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季度GDP达11859.24亿元 同比增长15.8%
4月19日上午,2021年一季度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四川交出11859.24亿元的成绩单,同比增长15.8%,两年平均增长6%。同比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速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针对这份成绩单,四川省统计局一级巡视员熊建中从发展前景、突破点等方面展开解读分析。熊建中提到,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工业用电增长27.9%,铁路货运增长13%,“包括银行贷款、工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经连续七个月在景气区间。相信经过努力,四川二季度经济增长水平有望赶上全国平均速度,我们对全年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充满信心。”
省统计局表示,四川经济的恢复进程正逐渐加快,工业利润等关键数据的较好表现为四川经济今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开局。
有差距
基数效应、外向度水平 四川经济运行情况和全国差距明显
一季度四川GDP增速同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引起关注,但两年平均增速仍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熊建中认为,从总体来看,四川经济发展运行情况和全国相比差距明显,但前景向好。
熊建中介绍,一季度四川经济运行中的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GDP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差距,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四川实现了恢复性增长29.9%,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在熊建中看来,形成这些差距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基数效应。“全国去年一季度下降6.8%,四川经济一季度下降3%,去年一季度四川在全国率先推动复工复产,四川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比全国下降幅度低了3.8个百分点,也可以说四川经济增长率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下降的幅度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那么从基数效应来看,主要是受现行统计制度的同比效应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长的基数和四川经济增长的基数不相同,自然导致同比计算会有差距。”
记者了解到,四川的经济外向度水平较全国水平低,现阶段四川经济外向度水平在16%左右,而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超过30%。熊建中解读称,受到疫情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国外生产订单大量回流,中国经济复苏逐季度加快。“从全国来看,大量回流的订单对东部地区的生产制造业复苏助力明显,而四川的外需结构与生产结构不完全对称,外需扩大对四川工业拉动的作用并不明显,造成了与东部地区以及全国水平的差距。”
有信心
多项指标恢复常态化增长 全年增速有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事实上,四川多项经济指标正在加快回归常态化增长,部分指标已经恢复甚至超过了常态化增速。“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2.8%,第一产业增长10.3%,两年平均来看,农林牧渔业增长5.5%,第一产业增长4.3%,农民收入两年平均增速10.7%,均高于2019年同期增速,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常态增长水平,”熊建中表示,其他主要指标,两年平均增速与常态化增速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从经济总量看,一季度四川经济两年平均增长6%,‘十三五’期间四川经济平均增长7%,可以看出和四川‘十三五’平均增速只相差1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稳定因素的增加也为四川经济稳定增长带来了良好基础。文化旅游行业的加快恢复,有利于消费需求的进一步释放,服务业的增长也将延续一个较快恢复回升态势。同时,熊建中提到,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工业用电增长27.9%,铁路货运增长13%,“包括银行贷款、工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经连续七个月在景气区间。相信经过努力,四川二季度经济增长水平有望赶上全国平均速度,我们对全年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充满信心。”
有希望
消费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消费增长备受关注。2021年一季度的消费数据中,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恢复速度与往年的差距依然较大,特别是住宿餐饮行业,增加值相较2019年一季度仍处于负增长区间。
熊建中认为,消费市场的恢复性增长速度虽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的来看仍然是呈现出快速回升态势。“回升态势包含几个方面。一是商品零售恢复较快,限额以上的16大类商品全面实现恢复性增长,15个大类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装潢材料增长55%,汽车类增长52.6%。二是餐饮消费恢复加快,一季度增长82.6%,限额以上餐饮企业销售收入增长一倍以上。三是网上消费增势强劲,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了28.8%,通过网络实现的餐饮收入增长184.2%。”
熊建中强调,作为人口大省,消费增长是政策调节、基数效应和文化旅游市场恢复的共同结果,也将成为今年四川经济增长的重要突破口。“政策效应中,在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的同时,各地出台了大量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包括夜间经济、会展经济等措施,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今年以来,四川还举办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大型活动,从购物节到购车节等。从基数效应看,去年同期消费呈现负增长,同比产生了快速增长。文化娱乐场所的全面开放,为春节黄金周的消费奠定了基础,尽管黄金周期间的增速仍没有恢复到2019年一季度水平,但恢复增速在全国排名第一。”
记者 叶燕 王培哲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住建部规定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指标 要求建立15分钟生活圈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理性购物,谨防“低价套路”
- 垃圾分类,在参与中更有获得感
- 垃圾分类,人人受益
- 把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落实到位
- 69岁老妇炒股倒欠千万 中信建投回应:尽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
-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 食用油高涨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继续高位震荡
- 国资10.6亿元接手世茂集团上海黄浦路商业用地块
- 预制“年夜饭”走俏 监管也要“预置”
- 资本“爆炒”预制菜:中国人的胃那么容易讨好吗?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国家卫健委:期待“立竿见影”不科学
- 一个营地单月流水30万!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轻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缠斗升级
-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
- 万科海外拟估值约1.25亿英镑出售伦敦一物业
- 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首破2万亿 再创历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转板公司来了 27日上会科创板
- 丰台区全域暂停聚集性活动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线同比降幅分别为42.9%、17...
- 北京市10区4600名医护人员驰援丰台
- 老年相亲节目,岂是“看一热闹图一乐”
-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力度明显加大 新基建项目成重要发力点
- 83只科创板个股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约九成个股净利同比增长
- A股上市银行陆续发出“捷报”,未来走势、估值情况将如何?
- 保险机构加速布局数字化 复合型人才短缺成“拦路虎”
-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 支付备付金交存再破历史最高点 中长期增长态势已形成
- 观典防务即将迎来转板大考 业务综合毛利率较高
- 冰场变成“客流发动器” 带动商场的多种业态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