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资讯 > 正文

包头新增18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民解决“疑难杂症”

日前,包头市、旗县区政务大厅新增18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公开受理和解决群众、企业在大厅办事时遇到的“疑难杂症”。窗口虽小,解决的却是群众、企业跑来跑去、枉费周折“办不成事”的大问题。

“有了这个窗口,像吃了‘定心丸’!”最,前往包头市政务大厅补办身份证的市民张国民深有体会地说。

在包头市政务大厅一楼咨询服务台的显著位置,摆放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牌子,上面标明了反映邮箱和热线电话。一旁的宣传海报上,详细介绍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和办结问题的流程,一目了然。

“‘办不成事’是指群众、企业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各部门未能按时受理、按时办结,或群众两次及以上到各级政府部门、政务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包头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改进推进科科长逯若刚介绍说,设立该窗口是为了切实帮助群众、企业解决问题。

据了解,包头市、旗县区两级政务大厅共有18个,目前已全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部分旗县区还在向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延伸,加快拓展受理渠道和范围。

为了切实让“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信箱真正发挥作用,包头市各级政务服务部门建立健全了“办不成事”投诉、整改、反馈机制,对搜集到的问题,逐项研究分析、追根溯源,形成工单派发有关地区、部门或窗口限期整改解决;各级部门对政务服务部门交办的“办不成事”事项或问题,建立强有力督查机制,持续跟踪督办,确保“办不成的事情能尽快办成”。

“对于简单事项,我们即收即转即办;一般事项2个工作日内整改反馈;复杂事项5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进度,说明理由和办理进度,并持续跟踪督办直至办结。”逯若刚介绍。

包头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副局长陈建明表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坚持问题导向,重视群众诉求,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线上或线下办成各级各类事项,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玉波 通讯员赵遐)

关键词: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疑难杂症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