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融业聚焦产业强链补链 精准赋能科创企业
日前,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情况显示,截至3月末,江苏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2.39万亿元,较年初新增2476.43亿元,同比增长11.54%。其中,3月份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7%。至此,我省制造业贷款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
制造业贷款的持续攀升,背后是金融活水流速与制造业发展增速之间的不断适配。尤其是在当前多地疫情散发的背景下,全省金融业聚焦产业强链补链和转型升级,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倾斜信贷资源,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质量和水平。
破题供应链金融
为强链补链“撑腰”
最近,泰州的王先生喜忧参半。喜的是,他的企业顺利拿到了下游某大型企业的千万元订单。忧的是,受疫情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一时资金周转不足,拿不出资金支付原材料款项。
了解到这一情况,江苏银行泰州分行立即在“供应链金融云平台”上开具了千万元“e融单”。凭借“e融单”,王先生获得了线上融资,解了燃眉之急。
制造业上下游企业众多,在参与产业链中逐步形成高度互补、相互合作的产业体系。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制造业强链补链提上日程,加速推进。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金融创新不能慢。针对制造业强链补链、转型升级中的资金难题,供应链金融成为当下金融业创新的重点内容。其创新之处在于,在不影响大中型企业资金使用的情况下,将其信用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围绕着《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全省金融业量身定制,深度对接,着力打通服务“堵点”“难点”。
近两年来,江苏农行的制造业贷款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平均年增幅27%。与此同时,该行2021年以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19.3%,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占比22%,分别较2020年上升5.1个百分点、4个百分点。
“我们从单列信贷计划、进一步优化机制、减费让利降低成本等方面优先保障制造业贷款。”该行行长张建良说,针对“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我们已完成50条重点产业链服务方案编制,新增用信280亿元。
抓实投资、扩大制造业项目有效投资更是金融机构的“重头戏”。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针对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制定金融服务18条措施。今年以来,该行相继为立铠精密、SK海力士分别贷款2.1亿美元和1.5亿美元,为天合光能投放5.2亿元贷款。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较年初新增160亿元。
一方面,金融机构从自身出发加码制造业贷款;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通过政策大力引导。日前,人民银行宿迁中支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四个百亿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百亿制造业贷款强链计划”,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制造业信贷支持。
解决“卡脖子”问题
金融精准赋能科创企业
位于连云港的江苏金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身六项发明专利和部分软件著作权,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顺利拿到了苏州银行的500万元贷款。
“与以往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方式相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更快速便捷,真是为我们这种轻资产、重研发的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的。”该公司总经理陈宗华说,这笔钱不仅缓解了经营压力,更提振了发展信心。
从“知识”到“资本”,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今年1-3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但这远远不够。从全省来看,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近3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近1400家。庞大的需求,倒逼着银行提升赋能的质效,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成立于2014年的南京某电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传感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南京银行从2016年即成为该公司的合作银行。“考虑到企业轻资产、高成长性的特点,根据企业销售情况匹配信用贷款,从最初给予50万元贷款,到目前给予2000万元贷款,我们始终陪伴他们成长,不同阶段匹配不同的金融服务方案。”南京银行有关人士说,目前该公司已成长为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及“培育独角兽”,并完成D轮融资,向着IPO的道路冲刺。
“要千方百计打破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发展,让更多‘知识’变为‘资本’。”江苏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此,我们联合省科技厅,从4月份开始,在全省开展为期9个月、针对7.23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企融资对接专项行动。其中设定了几个重点指标,即贷款余额、有贷款户数、首贷、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投放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等,都要有显著增加。
记者 崔昊
链接>>>
一季度江苏新增贷款创历年同期新高
4月27日上午,记者从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江苏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加快,增量居全国首位。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752亿元,增量居全国第一。
从结构上看,信贷增长较快,当季增量创历年同期新高。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9.23万亿元,同比增长152%,高于全国增速4.2个百分点。一季度本外币贷款新增1.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54亿元,比2017-2021年同期平均增量多4766亿元,为历年同期最高水平。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周源表示,信贷呈现较高增量,主要原因是银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信贷投放靠前发力,以及利率下行推动实体企业融资需求增加释放。
其中,南京分行开展的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升至54.5%,环比和同比分别上升4.8个、4.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回升,重新升至50%以上景气扩张区间。同时,26.8%的银行表示“利率下降”是推动企业融资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市重疾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 七个医保年度赔付14.4亿元
一季度社保基金新进14只个股 养老金账户新进9只个股
一季度广东保险业总资产增长9.99% 面向服务业加大风险保障力度
排行
最近更新
- 江苏省金融业聚焦产业强链补链 精准赋能科创企业
-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恒业健康写给全体同仁和股东的一封...
- 徐州税务推出一系列“云服务”措施 为企业复工复产注入“税...
- 奔腾客户案例:北京的刘先生安装奔腾石墨烯采暖地板
- 江苏制定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 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 一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发布 江苏4家银行进入综合排名前十
- 以标准引领消费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电动牙刷“C”标志
- 易流科技发布“组件化应用”,开启“分布式”治理模式
- 华发股份一季度营收增长26.97% 房产行业股份排名大幅上升
- 喜讯!德希卡集成灶荣获2022集成灶十大品牌
- 伊利去年收入同比增长14.2% 冷饮业务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 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能源金属、房地产开发等板块涨幅居前
- 五一期间民航旅客运输量将大幅减少 5月民航经营情况恐难有起色
- 唯一拥有双混动技术路线品牌,广汽传祺钜浪混动强势来袭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再次更新 苏浙沪饮食模式更健康
- 江苏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居全国第一 信贷增长较快
- 南京首创“外卖骑手信息系统” 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中消协:一季度挽回经济损失32251万元 健身服务投诉下降较多
- 中国铁路盯上跨界茶饮生意 对各行业巨头是一门好生意吗
- 一季度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长1.6% 平均出厂价格上涨8.2%
- 清洁电器行业维持高景气 抖音电商加剧价格走低
- 安徽德安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 学会急救,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 九江经开区一季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3%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
- “阵雨+暴雨”来了!新一轮冷空气来啦
- 洋钱罐借款小微用户:从程序员到多次创业者
- 我国法定职业病有132种 芜湖市尘肺病为头号职业病
- 再获殊荣!国任保险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 安徽无为市科学把控土地市场供应节奏 计划出让15宗土地
- 芜湖将再添5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 满足市民求医购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