、崩溃各种大起伏的情绪在“奥妹”的诠释下变得极有层次,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凶手”共情,做出和当年陪审团法官一样的决定。在离开“绯红女巫”这个角色后,“奥妹”有了足以证明演技的重要角色,未获得今年艾美奖提名实属遗憾。

塑造“恶女”的主角形象也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杀死伊芙》《 致命女人》《 猛禽小队》都将“不好惹”的女人设定成了主角。在传统观念中,女性是温柔的,“暴力”一词似乎与之无关,但人人都有阴暗面,女人也是会叛逆、会愤怒、会反击,甚至会“杀人”的,这不是在为施暴者开脱,而是将女性放在凝视主体的视角来看,这也是《爱与死亡》想要传达的核心。

《不完美受害人》套用了近年来社会新闻中常出现的一词,在很多涉及性别暴力的案件中,大多数人往往要求受害者是“完美的”,一旦有一丁点的瑕疵,那必然会引起舆论的反转。然而,受害人真的一定要“完美”吗?

林允饰演的赵寻就是这么一个“不完美的受害人”,在一桩第三方匿名报警的职场性侵案中,女性受害人赵寻在第一时间否认受到伤害,但5天后却改口指控上司,一切的证据纷纷指向赵寻——她不但接受了上司的金钱,还留下了“你情我愿”的证词,看上去这好像是她别有用心的诬告,但周迅饰演的律师林阚却发觉出了其中的不寻常,钟楚曦饰演的警察晏明也一直相信赵寻的清白。随着案情细节披露,赵寻被人肉、被网暴,遭受荡妇羞辱,工作失业、生活失序……在法定事实与内心的“客观事实”之间,林阚面临前所未有的职业伦理挑战。

有人说这部剧受害人的角色塑造太失败,一些观众会因为她的胆小懦弱、言行不一、贪慕虚荣而对“爱慕”她的上司表示同情。受害人没那么好,加害者也没那么坏。但在主创看来,这就是他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受害者看上去即使不堪,惹人厌恶,但受害者就是受害者,无所谓完美与否。尤其在这种权力不平等的关系中,受害的那一方迫于上位者的压力,在安全且不伤害到自己的情况下能明确拒绝的少之又少,更多时候只能无声反抗。而这种“无声”,在上位者看来就是“默认”。《不完美受害人》犀利点明了受害人面对此情况的困境,将她们的心理状态展现得很到位,还涉及PUA、家庭暴力等热门话题,看得出来主创想要深入探讨的勇气。

林阚、赵寻、晏明三位的身份职业不同,但都因共同的性别立场站在了一起。剧中也不只有赵寻一位不完美受害人。曾经的林阚遭遇了导师的骚扰但接受了他提供的工作机会,是不完美受害人;颖儿饰演的米芒迫于金钱原因和丈夫结婚但被家暴蹂躏,也是不完美受害人。“不完美”只是不同道德标准下赋予女性的枷锁,只有“受害人”是法律保护的对象。

剧中赵寻的独白也耐人寻味:“从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遭遇,指控伤害我的人那天起,每时每刻我都在接受道德的审判。之前我的每次犹豫、纠结、软弱都成了被道德定罪的证据,我被伤害的事实因为被定罪的道德无法获得法律保护和舆论同情,还可能构成我另一个罪行,侵害了伤害我的那个人的名誉。他和我,到底谁是受害人?”根本不存在也不需要所谓的“完美受害人”,有的只是勇敢说不的她们。

编辑、撰文:李婧

设计:open

图片来源:豆瓣影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