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强盛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稳步增长,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前列……我国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提升;嫦娥探月、北斗组网、列车飞驰……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创新活力泉涌,正朝着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目标奋勇前进。
汇聚科技之力: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5月23日,一辆蓝色和银色相间的子弹头列车在青岛帅气登场,未来感十足的外观让这辆高速磁浮试验样车甫一下线,便立刻成为“网红”,收获“粉丝”无数。
时速600公里、经过近三年技术攻关、成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高速磁浮列车不仅颜值高,科技含量更高,且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2018年,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18颗,全球组网卫星基本系统完成部署,形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能力;2019年初,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我国科技发展在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要清醒认识到,自主创新是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
5月24日,一年一度的“中国科技达沃斯”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如期举行,《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发布:中国人工智能论文发文量居全球前列,企业数量、融资规模居全球第二,但引文影响力指标相对落后,共性技术平台、芯片处理器等企业数量较少,基础层领域发展相对薄弱。
“把握好历史大变局的趋势和机遇,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将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的体系能力,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高度重视颠覆性技术突破,注重原创导向,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
释放科技动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落脚点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午休时刻,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黄伟及部分科研人员还在忙碌着。自主研发的车载芯片、集成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家居……在出行、家居、医疗等领域,黄伟构建了一张人工智能“技术图谱”,将技术与使用场景衔接,构建一系列服务生活的“未来场景”。
“科技要发展,必须要使用。用科学的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科学发展提出新思考、新课题。”黄伟说。
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中,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妙招”,也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一进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办公楼,几名科研人员正在测试机器人。在这里,平均每年诞生近10个高科技产业化项目,推动人工智能研究与医疗、安防、先进制造等应用领域深度融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人员程健认为,前沿技术需要落地并帮助其他领域升级转型,让各行业用上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推动经济社会更平衡更充分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科技发展要实现的重要目标,是如今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承担的历史责任。
化解科技痛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甘坐冷板凳
5月25日,四川成都。2019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精英大会在这里举行,人工智能、光电芯片、信息技术……这些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在会场激起共鸣和沉思。
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米磊认为,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应用大国,但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还有相当多的不足,未来我们要掌握更多“硬科技”,并将其真正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是“燃眉之急”。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看来,信息通信、高端装备、工业基础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产业的一些短板,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从去年开始新启动了计算系统、网络安全等先导科技专项,要求项目责任人立“军令状”,明确了不“申报奖励、不调动工作、不从事其他项目工作”的“三不”原则,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集中攻关。
白春礼说,补齐所有短板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核心技术能否突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基础研究水平。
统计显示,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为5%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依旧存在明显差距,广大科技工作者还要再接再厉、接续奋斗。”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说。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5月,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正共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凝心聚力。大家表示,一定会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江苏发布重大项目清单 增资扩产项目明显增多
- 山东抓投资抓项目 新兴领域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 Gucci在2月将投放 10 个“SuperGucci”NFT
- 美国银行:美国CBDC将保持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 美股三大指数尾盘集体转涨
- 光伏发电概念股有哪些?光伏发电概念龙头股一览
- The new iPad屏幕对比评测
- 电源接通延时器
-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详解
- 联想B520一体机拆解
- 焦炭相关股票有哪些?焦炭概念股票龙头一览
- 增强信号 3G无线上网卡改装拆解全攻略
- 盘点全球五大智能手机生产商 华为联想入围
- 三星新平板 Galaxy Note 10.1全拆解
- 智能监控防盗报警系统
- 格力电器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每年累计分红不低于当年净利润50%
- 消息称京东科技计划2022年在港IPO,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
- 恒大集团:呼吁境外债权人不采取任何激进的法律行动
- 海航董事长刘璐因个人原因辞职,在海航已近28年
- 青青稞酒预计2021年营收增长30%-40%,四季度净亏损超1500万
- 2022年在港上市募资10亿美元?京东科技:不予置评
- 财政部修订出台《财政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
- 卖房子需要交什么税?卖房子必须携带哪些证件?
- 医保卡的使用范围有哪些?补牙可以使用医保报销吗?
- 小产权房能过户吗?购买小产权房有什么风险?
- 奕东电子的实际控制人是谁?奕东电子股票上市了吗?
- 百合股份是一家什么公司?百合股份的股票何时上市?
- 浙江:争取实施数字人民币试点
- 支付宝被盗刷后该怎么办?理赔流程有哪些?
- 春节假期港股休市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何时恢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