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抚远:卖鱼搭上互联网,“鱼都”发展为“旅游鱼”
凌晨4时,“华夏东极”抚远已迎来祖国大陆的第一缕阳光。江上渔民提网收鱼,转运到“东极鱼市”销售。赶早的抚远人在这里“寻鲜”,赶午的带货主播在这里“淘宝”。
从黑龙江畔的小渔场,到如今的生态“鱼都”,鱼,既是抚远人的生活必需品,也是当地发展经济的“金名片”。
“鱼都”也曾闹“鱼荒”
抚远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淡水鱼资源丰富,是赫哲族人眼中“金色的鱼滩”。
67岁的鱼商段立斌说,“在抚远,亲朋好友来做客,没有‘百鱼宴’,至少得有道赫哲族人传下来的传统生鱼菜刹生鱼,这是我们的待客之道。”
可就在十几年前,美味的鱼宴也曾面临窘境。由于过度捕捞,抚远出现“鱼荒”。“小时候打鱼都还是小木船,一网上来很多鱼。后来大船越来越多,鱼却越来越少。”依利嘎鱼馆的经营者郝福勋回忆道,“鱼的种类少了,口感也变了,‘百鱼宴’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回忆。”
卖鱼搭上互联网
为了涵养渔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抚远市开展增殖放流,发展人工繁育大马哈鱼苗、鲟鳇鱼苗。同时渔政部门严格实行春秋两季禁渔期管理,渔船数量由最多时的780艘减少至266艘,减少了捕鱼数量,渔业生态得到恢复。
抚远市水产局渔业行政执法大队队长孙文剑说,这几年先前少见的黑龙江知名淡水鱼“哲罗”常常出现在两江水域,这种鱼对水质要求非常高,证明抚远鱼的品种和品质渐渐恢复起来了。
捕鱼量减少了,人们的收入却多元化了。一些年轻鱼商换下渔网搭上互联网,神奇的“万物皆可冻”“雪炒鱼”“刀锯鱼”,让抚远成为“网红”打卡地。新一代鱼商拿起手机代购选鱼,还传授抚远的做鱼技巧,这边直播结束,那边快递已经在路上。
“过去我们只在本地卖鱼,现在借助网络和物流把鱼销往各地。”鱼商姜雪莲说,除了网销自己家的鱼,还帮别人带货赚点差价,旺季一天赚四五千元不是什么难事。
“鱼都”发展“旅游鱼”
除了卖鱼,近年来抚远的旅游经济也应运而生。“早先交通不便利,赶上年节客车就停运。现在飞机火车都开通了。”最东青年旅社经营者官长青说,“现在人们来‘东极’看日出,吃江鱼,还可以感受赫哲族的渔猎文化。鱼是这里的文化根。”
在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一些渔民“洗脚上岸”,办起“渔家乐”。传统的赫哲舞蹈与篝火晚会,让游客体验到赫哲族人原始古朴的渔猎生活。
56岁的村民宫福云通过传承人学习班,成为抚远市赫哲族鱼皮画、鱼骨画传承人,依靠销售鱼制品致富,同时还带动周围的贫困姐妹一起增收。“我们重拾这些老手艺,除了增收,还能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这更有意义。”宫福云说。
近年来,抚远着力打造“华夏东极”“两国一岛”“两江双城”“淡水鱼都”四张旅游名片,“十三五”期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41.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累计超过24亿元,生态“鱼都”擦亮了当地的“金名片”。
记者 张涛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西安将开展春风行动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规定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指标 要求建立15分钟生活圈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理性购物,谨防“低价套路”
- 垃圾分类,在参与中更有获得感
- 垃圾分类,人人受益
- 把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落实到位
- 69岁老妇炒股倒欠千万 中信建投回应:尽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
-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 食用油高涨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继续高位震荡
- 国资10.6亿元接手世茂集团上海黄浦路商业用地块
- 预制“年夜饭”走俏 监管也要“预置”
- 资本“爆炒”预制菜:中国人的胃那么容易讨好吗?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国家卫健委:期待“立竿见影”不科学
- 一个营地单月流水30万!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轻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缠斗升级
-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
- 万科海外拟估值约1.25亿英镑出售伦敦一物业
- 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首破2万亿 再创历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转板公司来了 27日上会科创板
- 丰台区全域暂停聚集性活动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线同比降幅分别为42.9%、17...
- 北京市10区4600名医护人员驰援丰台
- 老年相亲节目,岂是“看一热闹图一乐”
-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力度明显加大 新基建项目成重要发力点
- 83只科创板个股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约九成个股净利同比增长
- A股上市银行陆续发出“捷报”,未来走势、估值情况将如何?
- 保险机构加速布局数字化 复合型人才短缺成“拦路虎”
-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 支付备付金交存再破历史最高点 中长期增长态势已形成
- 观典防务即将迎来转板大考 业务综合毛利率较高