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科技 > 正文

21世纪化学中的纳米科技前沿论坛在广州举行

20多位院士齐聚广州高新区,围绕纳米生物医药、纳米智能器件、纳米先进材料以及纳米合成技术等重点领域作精彩报告,并针对相应领域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

7月3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21世纪化学中的纳米科技前沿论坛暨第11届化学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广州高新区举行。论坛旨在聚焦国际纳米前沿、“卡脖子”技术和产业需求,总结基础科学难点与产业化瓶颈问题,研判发展趋势,展望产业化路径和范式,促进科学技术前沿突破。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万亿级”制造

“纳米科学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汇聚的前沿科学,为我们开展学科交叉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以下简称广纳院)赵宇亮在论坛上表示,纳米科技是公共领域一个共的关键技术,对各个领域具有支撑和前沿引领,在原子制造、智能技术、新材料、智慧医疗、能源环境催化、标准安全等领域,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显示,21世纪以来,全球960个最显著的科研方向中,89%与纳米科技有关。

赵宇亮表示,广纳院承担着科技创新链4-6级的工作,进行中试、样品、参数、工艺、工程化的研发,让技术做成果转移转化。而中国纳米谷要承担7-9级,开发可产业化的商品。搭建起成果转移转化台,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链。

在这个台上,广州高新区快速实现了一些纳米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如,5G滤波器项目是落地中国纳米谷的首个产业化项目,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开工、当年封顶、当年招募团队、当年购买设备、当年通线运营”的广州高新区速度,实现了射频滤波器芯片的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射频前端滤波器芯片从软件开发到生产进入了全自主的里程碑。

“纳米技术尤其能对黄埔提出的‘万亿制造’计划产生助推作用。”赵宇亮表示,纳米科技跟先进制造、精准制造以及智能制造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提升整个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方面会有很大帮助。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思院士将自己的项目落户在了广纳院。“之所以会选择到广州高新区来,就是看到大湾区发展迅速,政策活跃,非常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陈学思说。

目前,广州高新区集聚了110多家纳米领域创新型企业。据统计,2020年广州高新区纳米领域创新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630亿元。该区深入构建“智谷氢谷药谷美谷纳米谷”五谷丰登产业发展新局面,为冲刺“万亿制造”注入强大动能。

“五个一”工程打造纳米科技创新高地

这是全国化学领域最高规格论坛首次走进广东,在广州高新区召开。

“当前,广州高新区重点抓好‘五个一’工程,即设立一个高水研究院(广纳院)、一个专项(“纳米科技”专项)、一套政策(纳米产业政策)、一个产业园(中国纳米谷)、一个纳米基金(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投资基金),举全区之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纳米科技创新高地。”黄埔区副区长贺璐璐表示。

其中,由广州高新区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建的广纳院,自2019年成立至今,已引进落地项目30个,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毅的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用绿色纯无机纳米薄膜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洪杰的纳米稀土光功能材料和LED发光器件项目等。

“一个专项”是指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实施的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纳米科技”专项,是广东省科技厅自启动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以来,首个与地方政府共同组织实施的科技专项。该专项2020年围绕先导应用、重大产业、前沿探索三个专题共布局立项了16个课题,总投入4亿元,其中财政立项资金1.48亿元,撬动了2.52亿元社会投资,支持国内外优秀团队在广东开展纳米科技研究和成果产业化。

“五个一”工程涉及纳米产业发展的人才引进、基础研究、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等全周期,打造了“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人才支撑”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此次广州高新区举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着力增进广东与纳米科技领域院士、专家团队的交流、合作,对促进纳米科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更多的纳米科技创新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转化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纳米科技 万亿智造 卡脖子技术 产业化瓶颈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