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政策护航 按下“科技兴蒙”行动的快进键
12月11日,科技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呼和浩特联合召开“科技兴蒙”合作推进会。会上,内蒙古与有关省市、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签订了277项重大科技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科技兴蒙”行动顺利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科技兴蒙”行动是继“科技援疆”“科技援藏”“科技入滇”“科技支宁”“科技援青”等之后,国家层面全面支持内蒙古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举措。一年来, “科技兴蒙”行动顺利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为助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4+8+N”搭建创新平台
内蒙古资源丰富、产业积聚,但同时也存在着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实际情况。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内蒙古任务十分艰巨。
对于内蒙古科技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实际,自治区党委政府早已确定了发展方向。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强调:“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市场导向,深化开放合作搞创新,突出特色搞创新,抓住关键搞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和优势的科技创新之路。”
在科技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在各有关地区、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兴蒙”行动初步建立起“4+8+N”合作格局。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张志宽介绍,“4”指科技部、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广东省4个政府及政府部门;“8”是指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钢研集团在内的8个国内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N”是指除“4+8”之外的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其他合作主体。
“4+8+N”,搭建起科技兴蒙的合作平台,为内蒙古科技创新注入了源头活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科技兴蒙行动启动的同时,内蒙古确立了“以发挥地方政府推动创新主体作用和充分调动企业创新积极性为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破解产业‘四多四少’问题,开展‘五大领域’前沿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往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着力构建富有特色、具有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的行动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建设区域及产业特色优势、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和急需人才、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联合建设创新研发平台、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共建公共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园区及创新载体”6个方面的任务,形成了推进“科技兴蒙”行动较为完整的工作框架。
在推进“科技兴蒙”行动过程中,自治区还面向全区征集科技兴蒙创新合作需求1672项,组织区内创新主体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4+8+N”合作主体开展合作对接,形成700余项合作项目,其中部分项目2020年科技计划支持经费达5亿元以上。
重大科技专项撑开产业新局
今年,内蒙古制定出台了《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暂行)》,围绕自治区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在玉米、马铃薯、设施蔬菜、肉牛、草业等领域,布局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工作,对自治区“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支持自治区“蒙医药实验室”开展基础研究。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3年倍增行动,今年高新技术企业将突破1000家。
推进“科技兴蒙”行动,要抓住关键、突出特色。在“科技兴蒙”行动启动的同时,内蒙古开始围绕大规模储能、石墨烯、稀土、氢能、碳捕集封存“五大领域”,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前沿技术攻关。
张志宽介绍:“在科技部的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对大规模储能、氢能、碳捕集封存等基础薄弱领域,开展了国家项目的延展性研究,并列入部区会商重点推进内容;启动实施院区合作项目,推动落实与中科院达成的科技合作重点事项,支持经费4000余万元;启动“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综合保护”区域创新专项;启动实施“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统筹项目、人才、平台和载体资源,推动部区会商议定事项落地见效,目前共安排重点专项资金4.7亿元。”
一年来,内蒙古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8项措施,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活动,达成合作意向120余项,实施成果转化引导项目42项,为588个转移转化项目技术交易后补助4680万元。
“一湖两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油莎豆防风固沙、典型稀土矿产资源基地固废综合利用3个项目,已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研发已纳入国家科技计划支持方向。
2020年,内蒙古在高端稀土轴承钢制备技术工艺研发、石墨烯功能化涂层材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兆瓦级先进飞轮储能关键技术研究等10个方面,重点支持12个科技重大专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经费1.6亿元,带动企业投入4.18亿元。
硬核政策护航
作为区域创新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科技兴蒙”行动的稳步前行离不开过硬的政策保障和畅通的机制衔接。对此,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加强‘科技兴蒙’合作顶层设计,探索完善‘科技兴蒙’合作机制,拓展‘科技兴蒙’合作渠道,抓好‘科技兴蒙’合作事项落实落地,加快推进‘科技兴蒙’合作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今年10月1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 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个被称为 “科技兴蒙30条”的重要文件,从加强科技创新供给、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聚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科技开放合作格局、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保障措施等8个方面,用30条、96项具体规定,为“科技兴蒙”行动提供有力保障,按下了“科技兴蒙”行动的快进键。
张志宽表示,“科技兴蒙30条”每一条每一项所针对的都是内蒙古当前科技创新存在的短板和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政策支持重点聚焦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支持方式重点聚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特别是企业加大创新的投入;科技管理重点聚焦“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便利,调动其创新积极性。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必将催生培养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承载创新项目的强大平台载体。内蒙古在已有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创新平台和载体的基础上,从优化布局、引导建设、完善管理等方面提出创新平台载体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内蒙古科技厅副厅长吴苏海介绍说:“自治区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每年给予不低于1000万元支持,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每年给予不低于100万元支持,用于开展研发活动。对新获批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给予最高2000万元研发经费支持,对进入全国排名前60名、年度排名提升5位以上以及新获批的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予以一次性1000万元研发经费支持。”
据了解,“科技兴蒙”行动开始之后,内蒙古财政将每年分别对呼包鄂3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予以5000万元支持,连续支持5年;每年分别对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予以5000万元支持,连续支持5年;每年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给予不低于3000万元支持,连续支持5年,用于开展研发活动。(苏永生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江苏发布重大项目清单 增资扩产项目明显增多
- 山东抓投资抓项目 新兴领域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 Gucci在2月将投放 10 个“SuperGucci”NFT
- 美国银行:美国CBDC将保持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
- 美股三大指数尾盘集体转涨
- 光伏发电概念股有哪些?光伏发电概念龙头股一览
- The new iPad屏幕对比评测
- 电源接通延时器
-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详解
- 联想B520一体机拆解
- 焦炭相关股票有哪些?焦炭概念股票龙头一览
- 增强信号 3G无线上网卡改装拆解全攻略
- 盘点全球五大智能手机生产商 华为联想入围
- 三星新平板 Galaxy Note 10.1全拆解
- 智能监控防盗报警系统
- 格力电器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每年累计分红不低于当年净利润50%
- 消息称京东科技计划2022年在港IPO,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
- 恒大集团:呼吁境外债权人不采取任何激进的法律行动
- 海航董事长刘璐因个人原因辞职,在海航已近28年
- 青青稞酒预计2021年营收增长30%-40%,四季度净亏损超1500万
- 2022年在港上市募资10亿美元?京东科技:不予置评
- 财政部修订出台《财政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
- 卖房子需要交什么税?卖房子必须携带哪些证件?
- 医保卡的使用范围有哪些?补牙可以使用医保报销吗?
- 小产权房能过户吗?购买小产权房有什么风险?
- 奕东电子的实际控制人是谁?奕东电子股票上市了吗?
- 百合股份是一家什么公司?百合股份的股票何时上市?
- 浙江:争取实施数字人民币试点
- 支付宝被盗刷后该怎么办?理赔流程有哪些?
- 春节假期港股休市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何时恢复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